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婷

摘要:目的 研究對三叉神經痛患者行以綜合護理改善其睡眠質量與心理狀態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來我院就診的62例三叉神經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來診時間分為常規護理組和綜合護理組,每組31例,常規護理組患者行以常規護理干預,綜合護理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行以綜合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睡眠質量與心理狀態進行調查和比較。結果 護理后,綜合護理組患者的睡眠質量評分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在統計學中,該差異存在意義,P<0.05;綜合護理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低于常規護理組,在統計學中,該差異存在意義,P<0.05。結論 對三叉神經痛患者行以綜合護理不僅可以改善其睡眠質量,而且可以緩解患者不良的心理狀態,對患者康復有促進作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綜合護理;三叉神經痛;睡眠質量;心理狀態;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4-0138-02
三叉神經痛屬腦神經疾病,出現在三叉神經區域中,發病時會出現陣發性且劇烈的疼痛,臨床表現為陣發性疼痛[1]。長期性的陣法疼痛會對患者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引起患者睡眠質量下降,進而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而較差的睡眠質量和不良心理又對患者病情產生一定的反作用,使得患者痛感加劇,疼痛次數增加,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2]。本次研究選取來我院就診的62例三叉神經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三叉神經痛患者行以綜合護理改善其睡眠質量與心理狀態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來我院就診的62例三叉神經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來診時間分為常規護理組和綜合護理組,每組31例。常規護理組男21例,女10例,年齡24~39歲,平均年齡(31.5±1.3)歲;綜合護理組男20例,女11例,年齡25~38歲,平均年齡(31.5±1.4)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方法
常規護理組患者行以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常規檢查、衛生護理等。綜合護理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行以綜合護理干預。
1.2.1心理護理 隨時間推移三叉神經痛患者承受的疼痛加劇,增加了心理壓力,所以責任護士需為患者營造干凈、溫馨、安靜、舒適的病室環境,削弱患者的緊張、煩躁等不良心理。責任護士在接待患者過程中,需保持和藹的態度、面帶微笑,親切地與患者進行交流,充分尊重患者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向患者詳細介紹三叉神經痛的產生原因、治療方法等相關知識,讓患者在了解疾病的基礎上,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主動積極的配合醫護人員工作,樹立治愈的自信心。責任護士還需做好患者家屬的溝通工作,囑家屬多關心患者,常與患者進行交流,理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與醫護人員一起支持患者。
1.2.2疼痛護理 疼痛護理具體措施分為以下三方面:①責任護士指導患者用調整呼吸的方式緩解疼痛。指導患者將雙手置于腹部,再進行深呼吸,將胸腔向最大程度擴張,待腹部隆起后停止,最后唇部成口哨狀慢慢呼出氣體,注意保持呼吸頻率。②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緩解疼痛。利用看電視、閱讀、播放輕音樂等形式來緩解患者疼痛,還可以通過放松訓練來緩解,指導患者放松頭部、放松四肢、放松胸腹。③通過按摩的方式來緩解疼痛。主要按摩部位包括眼部神經以及上、下顎神經,按摩2次/d,早晚各1次,10 min/次。
1.2.3睡眠護理 告知患者良好睡眠習慣的重要性,囑改變以往不良的生活習慣,并為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囑患者在睡覺之前可以通過飲用熱牛奶的方式促進睡眠。
1.3觀察指標
通過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表對兩組患者睡眠質量進行評價,該表為20分滿,分為兩個等級:睡眠障礙(7~20分)、無睡眠障礙(0~7分),評分越低說明患者睡眠質量越高。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評分進行對比,當分值>50時,表明患者的焦慮、抑郁不良情緒嚴重,兩項評分數值越小,不良心理越輕。
1.4統計學方法
本文針對綜合護理對三叉神經痛患者睡眠質量與心理狀態的影響研究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計量資料則以(x±s)的形式來表示,通過t對其予以檢驗,只有滿足P<0.05時,才可認為差異在統計學當中存在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比較
綜合護理組患者的睡眠質量評分為(8.16±2.12)分,常規護理組患者的睡眠質量評分為(9.68±3.24)分,經檢驗,t=2.186,P=0.033,在統計學中,該差異存在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比較
綜合護理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評分低于常規護理組,在統計學中,該差異存在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隨著醫療水平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患者及其家屬對醫院護理工作的要求也隨之增加。綜合護理受到醫護人員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對于三叉神經痛患者而言,因其發病時,單側臉部會產生陣發性劇烈的疼痛,并伴有一些其他癥狀,使得患者出現程度不一的不良心理,如抑郁、悲傷、恐懼、焦慮等,進而影響機體器官正常功能,免疫力降低,引發多種并發癥[3]?,F階段,臨床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治療過程患者都需承受一定的疼痛,使其身心備受煎熬,睡眠質量受到影響,進而影響治療的效果,所以在治療過程中需要輔助有效的護理措施非常關鍵[4]。常規護理服務已經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對患者疼痛的緩解作用效果甚微,而綜合護理應用以后,患者的睡眠質量得到明顯的改善,心理狀態也向積極的方向轉變,形成良性循環,對患者病情的康復有促進作用[5]。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和心理狀態的評估,結果顯示綜合護理組患者的睡眠質量評分低于常規護理組,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明顯;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心理狀態評分無明顯差異,而護理后,綜合護理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明顯。由此可見,對三叉神經痛患者行以綜合護理對改善其睡眠質量和不良心理狀態的效果顯著,對患者康復有促進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張茹.綜合護理對三叉神經痛患者睡眠質量及心理狀態的影響探討[J].臨床研究,2015,23(12):165-166.
[2]賈紅玲.綜合護理對三叉神經痛患者睡眠質量與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01(02):451-452.
[3]張曉麗.綜合護理對三叉神經痛患者睡眠質量與心理狀態的影響[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6,01(01):111-112.
[4]徐菁,朱嵐.綜合護理對三叉神經痛患者睡眠質量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03):611-613.
[5]劉雯.綜合護理對30例三叉神經痛患者心理狀態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02(23):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