安鋒
摘 要:語文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基礎學科;是一門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課程。小學語文教學的成敗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尤其是后進生的發展。分析了語文學科后進生的具體表現;并提出了轉化后進生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后進生轉化
一、后進生概論
所謂后進生就是指那些學習差、紀律差、行為習慣差,一些不求上進的學生,在以往這些學生被人稱為差生,現在被稱為后進生,總算為這些學生找到了一個相對合適的位置。把他們叫做差生實在有些不公平,因為他們跟同齡孩子是一樣優秀的,之所以淪為后進生,通常是由外界環境造成的。
所謂的外界環境主要分為學校環境與家庭環境,小學生本來對社會的接觸很少,所以他們經常接受到的環境就只有學校與家庭。在家庭中,大多數的后進生是因為經常受到訓斥、打罵,缺少父母的關愛。受傳統的家庭教育的影響,許多的家長都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舊俗,所以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很極端,對孩子缺少關愛。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離婚率越來越高,就導致很多孩子成為單親孩子,從而導致孩子缺少關愛。另外,生活節奏加快,父母都忙于工作,忽略了對孩子的關心,導致孩子心理創傷。在學校中由于長久以來傳統的教育方式的影響,即便我國很早就開始實行素質教育,但是仍然有很多的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采用填鴨式的教育,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違背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
這些后進生大多都是承擔著心理創傷和精神壓力去學習,承擔著種種的困難與壓力來面對學習,就是這種痛苦和折磨為他們帶來了精神上的壓抑,他們就會用種種不良行為來抒發自己心里的壓力或者采用不當的辦法來申訴自己的不公。后進生的表現主要有:行為表現消極、上進心不足;學習興趣不高、學習自覺性不強;有明顯的厭學情緒、學習成績下滑;經常違反紀律、經常受到處罰;公然與家長教師敵對,不聽教誨;嫉妒心較強;也比較自卑;有明顯的逆反心理與過激的行為。
二、了解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在對學生的情況作了全面的調查研究后,我認為這些學生之所以成為后進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外在因素(如家庭因素、社會環境的因素);二是內在因素(包括心理障礙、學生學習的因素)。只要了解了后進生形成的原因,就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才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如班里的一位同學,上學期語文成績較好,幾次單元測試都考到了前五名。可到了這個學期語文成績一落千丈,上課無精打采,長期打瞌睡,作業馬虎,且有時完不成。我多次找他談心,他總是低下頭,一言不發。后來我發現他的書包里有一部電子游戲機。我把他的這一切告訴他的父母親、密切與家長聯系督促,找出原因對他正面教育,使他端正了學習態度,現在成為了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事實證明,只要準確了解后進生的原因,在轉化后進生的工作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語文教學中轉化后進生的方法
小學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基礎科目較少,其中語文、數學是最重要的兩門課,轉化后進生這種細膩的工作,屬于文科的范疇,所以語文教師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在教學活動中轉化后進生呢?
(一)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轉變后進生就要從興趣入手。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從多方面進行的,首先就是語言激勵,后進生有一些自卑心理,所以教師不能對后進生直接進行語言批評,聲色俱厲的批評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經常鼓勵后進生,無論是從語言上還是肢體動作上,都要積極地鼓勵后進生,激發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積極地回答問題的動力。
除了語言上的激勵可以培養后進生的學習興趣之外,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傳統的語文課堂通常是枯燥乏味的,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方式,豐富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入一些游戲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小學生的身心還沒有完全發展,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教學,如他們的好奇心很重,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對孩子進行引導,把他們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引入到學習中來。
(二)為后進生創造成功的條件
后進生最大的一個缺點就是自信心不足,為了消除后進生的自卑感,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為后進生創造有利條件,讓他們獲得成功,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首先、后進生由于成績不好,知識基礎不高,很難理解教師在課堂中傳授的內容,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幫助后進生樹立信心,對他們適當地降低學習目標;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為了照顧大多數的學生的進程所以會忽略底子較為薄弱的學生,所以教師要注意教學的層次,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樹立學生的自信,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再次、適當的減少后進生的作業難度,這樣就可以減輕他們的學習負擔,緩解后進生的心理壓力和精神壓力,減少后進生的逆反心理的發生。
后進生與普通的學生一樣,都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只是他們通常比同齡的孩子承受的壓力更多,所以說轉化后進生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語文教師在轉化后進生的過程要有很強的耐心和毅力,這將會是一場持久戰,而且在轉化過程中要注意多多關注后進生的心理變化,根據他們的心理特征及時調整策略,為孩子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錢春貴.淺談后進生轉化[J].安徽教育,2007(10).
[2]姜平.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后進生”轉化[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0(5).
[3]楊洪耀.淺談后進生的轉化[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