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歷屆美國政府都會根據國際情況和本國國情出臺新的外交戰略和外交政策,例如克林頓政府時期的“參與與擴展戰略”和小布什政府的“單邊主義”全球戰略,他們都竭盡全力地為自己的執政生涯貼上醒目的標簽,努力在美國的外交政治歷史上留下光輝燦爛的篇章。奧巴馬政府時期的“巧實力”外交戰略也不列外。在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的推廣下,“巧實力”外交戰略開始得到廣泛發展和實踐,成為美國對外外交戰略的新措施和新內容。
關鍵詞 奧巴馬 巧實力 外交
作者簡介:劉佳,河北師范大學法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國際政治專業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D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064
一、“巧實力”的提出與發展
2008年奧巴馬新一屆政府上臺后,就主動宣布與小布什的“單邊主義”戰略徹底劃清界限,開始走屬于自己的新外交戰略。所以奧巴馬政府提出以“巧實力”為核心的外交新戰略。試圖通過新的外交政策來轉變美國外交困境,把不理的頹勢扭轉為對自己有利的形勢。
美國學者蘇珊尼·諾瑟是“巧實力”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她在2004年《外交》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關于“巧實力”的論文,主張要實現美國的外交目標和實現美國的外交利益,需要把硬實力和軟實力綜合運用起來,以此構成外交“巧實力”戰略,她認為保守主義的“單邊主義”戰略不再適應當前美國的發展形勢,隨著國際形勢變化和國內問題的涌現,需要更佳巧妙的方法來實現美國的國家利益。她聲稱:“美國必須實行這樣一種外交政策,不僅能夠更高效地反擊恐怖主義,而且能走得更遠,通過靈活地運營各種力量,在一個穩定的盟友、機構和框架中促進美國利益,認為未來的美國政府應該回歸到受自由國際主義影響的外交政策中去,將外交、經濟和價值觀看作是與軍事同等重要的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的手段,并在外交實踐中將美國的軟實力和硬實力巧妙地結合起來加以運用,這樣,美國才能逐漸贏得世界其他國家的信任和支持,成為一個受歡迎的領導者。”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支持和贊賞蘇珊尼·諾瑟關于“巧實力”外交戰略的觀點,作為新自由主義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約瑟夫·奈進一步指出說:“今天的經濟和生態問題涉及許多互利成分,只有通過合作才能解決。”他一再認為,從學派角度看,現實主義主張硬權力,自由主義傾向于軟權力,兩者可以互補,互補性是硬權力和軟權力最顯著的特征它們是相輔相成的兩個重要方面。2006年約瑟夫·奈又發表了《重新思考軟實力》這一文章,文中提到隨著世界權力的變革和權力性質的變化,實力的界定不再只是強調軍事力量的應用,在世界變革的情況下,經濟與文化因素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單獨依靠硬實力或者軟實力都是錯誤的,都是不利于本國的權力目標實現的,只有將它們有效結合起來可以菜能稱作巧實力。約瑟夫·奈在2009年發表了一篇《硬實力和軟實力的巧妙結合》一文,再一次提出“巧實力”在外交實踐和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主張美國要學會通過新的權力來源來實現自己戰略目標,學會操作全球相互依存、管理國際體系結構和共享文化價值等權力來源。逐漸變革外交戰略和外交政策,將傳統的硬實力(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與軟實力(文化、意識形態和社會政治制度等)結合起來來合成“巧實力”。
二、巧實力外交戰略的特點
