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基層偵監工作中,我們必須注意增強獨立擔責的意識,增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辨認真偽的能力,以應對形形色色的案件,以更好的打擊犯罪,維護公平正義。
關鍵詞 獨立擔責 基層 偵監 辦案工作
作者簡介:黃晨,天津市東麗區人民檢察院偵監科干警。
中圖分類號:D92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091
2016年年底,通過筆試、面試層層篩選,我成為了本院偵監部門的一名入額檢察官。深感榮幸的同時,我也倍感壓力。作為一名資歷尚淺,學識、能力仍存在許多不足的年輕檢察干警,我在今后工作中還需要增強“一種意識”和“三種能力”。
一、增強獨立擔責的意識
獨立擔責,是檢察系統員額改革的關鍵。這是權力,更意味著沉甸甸的責任、壓力。思想指導行動,只有先在自己腦海里確立此種意識,才能在辦理案件時,拿出自己獨立意見。但只有意識不夠,審查逮捕決定事關重大,必須要經過深思熟慮,有扎實的理論和法律依據。作為一名年輕干警,在實際辦案中以下能力亟待增強:
二、增強發現問題的能力
增強發現案件事實中存在問題的能力:
(一)要增強此項能力,首先要清楚高發、易發案件中哪些證據是事關逮捕與否的關鍵性證據
以下是我辦案中的一些體悟:
1.盜竊、搶奪案件
客觀證據上審查被侵害的財物有無發票,案發時案發地有無監控錄像;主觀證據上審查是否存在能夠證實嫌疑人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證據。
2.普通人身傷害(含故意傷害致死、故意殺人)類案件
主要審查有無傷情鑒定,傷害結果與傷害行為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等證據。
3.交肇案件
主要審查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的被害人責任程度,關于其交通肇事時的時間、地點、車速等相關證據。
4.詐騙案件
主要審查嫌疑人是否采用了虛構事實的手段欺騙被害人主動交付財物等證據,特殊類型的詐騙如合同詐騙、集資詐騙還需進一步審查是否具有符合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中規定的特殊要件證據,如是否在簽訂合同中實施的犯罪行為,犯罪行為是否具有公開性、社會性、不特定多數人等特征。
5.強奸案件
主要審查性行為是否違背了被害人意志,這需要承辦人結合對相關客觀證據的審查來判定,如嫌疑人和被害人之間的關系,雙方結識的方式、時間長短;被害人是否有特殊身份(如被害人曾經有賣淫或從事色情陪侍行業,判定強奸行為則需謹慎);雙方在案發前有無通話、電子聊天記錄;案發地、案發時間、被害人報警時間,以上均可以輔助判定性行為是否違背了被害人意志。
(二)要提升發現案件事實中存在問題的能力,在審查證據時還要遵循從客觀到主觀的審查方式
1.審查證據尤其是嫌疑人犯罪主觀方面的證據時,客觀證據能夠用來輔助判定
這一點在上述強奸罪案件的辦理上已說明,但不僅是該類案件,其他類型案件亦然。
我辦理過如下一起案件:犯罪嫌疑人馮某到天津市東麗區萬新街秋麗家園17號樓304號被害人代某家,找住在代某家的其前女友高某索要同居期間送出的項鏈、戒指等財物,因遭到高某拒絕后二人發生爭執撕打。后馮后發現高某欲發短信息報警,便搶奪下高某的手機跑出屋外,代某、高某追趕至3樓樓道內并與馮某發生撕打,撕打過程中馮某將代某推倒在樓梯上,造成代某胸部、肋部、胯部多處受傷后逃離現場。
本案中馮某搶走高某手機的行為是否單獨構成搶奪罪?搶奪罪作為侵財類犯罪,要求嫌疑人對其搶奪的財物要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如何判定其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雖然犯罪嫌疑人主觀上強調其是為了防止高某報警,但僅憑此證據尚不充分。后公安民警在代某家樓下垃圾桶內發現了馮某丟棄的高某手機,并拍照隨卷移送,此證據證實了馮某客觀上對手機采取了丟棄而非占有、使用、販賣等行為。結合以上證據,承辦人判定馮某主觀上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其搶走高某手機的行為不宜單獨認定搶奪一罪。
2.充分、扎實的客觀證據能夠否定嫌疑人的無理狡辯
以我曾經辦理過的一起詐騙案件為例,嫌疑人王某編造各種借口,始終不供認其有詐騙行為。但卷宗內有被害人提供的數份王某簽名的借條,其將借來錢款大肆揮霍的證據也很充分,如此一來認定其構成詐騙罪的證據就比較充足,同時也可認定其拒不供認犯罪事實的辯解屬于狡辯,不予采信。
綜上,審查證據時遵循從客觀到主觀的審查方式,不僅使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得以明晰,更容易發現案件事實中存在的問題。
三、增強發現案件程序中存在問題的能力
要提升此項能力,我認為應當做到:
(一)要加強“程序意識”,認識到程序正義的重要性
