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畢業設計(論文)是教學計劃中最后一個教學環節,如何提高地方普通高校機械類專業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是每個地方普通高校一直探索的課題。本文在分析畢業設計(論文)現狀及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改進的方法策略,以期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
關鍵詞:畢業設計(論文);培養質量
畢業設計(論文)是地方普通高校機械類專業教學計劃中最后一個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對工作崗位的技術適應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畢業設計(論文)既是培養學生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衡量和檢驗培養質量的重要方面[1]。通過對學生所學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綜合性訓練,達到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專業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地方普通高校機械類專業主要包括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等。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制造領域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因此,深入分析目前地方普通高校機械類專業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的問題,對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 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學生精力投入有限,對畢業設計(論文)不夠重視
地方普通高校機械類專業學生就業、考研的壓力大,使得大部分學生在壓縮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時間,越來越多的畢業設計(論文)訓練變成了一兩個月就輕松結束的“應付差事”,沒有系統訓練。畢業設計(論文)進度把握不夠好,前松后緊,前期為了應付指導老師、學院的各種檢查,敷衍了事,后期為參加答辯通宵加班趕進度,畢業設計(論文)沒有系統性的訓練,綜合能力得不到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說明書中,語句不通順,錯別字多,設計思路不夠清晰,同時圖紙不規范,外文閱讀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不強,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難以保證。
2 畢業設計(論文)選題陳舊,相似程度較高
畢業設計(論文)課題受指導教師自身水平和興趣的制約,每年都有不同情況的畢業生群體,但指導教師很難依據不同需求的學生訂制符合各自情況的畢業設計(論文)課題。通常采用一些過于陳舊、保守的課題,導致部分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相互抄襲。同時部分指導教師缺乏對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的了解,使得畢業設計(論文)的題目往往與生產脫節,導致學生所做課題很難融入到實踐中,無法對學生今后的工作提供實踐經驗。導致學生在工作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很難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
3 畢業設計(論文)考核方式落后
畢業設計(論文)的成績評定及答辯是畢業設計(論文)的最后環節,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績。因此,客觀、公正、獨立地考核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給出合理的畢業設計(論文)成績是一項復雜和重要的工作。當前大部分地方普通高校機械類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考核方式流于形式。
二 提高機械類學生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措施
1 制訂符合不同情況畢業生的課題與進度安排
畢業生面臨越來越多的考研及就業壓力,大四下學期會有很多畢業生把大部分精力用于聯系研究生導師、實習企業或用人單位,因而應將畢業設計(論文)的開展時間進行靈活安排。畢業生可以根據情況,在專業課程設計階段就可以單獨提交開展畢業設計(論文)的申請,和指導老師溝通后就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始畢業設計(論文),避免大四下學期的沖突,可以一舉多得。
針對學生畢業后可能的去向,安排不同的畢業設計(論文)課題。畢業后參加工作的學生,指導老師和畢業生溝通后,結合畢業生的工作情況,布置一些與企業工程實踐結合緊密的課題,使學生能夠盡早熟悉工作上會遇到的實際問題,提早為工程實際做好鋪墊。繼續深造讀研的畢業生,指導老師應布置比較前沿有深度的研究課題,及早為研究生階段的工作做好鋪墊。對于自主創業的學生,指導老師可以布置一些自選課題,讓學生依照自己的興趣進行選題,既培養學生的興趣,又拓展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課程體系為畢業設計(論文)鋪路架橋
推進本科生的課程體系及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同時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在課程體系教學過程中強化專業思維訓練以及專業理論與工程實際能力相結合的能力[2]。專業實習安排在專業課程與專業課程設計之間,畢業實習在安排在專業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論文)之間,加強理論教學環節與實踐教學環節有機的結合,使得實踐內容是理論課內容很好的延伸和應用。同時專業課程設計階段就考慮好畢業設計(論文)課題的選擇,畢業設計(論文)是專業課程設計的延續。為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做到“有興趣、獨立思考、靈活應變”奠定基礎。只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工程實踐貫穿教學全過程,真正做到專業理論與解決工程實際緊密結合,才能達到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專業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3 建立公正、完善的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評定體系
按組織計劃和任務書的要求及進度安排開展選題、開題、中期檢查和答辯,在對畢業設計(論文)全面考核的同時,增加對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等方面的考核比例,在量化方面鼓勵學生創新。
對于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成績,可以分成三部分進行評定。第一部分指導教師根據平時考勤、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態度、課題工作量、方案設計情況、創新情況、設計思路、設計計算、說明書格式及規范要求、圖紙質量給出一個成績。第二部分由同專業的教師根據說明書及圖紙質量等給定一個成績。第三部分由答辯委員會(不少于5人)依據學生在答辯中課題介紹以及回答問題中表現出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臨場應變能力、說明書完成情況、圖紙等畢業設計的整體情況進行打分。最后綜合以上3部分成績按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給出總評成績。
畢業設計(論文)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制訂符合不同情況畢業生的課題與進度安排,課程體系為畢業設計(論文)鋪路架橋,建立公正、完善的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評定體系,做好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過程管理以及考核工作,才能確保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榮吉,李立君。地方普通高校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研究[J]. 東方教育,2014,(5):46-47.
[2]王忠偉,龐燕。物流工程本科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路徑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3):152-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