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開展與深入,對于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技工教育的改革開始進入到一個全面提高、全面發展的新局面,現代化的職業素質教育要求著技工專業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但是從整體的職業院校的整體師資隊伍來看,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重點分析了技工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問題,進一步研究了提高技工專業教師教學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技工專業教師;教學能力;提高途徑
一、技工專業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不斷完善與發展我國現代化職業教育質量成為了我國當前技工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內容。牽制著技工教育質量發展的原因有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技工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經過幾年的改革與發展,職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技工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整體教學質量都得到了不小的提高。但是,從整體的發展形式來看,仍然無法滿足我國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需要,無法與當前飛速發展的經濟相適應。現代化的職業教育要求這技工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需要得到不斷的提高,種植專業教師的整體教學能力還比較薄弱,教師的數量與教學的質量仍然無法滿足現代化職業教育的需要,職業教育的師資力量無法與當代技能型人才發展的需要。所以,提高技工教師的整體教學能力勢在必行。
二、技工專業教師教學能力現狀
近幾年來,由于我國就業開始走向市場化,社會需要的是現代化的實用型人才,高等職業教育開始實行擴招政策等等一系列的政策的影響, 導致了中等職業教育的生源質量不斷下降,生源人數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這樣就給技工院校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沖擊與挑戰。所以,中等職業院校需要轉變教學觀念,開始走向一條適應現代化發展的改革道路。一方面設置合理符合社會與市場發展需要的專業,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為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素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作為技工專業教師需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掌握現代化的教育基本技能,不僅僅掌握最新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具有專業的技能。但是,從目前我國技工專業教師的基本教學能力來看,仍然無法滿足這一教學需要,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一).教師數量匱乏
截止到2015年,我國中等職業院校的師生比例僅僅達到了24:1,。但是我國的中等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師的數量與學生的比例在國家教育部要求的人數比例為16:1,從而我們可以看出我國技工院校的教師數量嚴重缺乏,教師數量與師資隊伍的建設無法滿足技工教育的發展需要,迫切需要在中等職業院校中引進更多的師資力量,滿足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教師隊伍的組成不合理
從目前我國中等職業院校的師資力量的構成情況來看,教師的學歷整體層次不高,專業的教師大多數都是一些本科學歷的教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教師僅僅占到了教師總人數的百分之五,甚至在一些縣級以下的中等職業教育院校更是沒有一個學歷達到研究生水平的專業教師,這也是導致技工專業教師教學能力得不到改善的重要因素。此外,一些技工院校的教師年齡比例結構也不合理,大多數都是一些年輕的教師,這些年輕的教師從教時間不長,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教學能力與一些年齡較老的教師相比較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三).職業教育理論落后
技工院校的專業教師大多數都是一些年輕的教師,這些剛剛從教的教師在沒有步入到工作崗位以前大多數都是一些高等院校的學生,缺乏前期的職業教育理論的培養。這些教師認為技工院校與普通高中沒有區別,導致了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所傳授學生的學習內容與理論實踐相脫節,教學的過程中過分看重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這樣也就影響了教師的教學質量,更讓學生對實踐能力的掌握嚴重缺乏。
三、提高技工專業教師教學能力的途徑
為了適應現代化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推動技工教育的現代化發展,需要提高技工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整體師資水平,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現代化人才,需要改善技工教師的教學能力。
(一).加大師資建設 擴充技工師資數量
要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為目標,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優化教師的構成結構,深化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一方面,積極配合和政府與國家教育部門的政策安排,貫徹落實好教師的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技工專業教師的責任比較重大,教學任務也十分繁重,作為學校的管理者需要提高對教師的培訓觀念,積極的選取優秀的教師參加國家開展的各項培訓以及骨干教師的評選工作。另一方面,政府與教育部門需要增加對技工院校的財政投入,改善技工教師的工作環境,積極對技工師資力量進行擴充,滿足教學的需要,從而有效的改善技工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
(二).培養“雙師型”技工教師 優化師資結構
作為一名“雙師型”技工教師,不僅僅需要具備本科學士學位,還需要具備本科以上的學歷,具備國家級的教師從業資格證書,還需要具備多年的相關實踐技能。但是,從目前我國技工院校的教師社會地位以及經濟收入來看,都比較低,很難實現教師的教學能力的提高。所以,需要提高技工教師的待遇,給予教師一定的補償,解決教師的基本需要,對于獲取“雙師型”職稱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鼓勵教師不斷學習去充實自己,不斷優化師資結構,滿足教學的需要。
(三).完善技工專業教師的激勵機制
不斷加大對技工專業教師的培訓力度,完善培訓制度,學校鼓勵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改善教師的工作環境,將教師的教學能力作為教師晉升的重要考察條件,淘汰不合格的教師,通過大量豐厚的待遇鼓勵教師學習,勇于創新,用完善的激勵制度鼓勵教師積極的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擴大師資力量,完善技工教育的師資力量。
結束語:總而言之,技工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需要通過教師的學習以及學校相關的激勵制度以及國家的政策等等多方面的支持,才能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完善我國的職業教育,讓職業教育更加滿足現代化發展與建設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慧艷. 信息技術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
[2]侯敏. 技工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師專業素質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3]張鳳杰. 技工專業教師教學能力現狀與提高途徑分析[J]. 河南農業,2012,(16):9-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