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博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從探究內容擴大、學術反思深入兩個方面,對西方音樂學的學術動向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女權主義音樂批評凸顯的問題。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可以給相關領域提供些許的參考。
關鍵詞:西方;音樂學;學術走向
要想對音樂學發展動向進行思考,首先需要處理的問題就在音樂學的含義,給音樂學含義進行設定并非一件易事,換句話說,當前“音樂學”還沒有一個較為完善的含義解釋。結合《新格魯夫音樂與音樂家詞典》對音樂學含義的概述,我們得知,音樂學作為一項具備求知特性的學術方式,學術性探究流程作為其存在的主要形式,音樂學探究對象主要以藝術成果下音樂形式以及這一現象出現有著直接關聯的人為主。音樂學的探究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把探究對象設定在較為廣闊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這是當前代西方音樂學的學術走向。下面,本文將重點闡述和解析當代西方音樂學的學術走向。
一、西方音樂學的學術動向
(一)探究內容擴大,探究內容豐富
從音樂學發展歷史角度來說,原始的學術探究主要注重從中世紀到現代的西方國家的“藝術音樂”。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學家以馬肖、羅勒、貝多芬等為主。這一原始的學術給探究音樂學發展提供了依據。但是,當前該領域中學術發展,不但要掙脫西方國家“圍墻”的束縛,同時也超越了“藝術音樂”范疇。
這些現象將音樂學界給原始學術探究對象和范疇體現的意義進行了體現。西方學者也逐漸意識到,音樂發展歷程并不只是建立在基督教傳統文明以及西方“精英文化”的環境下,同時也給予西方國家其他文明文化中的音樂以及“藝術音樂”之外的音樂高度注重,從而有效調動了當前音樂領域中富有的“學術活力”。
(二)學術反思深入,引發探究重新審視
從音樂學構建之后,“實證主義”理念一直對該領域學術思路以及探究方式帶來了影響和約制。注重音樂本身內容的采集和整理,對音樂發展歷程進行明確,梳理各個年代音樂作曲人員作曲規律和風格演變,歷史在音樂學探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但是,這種體現驗證出的精神文明在之前音樂學發展中提供了一定的考驗,這種考驗的產生將具備一定的漸進性,其間開始凝聚為音樂學的新生力量,其發展與西方音樂學中有關音樂學者的思想論述以及導向之間存在直接關聯。
二、女權主義音樂批評凸顯的問題
(一)社會性別和性征的音樂構建
針對女權主義音樂批評來說,非常注重音樂藝術中彰顯出來的作用特性。這是站在女權主義音角度對音樂中含有的策略以及視角進行審視。眾所周知,大多數具備戲劇特性的音樂都對男女主人公的個性進行了突顯,作曲人員則將會利用自身創作來對社會性別音樂型號進行闡述。這種特性將可以給權主義音樂批評過程中對社會性質的探究提供依據。換句話說,女權主義批評注重了和音樂表述有關的心理學范圍現象。
(二)傳統音樂理論的社會性別問題
這對部分音樂學者來說,音樂自身劃分為陽性終止和陰性終止兩種性格,這種方式需要應用一種特殊性的技術進行處理,并且對具有意義特性的理論問題進行闡述,體現出社會另一個性別。針對女權主義音樂批評而言,不管是陽性終止,還是陰性終止,不但作為一項作曲選項方式,同時還潛藏著一定的意象[2]。
(三)音樂敘事的社會性別與性征
此方面問題和上述問題之間存在的一定的關聯性,主要是把原始音樂理論中涉及的社會性格以及性征相關內容融合到音樂作品中,突顯其運動以及框架能力。麥克萊瑞注重的是音樂自身從1600至1900階段內調動和傳遞欲望的音樂方式。因此,這種協調關系主要體現在“運動”方面,彰顯了和特定欲望有著一定聯系的各個“張力與釋放”。
(四)女音樂家的論證
針對女權主義音樂批評來說,其主要注重女音樂家在社會中占據的位置,給予男權音樂統治反對意見。由于在這種較為傳統的社會背景下,沒有注重女性音樂家才華的釋放和激發,特別針對女作曲家創作來說,給予偏見和不解。從歷史角度來說,即便給女作曲家帶來了一定的包容和認可,但是在男權文化統治環境作用下,在女作曲家創作方面已經產生了歧視和不滿,這種賦有歧視的思維下,女人制作的音樂,要么具備華麗性,要么較為膚淺,與女性自身具備的張揚特性相矛盾。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音樂學發展歷程主要凸顯了該領域內各個階段學者們具備的多樣性探究意識和精神。從其思想理念、探究范疇、觀察角度以及方式應用等方面可以體現出音樂探究作為一項現代人文學科演變的過程。從具備“科學”精神的論證主義傳統,到注重人文情懷和含義探究是當代西方音樂發展走向,西方音樂正在全面擴張自身視野,全面探究廣闊的社會文化環境下音樂內涵。
參考文獻:
[1]李興梧,王夢婷. 西方音樂學研究的新視角、新視閾、新視點——“2012·川音·西方音樂學會青年學者論壇”述評[J]. 音樂探索,2013,(01):85-88.
[2]李方元. 西方音樂學:“阿德勒體系”及其三個歷史階段——特征與文化闡釋[J]. 音樂研究,2015,(01):5-12+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