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霞 紀紅
[摘要] 目的 探討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結局的影響評價。方法 隨機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妊娠糖尿病孕產婦100例,按孕產婦來到醫院就診的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兩組孕產婦分別采取不同護理干預方式,護理人員對常規護理對照組的孕產婦采取最為常見的基礎護理,對觀察組的孕產婦,則采取個性化護理干預,分別觀察兩組孕產婦在采取不同的護理模式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值、產婦的順產率。結果 觀察組的孕產婦的空腹血糖值(4.22±1.82)mmol/L、餐后2 h血糖值(8.52±0.72)mmol/L及糖化血紅蛋白值(6.24±2.61)%明顯低于常規護理對照組孕產婦的空腹血糖值(6.21±2.84)mol/L、餐后2 h血糖值(9.52±0.83)mmol/L及糖化血紅蛋白值(7.83±2.62)%,(P<0.05),而順產率(68%)高于對照組孕產婦的順產率(44%),(P<0.05)。結論 將個性化護理干預模式運用于妊娠糖尿病孕產婦,能有效的改善孕婦的餐后血糖值及餐后2 h的血糖值,控制孕產婦在妊娠期間的血糖,降低孕產婦的糖化血紅蛋白值,能有效的提升孕產婦的順產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 個性化護理干預;妊娠糖尿病孕產婦;妊娠結局;臨床影響評價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7(b)-0105-02
妊娠糖尿病是指孕產婦在妊娠期未患有糖尿病,在懷孕期間患有糖尿病的癥狀。臨床統計數據表明,孕產婦在妊娠前后均存在發生糖尿病的可能,發生的概率約為1%~5%,我國每年約有100~150萬的孕婦會發生妊娠糖尿病,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我國妊娠糖尿病的產婦日趨增加,年輕的產婦發生妊娠糖尿病的概率也越來越高,妊娠糖尿病的發生不僅對孕婦產生一定的危害,而且會造成胎兒發生難產、早產、產程延長、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等不良癥狀,嚴重的威脅了產婦與胎兒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妊娠糖尿病孕產婦醫院住院或待產期間,護理人員給予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尤為必要。參與該次研究的患者均為該院產科接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觀察組的孕產婦在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后,效果明顯,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參與該次研究的100例孕產婦均為該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對照組孕產婦中,女性人數為50例,年齡分布在23~3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0.51±2.24)歲,平均孕周為(30.72±2.63);觀察組孕產婦中,女性人數為50例,年齡分布在22~3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0.62±2.34)歲,孕周為(30.79±2.63)。該次研究中的孕產婦,均符合妊娠糖尿病疾病的臨床診斷標準,入選該次研究的對象均符合美國糖尿病協會頒布的關于妊娠糖尿病疾病的標準,100例孕產婦中均不存在嚴重意識障礙、肝腎等重大器官疾病,該次研究經醫學倫理會批準,所有孕產婦均對該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加。兩組孕產婦的臨床基礎性資料經數據分析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孕產婦分別采取不同護理干預方式,護理人員對常規護理對照組的孕產婦采取最為常見的基礎護理,在孕產婦入院后,護理人員首先對孕產婦實施入院宣教,為孕產婦介紹病房及責任護士,讓孕產婦熟悉醫院的環境,緩解孕產婦的緊張情緒,在患者熟悉環境后,可為孕產婦實施飲食指導及生活指導,及時的對產婦及其家屬實施健康宣教,讓產婦及其家屬知曉良好的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對產婦的有利之處,從而糾正孕產婦的不良生活習慣,同時,與孕產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讓產婦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
對觀察組的孕產婦,則采取個性化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個性化心理護理:臨床研究數據表明,孕產婦在妊娠期間發生糖尿病,極易讓孕產婦產生焦慮、抑郁及擔憂的負性情緒,有些孕產婦由于過度擔心胎兒的安全,導致負性情緒加重,不利于臨床護理及治療工作的開展[1]。護理人員在孕產婦入院后,安排同種疾病的孕產婦共住同一病房,鼓勵病友之間相互關心、相互鼓勵、相互支持,以緩解孕產婦進入陌生環境中所出現的疏離感及陌生感。護理人員應與孕產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鼓勵產婦在住院期間多與護士傾述自身的煩惱,面對產婦的提問,護理人員應注意自身的語氣與態度,耐心的回答,讓產婦在住院期間能夠感受到如同家一般的溫暖,消除負性情緒[2]。