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婷


摘要:目的 探討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在急性胰腺炎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為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在急性胰腺炎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選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醫院接受治療的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給予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并依據護理措施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4例患者,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全程優質護理,對兩組患者各項癥狀進行密切觀察,分析比較兩組住院時間、心理狀況評分、護理質量評分情況、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心理狀況評分、護理質量評分改善情況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改善更好,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5.83%,對照組為83.33%,兩組滿意度進行比較,觀察組更高,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在急性胰腺炎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非常顯著,患者的各項癥狀和生活質量得到明顯的改善,縮短了治療時間,加快了恢復速度,提高了治愈率和安全性,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全程優質護理模式;急性胰腺炎;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4-0091-02
急性胰腺炎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也是一種典型的胰腺炎癥,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胰腺分泌的胰酶被激活,從而導致胰腺炎的產生,其具有發病急、病情變化快、并發癥多等特點,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1-2]。為探討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在急性胰腺炎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特選取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醫院接受治療的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給予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并依據護理措施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4例患者,其中,對照組患者男15例,女9例,年齡21~76歲,平均年齡(55.45±2.64)歲;觀察組男17例,女7例,年齡21~74歲,平均年齡(55.36±2.2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方面的基本資料、年齡方面的基本資料進行比較,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給予患者營養補給、病情監護。
1.2.2觀察組 實施全程優質護理,措施為:①早期護理:患者入院后,給予患者尊重,讓患者感受到關愛和信任感;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輕言細語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真實的心理狀況,發現負面情緒,及時進行疏導,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和依從性;③健康宣教:給予患者疾病和護理相關知識的宣教,提高患者對于疾病和治療措施的認知度,從而提高患者配合度;④環境護理: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治療環境。
1.3 指標觀察[3-4]
觀察分析比較兩組住院時間、心理狀況評分、護理質量評分情況、護理滿意度情況。心理狀況評分、護理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均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心理狀況評分總分為5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狀況改善越好,反之,改善越差;護理質量評分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好,反之,護理質量越差;滿意度判定標準:滿意度總分為100分,當得分超過80分時,表示患者為滿意,當得分為60~80分時,表示患者為基本滿意,當得分低于60分時,表示患者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與基本滿意之和的百分比。
1.4 統計學分析
將數據全部錄入Excel表格中,用SPSS16.0軟件此次研究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用(x±s)表明此次研究中得到的計量資料,用χ2檢驗此次研究中得到的計數資料,P<0.05,表明此次研究中得到的數據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住院時間、心理狀況及護理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心理狀況評分、護理質量評分改善情況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改善更好,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5.83%,對照組為83.33%,兩組滿意度進行比較,觀察組更高,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疾病的困擾,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彎腰、屈身等動作會受到限制,患者因對疾病的擔心和不了解,易產生焦慮、抑郁、心慌等負面心理情緒,對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5]。
臨床上,全程優質護理模式的實施,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程度,緩解因不了解產生的負面情緒,通過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真實的心理狀況,實施心理護理,疏導負面情緒,引導患者形成積極樂觀的心態,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最終達到提高治愈率的目的[6]。在對患者實施全程優質護理模式的過程中,飲食和用藥護理應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變化進行適當的調整,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癥狀和指標,提高飲食和用藥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提高患者的康復速度,縮短治療時間[7]。針對全程優質護理模式應注意以下幾點[8]:①時刻對患者的癥狀進行監測,給予患者全程、系統的監測;②對癥護理:根據患者病癥的變化,及時給予藥物和護理措施;③給予患者合理、科學的使用藥物和飲食。
綜上所述,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在急性胰腺炎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非常顯著,患者的各項癥狀和生活質量得到明顯的改善,縮短了治療時間,加快了恢復速度,提高了治愈率和安全性,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姚愛英,李鵬.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后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3, 51(3):111-112.
[2]代優,史金枝,朱金琳.個性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護理干預中的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2(06):702-703.
[3]安鑫.急性胰腺炎護理干預實施個體化健康教育的臨床價值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241-242.
[4]趙芳.個體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護理干預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32):6684-6685.
[5]劉春艷,勾小菲,呼渭華,等.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在急性胰腺炎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6,27(9):1164-1166.
[6]王冠,高君,徐馨,等.觀察個性化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5,21(23):3516-3518.
[7]謝美文,陳海斌.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30):4294-4295.
[8]劉琤琤.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對脾心痛(急性胰腺炎輕型)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體會[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24(A02):1175-11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