“巧實力”戰略的第一個顯著特點是理性,“巧實力”這一理論在看待世界格局和當前美國經濟發展面臨機遇和挑戰的同時,態度更加客觀和理性,意識形態因素的考慮逐漸淡化,不再采取簡單化的思維方式去理解和處理復雜的國際社會關系。采取的應對方式更加理性,不再是單純的用強力去壓制,而是采取軍事和說服相結合的方式,適當的考慮其他國家的關切和利益點,在此基礎上維護本國的國家利益,不在是一味地從本國的利益出發,這恰好證明了“巧實力”外交戰略更趨于理性。第二個顯著的特點是綜合性,“巧實力”理論的顯現出更強的實用主義色彩,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和各種方法,不在考慮這些理論是否屬于同一流派和時代,著重在實踐中兼收并蓄,優勢互補,一切都以達成目的和利益為標準。“巧實力”不是硬實力和軟實力的簡單疊加,而是兩種權力的相互借重和相互影響,從而達到理想中的目的。三是可操作性,“巧實力”理論在一開始就不僅僅是國家關系理論研究的成果,它還是美國外交在實踐中總結的經驗。它的提出與發展都與美國的外交實踐緊密相關,無論是與“巧實力”相關的論文還是相關文獻都與美國的政界人士緊密相連,這更是外交人員在實踐反思的基礎上,考慮實際操作的需要,在此基礎上更能反映出“巧實力“理論的可實踐性的特點。
“巧實力”理論的理性、綜合性特點和可操縱性的三大特點,使得該理論具備了發展成為外交理論的潛力。因此,它成為美國外交理論研究的一次質的飛躍,而不是簡單的延續舊的政策,而是美國外交史上一次巨大的變化。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在書中曾將軟實力定義為:“當一個國家使得其他國家以其預期目標為目標時的同化權力。”
三、巧實力外交戰略的主要表現
在2008年,高舉變革大旗的奧巴馬新一屆政府在其上臺后,主張將“巧實力”外交理念融入到他的外交新政策當中,摒棄前政府小布什所采取的“單邊主義”政策,開始調整自己的反恐戰略和改善與伊斯蘭世界的關系,重新樹立美國的道德形象和全球影響力,重新加強與西方大國和傳統盟友之間的聯系,力圖通過更多的合作來維護美國的領導地位,更加重視與發展中國家展開合作,力求在亞太地區掌握領導權。
(一)全面調整反恐戰略
奧巴馬在入住白宮后在一次接受新聞媒體采訪時,明確表明了美國想要改變以往對伊斯蘭世界的態度,逐漸改善與伊斯蘭世界的關系,奧巴馬希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消除小布什政府與伊斯蘭世界的之前的緊張關系。對此,奧巴馬政府開始在軍事上做了一系列的調整,首先,奧巴馬調整自己的反恐戰略,逐步將反恐戰略的重心向東部地區移動,開始從伊拉克的撤軍,然后增加兵力到阿富汗和加大對巴基斯坦的恐怖勢力的打擊力度,加強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在情報和執行等方面的合作。其次,奧巴馬政府將恐怖主義和伊斯蘭世界做了有效區分,在“9.11”事件以后,小布什的發動的反恐戰爭強化了反伊斯蘭和進攻性現實主義色彩,把反恐戰戰爭稱之為伊斯蘭法西斯戰爭,公開把恐怖主義稱為伊斯蘭主義,這些行為強烈激起了伊斯蘭民眾反美情緒,致使美國日漸成為整個伊斯蘭世界的頭號公敵。因此,奧巴馬上臺后開始改弦更張,2008年奧巴馬在開羅大學演講,在演講中他有意識地把伊斯蘭世界和極端主義區別開來,表示今后以相互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態度對待伊斯蘭民族,強調美國的價值觀念在本質上其實并不與伊斯蘭的價值觀有沖突。2009年1月奧巴馬首次接受阿拉伯語衛星電視臺表示美國有必要即同各方開展接觸,將會傾聽而不是去選擇指令。這也顯示了奧巴馬政府開始致力于改善美國在伊斯蘭世界的形象,迫切需要與伊斯蘭國家的緩和關系。endprint
(二)著力修補美歐關系
奧巴馬執政以來一直重視與傳統盟友的關系,開始修復與歐洲的關系,2009年奧巴馬首次參加北約首腦會議,談到歐美關系在過去的幾年里曾迷失過方向,現在美國需要與歐洲盟友在多領域展開合作,傾聽歐盟的各種想法并向他們請教學習,奧巴馬認識到在21世紀,美國不能在獨立面對各種世界性的難題,美歐應該一起為共同面對的這些問題,如反對恐怖主義、氣候變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金融危機等問題。奧巴馬認識到法國和德國對歐盟來說是不可或缺,自始至終在歐洲都占據著領導地位,如果要改善與歐洲的關系,就必須聯合德國和法國,逐漸需求在國際熱點問題上與歐洲國家展開合作。
(三)改善與中俄關系
