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啟富+何麗杰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肺心病緩解期使用中醫綜合治療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根據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的126例肺心病緩解期患者來分析研究,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使用常規治療方式,觀察組使用常規治療和中醫綜合治療,對兩組治療前后的資料進行比較分析和處理。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有效率是92.06%,對照組有效率是80.95%,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中醫綜合治療比常規治療要更加優秀。結論 中醫綜合治療方案對肺心病緩解期的癥狀改善比較明顯,臨床中可以推廣使用。
關鍵詞:中醫綜合治療;肺心病;本虛
中圖分類號:R7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4-0086-02
肺心病有急性和緩解期,兩者互相影響和關聯,對患者的分期進行診斷比較困難,確診后的治療方式也不相同,一般治療和中醫綜合治療的效果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受到了西醫治療方式的影響,該疾病的治療我們認為中西結合治療方式是最佳的選擇,因為中醫理念中的扶正祛邪思想能夠有助于辯證治療,對患者的生存質量改善具有非常大的幫助,為了對兩種治療方式的效果進行探討分析,此次我院就中醫綜合治療治療緩解期肺心病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現進行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對126例肺心病緩解期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3例。對照組男37例,女26例,年齡51~72歲,平均年齡(63±7.32)歲,病程1~33年,平均病程(15±2.65)年;觀察組男41例,女22例,年齡52~76歲,平均年齡(62±8.96)歲,病程1~27年,平均年齡(16±7.35)年。兩組的一般資料對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性,能夠進行對比分析。
1.2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的治療方式,叮囑患者多休息,保持均衡的營養,堅持有氧治療和呼吸功能鍛煉,避免和刺激下氣體接觸,對心肺功能和呼吸功能進行改善,適當使用護心劑和擴張血管藥物。而觀察組則根據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口服中藥湯劑辨證治療、中藥穴位敷貼治療。中藥行水煎服用,于飯后0.5 h溫服,2次/d,1個療程為1個月,共服用2個療程。而使用中藥穴位貼敷治療,貼藥要求7 d/次,4~6 h/次,取單側穴位貼敷,自第8 d換另一側穴位貼敷,以此類方式進行2個療程,每療程4次。兩組均治療2個月后判定療效。
1.3診斷標準
根據慢性肺心病分期分級診斷標準對患者的臨床情況進行診斷,緩解期患者的病情和咳痰情況沒有加重跡象,呼吸困難癥狀和水腫癥狀無加劇。
1.4中醫辨證標準
在開展課題研究前我們翻閱和調研了其他專家研究和相關文獻,根據結果來進行標準的擬定,患者主癥有肺氣虧虛證、肺腎兩虛證、肺脾兩虛證、脾腎兩虛證。
1.5證候綜合療效評價標準
臨床控制:患者的癥狀表現完全消失,癥候減少大于95%;顯效:患者的癥狀表現獲得較大程度的改善,癥候積分降低大于70%;有效:患者的癥候表現有些許改善,癥候積分減少大于30%;無效:患者的癥狀改善不明顯,癥候積分降低不足30%。
1.6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字2對其進行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對其進行檢驗,P<0.05代表兩者存在差異性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有18例臨床控制,25例顯效,15例有效,5例無效,所占比分別是28.57%、39.68%、23.81%以及7.94%,對照組分別為9例、15例、27例以及12例,所占比為14.28%、23.81%、42.86%以及19.05%,觀察組有效率是92.06%,對照組有效率是80.95%,結果存在統計學差異性(P<0.05),中醫綜合治療比常規治療要更加優秀。
3 討論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變,肺心病的臨床發病率也是越來越高。肺心病的主要發病群體就是老年人,他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了較大的威脅。臨床中,肺心病的緩解期治療以西醫治療為主,根據實踐研究顯示,該種治療方式不能夠獲得較好的效果。以中醫的角度來看,肺心病是肺脹、喘癥范疇疾病,患者外感六淫,內傷飲食,勞逸失調,情志不順,導致了肺脾腎功能的病變,人體肺臟宣泄失常,腎臟攝納失常。使用中醫綜合治療能夠調節患者的身體機能,對患者的病癥改善具有較大的幫助。肺氣虛型患者需要補肺益氣,我們使用了黃芪來補氣易肺,增加患者的免疫能力,利尿,桑皮可以降低血壓,抗菌消炎。而肺腎兩虛型患者,以補肺納腎為主。方中黨參補肺益氣,熟地黃,山萸肉,蛤蚧,肉桂,可起到益腎納氣平喘的作用,茯苓,澤瀉健脾利水。對于肺脾兩虛患者,以益氣健脾補肺為主。方中黨參,白術,黃芪補益肺脾,紫菀止咳化痰,陳皮,半夏,茯苓燥濕化痰。對于痰濁阻肺患者,以化痰降逆為主,方中半夏,陳皮,茯苓理氣化痰,蘇子,白芥子,萊菔子豁痰下氣平喘。一般情況下,肺心病的緩解期同急性期會相互交叉,難以完全分離處理,在于此病是一種反復發作的慢性虛弱性疾病。并且,不同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差異性,我們無法制定一個統一的緩解期癥狀以及實驗室標準。在研究中,我們對于患者緩解期的判斷是以急性期病情來作為參照,將其進行比較,如果患者的病情改善好轉,則認為進入緩解期,然后開展緩解期的針對性治療措施。
在一些其他的研究中,肺心病緩解期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并不是穩定和明顯的狀態,因為受到了西醫治療方式的影響,該疾病的治療我們認為中西結合治療方式是最佳的選擇。在此次研究中,患者的中醫證候表現以本虛為主,然后是本虛標實和標實證候之類的時候,我們選擇中醫治療方式,獲得的治療效果比常規治療方式更加突出,兩種癥候之間存在明顯的可比性。
總之,肺心病緩解期患者的中醫證候主要是本虛,然后是本虛標實和標實證候,為患者治療前,應該對患者的癥候進行確定,使用有效治療方式,在結果中發現,中醫治療方案患者的癥候改善明顯,治療有效率比較高,因此,以后再進行肺心病的治療過程中,對緩解期患者的治療應該和急性期有區分,使用中醫綜合治療方案來進行治療,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其應用價值非常高。
參考文獻:
[1]劉敏.中醫綜合治療方案對肺心病緩解期的臨床療效觀察[D].湖南中醫藥大學,2013.
[2]劉俊.中醫綜合治療方案對肺心病緩解期生存質量與復發率的臨床觀察[D].湖南中醫藥大學,2014.
[3]黃純.肺心病緩解期中醫綜合治療臨床療效評價方法研究[D].湖南中醫藥大學,2012.
[4]楊金珠.冬病夏治在COPD合并肺心病管理中的運用和臨床療效觀察[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4.
[5]胡勁松.通心絡對肺心病緩解期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2):656-657.
[6]劉敏,柏正平.中醫藥治療肺心病緩解期的臨床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雜志,2013,29(3):122-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