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親易
摘要:中華民族傳統音樂藝術寶庫中古箏是一顆璀璨的民族,古箏在我國歷史悠久的歲月長河中作為代表性的樂器之一,因其充滿民族特色的韻味以及獨特的演奏曲調風格,被稱作“眾樂之王”又稱之為“東方鋼琴”。關乎國家未來發展走向,當下的中國教育方針正大力推崇的素質教育,在古箏教育教學方面,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也是重要的環節之一。作為傳統音樂教育,古箏的對于學生的音樂素養的教育必須被重視起來。本文就針對古箏本身是如何培養學生們的音樂素養一題進行簡單的討論與分析。
關鍵詞:學習古箏;音樂素質;學生教學
一、培養學生音樂素質的方式方法
(一)樂理和視唱練耳與音樂素養的關系及延伸
在音樂專業中《樂理與視唱練耳》是必修科目,一來是可以為學生學習音樂打下堅實牢固的基礎,二來是可以提高學生在音樂方面的音樂素養,在學習古箏的過程中,演奏古箏搭配著樂理與視唱練耳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雖然嫻熟的演奏手法很重要,但樂理與視唱練耳也不容忽視。平時無論干什么,我們都是只使用一只手,而在練習古箏當中,左右手一起運動,還要注意相互配合,同時開發了左右腦,也鍛煉了協調能力。再說說成人: 成人就相對于簡單一點,有很多人是因為小時候就喜歡古箏,但是因為家庭情況不允許,所以長大了完成自己的一個心愿.成人學習古箏可以修生養性,陶冶情操。音準至關重要,想要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可以從樂理以及視唱練耳入手,這兩門課程是所有音樂相通的一個橋梁,無論學習任何一種樂器,樂理與視唱練耳都是基礎課程。有人肯定會問,就這么重要嗎?我將很明確的告訴你,如果你想讓自己走向更專業,這兩門課是必不可缺的,因為樂理與視唱練耳是有關于音樂的基本理論知識并教會學生聽音識譜以及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的基礎課程,作用非常明顯,這種水平的提高可以將學生的音樂素質以及理論修養也同步全面提高。
(二)古箏教學方式的創新
學習古箏的基本入門是相對簡單的,但是在現實過程中想要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可以利用互聯網時代的平臺,寓教于樂,也能更好的促進學生在古箏課堂上對知識的理解與吸收。利用多媒體設備為課程準備動圖以及視頻,打破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是當今古箏教學應該做到的。也可以選用收集學生資料建立檔案的方式,針對學生的詳細信息教師進行良性的引導,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練習的好習慣。在課堂上教學方式可以選擇互動性更強的方式,選擇《春江花月夜》一類的有普及性、廣泛性、流傳度高且十分經典的曲目進行教學,并讓學生在學習彈奏樂曲之前,可以使用一些多功能設備,讓學生們了解學習曲目的故事背景以及知識點和曲目中的難點,這樣可以在不僅僅學會了曲目的演奏技巧也可以在豐富自己的音樂知識,陶冶音樂情操,這樣也就很好的培養了學生們的音樂素養。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曲目可以找一些詩詞、故事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古箏曲目中表達的美,并且可以有組織有安排的進行短期的采風,結合自己所學到的曲目知識,看看眼前的山水花鳥,提升自己對古箏樂曲的悟性,增強審美能力,提高想象力,沉淀的知識配合著嫻熟的演奏手法,在這樣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自身在古箏上的造詣,也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的音樂素養。等學生的音樂素養及能力到達一定水平后,教師可以進行指導引領,培養學生自行思考創作的能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一部分教學只限于古箏的基本知識以及彈奏技巧方面,局限性非常小,導致很多學生自身的音樂素養達不到一個良好的水平,并且,在學習古箏的綜合能力、審美能力、藝術修養內涵極其欠缺,為學習古箏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設下了障礙,也讓學生在學習古箏的這條路上向前邁步十分艱難。平時無論干什么,我們都是只使用一只手,而在練習古箏當中,左右手一起運動,還要注意相互配合,同時開發了左右腦,也鍛煉了協調能力。再說說成人就相對于簡單一點,有很多人是因為小時候就喜歡古箏,但是因為家庭情況不允許,所以長大了完成自己的一個心愿.成人學習古箏可以修生養性,陶冶情操。
(三)多方面的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從教學方法、教學實踐以及師資力量三個方面入手,針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進行討論。提高學生音樂素養將學生培養成古箏行業的人才,教學方法十分重要,在口傳心教的基礎之上,針對古箏學習者人數逐漸增多的問題,行業內也發明了更多新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更好的適用于當代學習古箏的學生能力全面的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民族民間古箏的體現方式之一是在教學方面,選擇學習古箏的學生日益增多,更多的藝術院校選擇開設古箏專業課程,是古箏的藝術氣息更加濃烈,也促進了古箏這個流傳至今的藝術被不斷發展,傳播擴散的范圍越來越大,隨著古箏藝術進入藝術院校中,傳統的傳承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在院校中的古箏教學重點放在了力度、速度、耐力等等一些技巧方面的古箏演奏教學訓練,新作品的發掘創作以及古箏創作的多樣化也成為了教學重點,這也是使得古箏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起到了毋庸置疑的作用。以學生為核心,人性化、多元化的教學可以更加快速并深刻滲透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從而讓學生個人的音樂素養也得到了飛躍的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欠缺也就證明了學生的音樂素養沒有得到良好的培養與提升,針對這一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小型匯演并給予學生爭取合理的評價,或是一些小型的比賽活動并設立獎項,以及為學生聯系一些古箏演出或是比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演奏時的良好心理素質。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明白實踐經驗的重要性以便于配合教師得到更好的個人音樂素質的提升。接下來是師資力量問題,教師是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引領者,只有教師個人的音樂素質以及在古箏方面的能力有一個很好的保證,才能使學生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教師不應原地踏步,提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自己的教學短板并針對自身能力問題進修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古箏的發展,也能為學生創造一個環境優渥的學習搖籃,讓學生在教師的教導之下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
結語:縱觀全文,我們站在不同角度探討了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應如何培養他們的個人音樂素養。除了在音樂理論知識方面進行進修之外,還要加強實踐能力,提高教師個人素養,切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良好的引領指導,持續不斷的激發學生對古箏的學習興趣,在不同曲目的背景知識中培養學生對古箏的審美,緊抓學生的彈奏技巧,啟迪學生在古箏曲目上的智慧與創造力,讓古箏深入生活,提高學生各項能力,讓學生愛上我們民族的藝術瑰寶——古箏。
參考文獻:
[1]張蕾.淺談在高師古箏教學中開設合奏課的重要性[J].東方企業文化,2014,05:338-339.[2017-10-12].
[2]曾玉珍.古箏基礎教育的核心素質培養[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14,1202:126-129.(2014-06-06)[2017- 10-1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3.1315.z.20140606.1538.020.htmlDOI:10.15965/j.cnki.zjys.2014.02. 010
[3]田向弘.少兒古箏教學與成人古箏教學的比較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1,29:244-245+127.[2017-10-12].
[4]李鑫.古箏演奏心里素質的培養[J].音樂生活,2011,10: 66-67.[20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