我國刑法實務界長期存在“重實體,輕程序”的意識,主觀意識指導客觀行為,如不加強程序意識,我們的辦案行為勢必出現傾斜、偏差。西方法諺有云: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更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這就是程序正義的重要。作為基層偵監干警,我們要切實認識到程序正義是實體正義實現的基礎,程序正義也許可能造成某個個案實際上的不正義(如美國的辛普森殺妻案),但是卻可以促進法律程序的完善,讓更多的個體能夠最大限度的實現實體正義。
(二)對待案件的程序性細節要細心、耐心
拿到一本待辦理的案件,承辦人的目光一般均聚焦在定罪、逮捕與否的事實性細節上,對程序性細節的關注度往往存在不足。這還是我們腦海中輕視程序的意識在作祟,結合本院偵監部門辦案實際情況,每個辦案人每年審查辦理大量的提請逮捕案件,面對著案件中貌似“千篇一律”的程序性內容,辦案人員較易滋生倦怠之心、忽視可能出現的程序性問題。這種情況下我們更不能放松對程序合法的要求。具體做法就是要緊盯從案件流程如被害人報案(如果有)、立案、刑拘、訊問到各項司法文書如檢查、辨認筆錄,鑒定意見等,保證對程序的審查不懈怠、不疏漏。endprint
四、增強辨別真偽的能力
(一)加強學習,提升專業能力、社會經驗
刑事司法理論不是一成不變的,人大、兩高一部基本上每年都會頒布一些重要的刑事法律司法解釋。作為一名基層偵監干警,一定要重視對相關司法解釋的學習、理解工作。正辦理的案件中一個難點問題,也許就會在新的刑事司法解釋之下迎刃而解。
社會經驗的提升也是一樣。偵監工作要求我們懂法,但不能僅僅限于懂法。因為我們面對的案件發生在各個領域,有經濟案件,有環境類案件,有食品藥品類案件,甚至還有危害國家安全類案件。想承辦好各類案件,就要求我們平日要加強對各領域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學習并運用到我們的辦案工作中來。
(二)加強與同事之間的交流
本院偵監部門干警普遍從事偵監工作時間不長,在審查案件時,對案件關鍵事實的把握,對夠罪與否、逮捕與否的把握可能不夠精準,辨析此罪彼罪的角度可能不夠靈活,往往認為不構成公安提捕的罪名就不構成犯罪,但也許嫌疑人的行為恰恰構成了另外一個罪名。這就要求我們這些年輕同志遇到把握不準時,陷入思維困境時要主動與經驗豐富的同志交流,向科室領導請教,同時還要注意學習他們的辦案思路,吸取他們的辦案經驗。我認為,平時閑暇時也可以就某一類型案件審查中的難點問題與本科室干警乃至公訴部門干警多交流多學習,對辦案能力、經驗的提升亦大有裨益。
五、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承辦提捕案件時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發現問題、辨別真偽固然重要,但目的終歸是為了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時我們應當做到:
(一)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這句話也許有些老生常談,但確是法律人應當秉承的金科玉律。尤其是在辦案工作受到其他案外事件如被害人家屬上訪、鬧訪等干擾時。
我曾復議過這樣一起案件:犯罪嫌疑人楊某駕駛汽車沿本區軍糧城街東金路由北向南行駛至寶麗來煙酒店附近時,在超越前方車輛時將由西向東過馬路的行人張某撞傷后,未立即停車對被害人張某實施救助并保護事故現場,為逃避法律的追究,楊某亦未立即報警,迅速將肇事車輛駛離現場駕車逃逸。后被害人被周圍群眾送往醫院救治,楊某在同車人孫某及其父母的規勸下報警并返回現場投案自首。
相關司法解釋規定,交肇案件中“1死或3傷”,負事故主要或全部責任,可直接認定為交通肇事罪,一人重傷時需考慮其他情節,如逃逸等方可認定為交通肇事罪。
結合本案,考慮到嫌疑人楊某離開事故現場距離近、時間短,且主動報警,故認定其“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證據不充分;該案被害人被送往醫院治療,其傷情經鑒定為重傷二級,故認定楊某涉嫌交肇的證據不足,依法維持對其的不予批準逮捕決定。事后已經多次到本院上訪的被害人家屬知悉這一情況,上訪情況愈加突出。但我科、本院堅守法律底線,沒有絲毫動搖。后被害人經搶救無效死亡,嫌疑人楊某涉嫌交通肇事罪的條件已滿足,經公安機關補查重報,本院方對其依法批準逮捕。
(二)加強協調能力
加強與公安機關、法院等單位的協調溝通。公安機關、法院與檢察機關在刑事司法流程中相互銜接。在需要補充證據材料或者需對案件細節進一步核實時,偵監干警需要與公安機關溝通;為保證批準逮捕的質量,偵監干警又需要咨詢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的意見。在溝通協調時,應做到有理有節。一是有理,尋求幫助要就事論事,要出于公心,一切為了工作;二是有節,尤其是需要公安民警補證時,不能出于面子人情等考慮,需要補充的證據一定要對方補充到位。
作為偵監部門的入額檢察官,今后工作中應當注意保持、提升自己應具備的能力、意識,不辜負領導、同事們的信任,不辜負人民檢察官的光榮稱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