②個性化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在產科開展妊娠糖尿病相關的知識講座,鼓勵產婦及其家屬參與,向產婦及家屬知曉妊娠糖尿病的產生最主要的因素是產婦在妊娠期間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不規律,導致血糖的含量超標,加之如今孕婦在飲食方面過于精細,活動量較少,導致妊娠糖尿病的發生率高,護理人員應告知產婦,在妊娠結束后,糖耐量可恢復至正常水平,由此減輕患者的負性情緒。護理人員應在孕產婦妊娠24~28周期間進行糖篩,同時告知產婦進行糖篩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此外,鼓勵產婦在住院期間多多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為順利分娩做好準備工作[3]。③個性化飲食護理及運動干預:產婦的不良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是導致妊娠糖尿病發生的主要原因,為了改善控制產婦在妊娠期間的血糖值,應及時的為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措施,為患者制定相應的飲食護理計劃。護理人員應告知產婦通過飲食護理干預不僅能控制自身的血糖值,還能促進胎兒在母體中的生長發育,提升產婦治療的依從性。產婦在妊娠期間的飲食不可食用葡萄糖含量過高的食物,應適當的增加微量元素、纖維素及無機鹽的攝入,鼓勵產婦少食多餐,每日攝入的營養物質應保證能夠滿足機體所需,補充足夠的葉酸、維生素及鈣。對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為其實施運動干預是控制血糖的一種有效手段,護理人員應告知家屬適當的運動鍛煉能夠促進產婦的順利分娩,家屬應給予產婦精神支持,鼓勵產婦多進行簡易的活動,如:散步、慢走、做簡易的家務等[4]。endprint
1.3 觀察指標
在實驗研究結束后,護理人員統計100例孕產婦在護理干預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及糖化血紅蛋白值。在孕產婦分娩完成后,統計孕產婦的分娩方式,并對100例孕產婦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記錄。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中數據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及糖化血紅蛋白值等計量資料(x±s)采用t檢驗,孕產婦的順產率數據等計數資料[n(%)]采用χ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分析兩組孕產婦采取不同的護理干預模式后血糖及妊娠結局情況,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資料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實驗時間結束后,50例觀察組的孕產婦的空腹血糖值(4.22±1.82)mmol/L、餐后2 h血糖值(8.52±0.72)mmol/L及糖化血紅蛋白值(6.24±2.61)%明顯低于常規護理對照組孕產婦的空腹血糖值(6.21±2.84)mmol/L、餐后2 h血糖值(9.52±0.83)mmol/L及糖化血紅蛋白值(7.83±2.62)%,(t=4.1716、6.4355、3.0401,P<0.05),而順產率(68%)高于對照組孕產婦的順產率(44%),(χ2=5.844 2,P<0.05)。
3 討論
孕產婦由于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上不合理,加之妊娠期間孕激素、雌激素及泌乳素等作用下,造成體內糖耐量的下降,從而導致妊娠糖尿病的發生。大量臨床數據表明,在產婦妊娠期間,給予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的改善產婦妊娠期間的血糖值及妊娠結局。該次研究中,護理人員對觀察組的孕產婦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通過飲食護理、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措施,取得了不錯的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將個性化護理干預模式運用于妊娠糖尿病孕產婦,能有效的改善孕婦的餐后血糖值及餐后2 h的血糖值,能有效的控制孕產婦的血糖,降低孕產婦的糖化血紅蛋白值,能有效的提升孕產婦的順產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謝冠濃,胡碧環.個體化營養干預方案對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婦體質量增長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哈爾濱醫藥,2017, 37(2):163-164.
[2] 滕振娟,曲昌華,楊麗娟.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對孕產婦生化指標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7,23(7):993-996.
[3] 黃碧云,李文靜,陳水紅.心理護理聯合運動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心理狀態及妊娠結果的影響[J].實用醫技雜志,2017,24(4):454-455.
[4] 黃海燕,李偉波.系統性護理干預及監測對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的預防作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7, 55(6):147-149,153.
(收稿日期:2017-0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