奧巴馬自上臺后就頻繁向俄羅斯伸出友誼的橄欖枝,表明有意與俄羅斯改善關系。在2009年2月,美國副總統拜登在第45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明確表示美俄需要重新恢復關系,北約應該與俄羅斯開展廣泛地合作一起面對共同的敵人。在4月份,美國和俄羅斯兩國總統在倫敦G20金融峰會上舉行了首次會晤,這次會晤表明美俄之間的關系開始轉變,是一次良好的開端。在同年7月份,奧巴馬總統在上任后首次訪問俄羅斯,雙方簽訂了《關于進一步消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共同諒解》的文件,在戰略武器等方面兩個國家有進一步的共識,美俄兩國關系開始趨向緩和,這是美俄關系又進一步發展。也表明美國“巧實力”外交戰略中重視大國之間協商合作的具體表現。
奧巴馬政府一向重視與中國的外交關系,在與中國領導人的會晤中,奧巴馬多次重申美中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美國一定會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臺灣獨立和不參與西藏問題。奧巴馬認為中美兩國在經濟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密切關系,在許多國際問題上有著共同利益,但不可否認的是,兩國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利益沖突與矛盾,他希望通過接觸和對話妥善地處理分歧和問題,促使兩國關系向著健康友好的方向發展。在2009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的邀請下訪華, 在此期間在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說到:“美國和中國的關系從未向今天這樣對我們共同的未來如此重要,從氣候變化到核擴散,再到經濟復蘇。21世紀的重要挑戰涉及中美兩國,都不能通過單獨行動加以應對,正因為如此,美國歡迎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有效運用多邊主義
自由國際主義者將多邊參與當作由“巧實力”邏輯所決定的一種選擇,美國學者建議,如果多變主要被有效運用,美國就能夠重新建立在國際社會的聲望,恢復美國的大國權威,從而為美國在全球謀取國家利益提供契機。奧巴馬政府重視多變主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途徑:一是積極加強與聯合國之間的關系,美國因為在伊拉克戰爭與聯合國產生多次分歧,導致美國的國際形象嚴重受損,導致美國的影響力嚴重下降,因此,奧巴馬積極尋求更廣泛地參與聯合國事務,參與聯合國的各種重要活動,以此來維護美國利益的合法性。美國智庫也建議,美國現在仍然需要聯合國,聯合國最為一個世界性、綜合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它仍然是美國對外交往的重要工具,是能夠召集國家應對沖突、跨國界威脅和人道主義危機的合法途徑,也是美國靈活運用“巧實力”經典案例。二是努力改善與發達國家的關系,努力確保在八國集團的優勢地位。美國政府在面對國家聲望下降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影響下,強調國際合作和國際協調的重要性。三是加強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共同應對全球問題與挑戰,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區域經濟的發展,發展中國家的重要作用開始顯現出來,發展中國家地域廣闊,人口眾多,有著廣大的市場資源和自然資源。無論從經濟和貿易上,都逐漸占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美國為了維護本國在在全球的領導地位,需要廣泛地和這些發展中國家發展合作。
參考文獻:
[1]Suzanne Nose.Smart Power.Foreign Affair,2004(83).131.
[2]閻學通.國際關系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Joseph Nye, Soft Power news.
[4]hexun.com.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