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瑋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3-000-04
摘 要 民航空中安全保衛專業是近年開設的新專業,專門培養符合航空安全員及空中乘務員要求的復合型人才。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主要面向全國各航空公司的空中保衛部門,從事空中安全保衛工作。為了加強該專業學生身體素質,在畢業時達到空中安全保衛員體能考核規定的標準和要求,學校開設了《體能訓練》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強健的體魄,達到航空安全員崗位職業標準及達到安全員初訓考證的要求。課程設計的依據是多方面的,其中學情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情分析為課程目標、內容、實施、評價等提供依據。本文對學生起點能力、學習動機、學習習慣等學情進行分析,為新學期的《體能訓練》課程設計提供依據,為其它院校的《體能訓練》課程設計以及其它課程的設計提供參考案例。
關鍵詞 民航空中安全保衛專業 體能訓練 課程設計 學情分析
從“9.11”事件到現在的ISIS恐怖襲擊,在這十幾年里全世界對安保問題越來越重視,民航客機作為恐怖分子的攻擊武器,對客機本身和地面目標都有著不可估量的破壞和傷亡,航空的安保問題越來越得到重視,各國都出臺相應措施,加強航空安保防衛。
民航空中安全保衛專業簡稱空保專業,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主要面向全國各航空公司的空中保衛部門,從事空中安全保衛工作,該行業對從業人員的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韌等素質有一定的要求。為了加強該專業學生身體素質,在畢業時達到空中安全保衛員體能考核規定的標準和要求,學校開設了體能訓練課程,該課程是學生從事航空安全員崗位工作所要訓練的主干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強健的體魄,達到航空安全員崗位職業標準及達到安全員初訓考證的要求。
課程設計的依據很多,包括其本身理論基礎、外在客觀因素、文化背景、實際社會條件等多方面因素。“學情分析”是整個課程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每個課程確定目標、選擇內容、設計方法、開發評價的重要依據之一。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之前有沒有接觸過類似的內容、知道多少、了解到什么樣的程度、對學習的內容有無興趣等,這些情況對于教師的課程設計和課堂教學實施都是至關重要的。同樣在體能訓練課的教學中,學生體能現狀分析、學生平時課外體育鍛煉行為特點等學情的研究對于課堂教學的設計也是至關重要的。
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于2010年第一次開設民航空中安全保衛專業,專門培養符合航空安全員及空中乘務員要求的復合型人才,本文對該專業在校學生體能起點能力及體育鍛煉行為現狀等學情的分析,為該專業《體能訓練》課程的課程設計提供依據,也為其他院校的《體能訓練》課程及其它課程的課程設計提供參考。
一、空中安全保衛專業學生體能成績
(一)一年級學生體能測試成績
2014年9月對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空中安全保衛專業的一年級學生進行了體能測試,測試內容和測試成績標準均按照《航空安全員體能項目考核評分標準(男子)》中30歲以下年齡段的成績評定標準為依據,其中3000米成績折算成秒來計算。
表1和表2為一年級學生這次體能測試的成績分析和分數段分布,由表1和表2可知,合格率最高的項目是立定跳遠,合格率達82.6%,標準差只有0.13,且沒有人在40分以下,其次2分鐘跳繩和100米跑也是合格率較高的項目,合格率分別達79.1%和73.3%,標準差分別為7.99和1.00,100米成績達到80分以上的人數也是最多的,占44.2%,由此可見,一年級的大部分學生在這三個項目上的起始水平相對比較高。之后合格率相對較高的項目是5×10米折返跑和40公斤負重臥推,在各個分數段都有學生,成績分布相對均勻,既有80分以上的同學也有40分以下的同學,對于這樣的項目在上課時可采用分層次教學練習。此外,雙杠臂屈伸、單杠引體向上、3000米、2分鐘深蹲起立(抱頭)和2分鐘屈腿仰臥起坐的合格率都較低,均在30%以下,雖然雙杠臂屈伸和單杠引體向上標準差相對較高,但大部分學生成績較差,大多學生在這幾個項目上的起始水平較低,其原因可能是本身水平較低,也可能是方法不對,這幾個項目將是未來上課時講解和練習的重點項目。
(二)二年級學生的體能測試成績
2014年9月對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空中安全保衛專業二年級學生在新學期開始前進行了體能測試,測試內容和測試成績標準均按照《航空安全員體能項目考核評分標準(男子)》中30歲以下年齡段的成績評定標準為依據,其中3000米成績折算成秒來計算。
表3和表4為二年級學生這次體能測試的成績分析和分數段分布,由表3和表4可知,合格率最高的項目是2分鐘跳繩,達100%,除2人外,其他同學的成績均集中在60-80分分數段,標準差為10.22,相對水平比較平均。其次合格率較高的是立定跳遠、2分鐘屈腿仰臥起坐、100米和5×10折返跑,合格率都在80%以上,相對成績段也比較集中。此外,3000米和40公斤負重臥推的成績分布段比較廣,標準差較大,學生水平相差較大。2分鐘深蹲起立(抱頭)、雙杠臂屈伸和單杠引體向上合格率較低,大多學生在這三項上的起始水平較低,其原因可能是本身水平較低,也可能是方法不對,這兩個項目將是未來上課時講解和練習的重點項目。
二、空保專業學生課外體育鍛煉動機
鍛煉動機是推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內在原因,是激勵他們的動力,主要包括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動機。由表5看出,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最主要的動機來源于“為將來的工作”,這也是最主要的外部動機,分別占總調查人數的94.19%和98.51%,最主要的內部動機是強身健體,占總調查人數的87.21%和91.04%,可見該專業的學生平時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動機相對比較統一、明確。此外,二年級有35.82%的學生選擇“其它”選項,并在這一選項中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填寫了“彌補課堂中自己的薄弱項目”。由此可見,通過一學年《體能訓練》課程,二年級學生明確知道自己的薄弱項目,并利用課外體育鍛煉來彌補自己的薄弱項目,因為每個學生的層次不同,在二年級的《體能訓練》課程設計時不是一味的統一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可以更多加入不同層次和多內容教學,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基本掌握的這些項目體能訓練的方法和要領,使學生更多的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有效的訓練,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三、影響空保專業學生課外體育鍛煉因素
影響因素是學情分析的一個重要指標之一。表6顯示的是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空中安全保衛專業學生體育鍛煉項目調查統計結果。由表6可知,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主要因素是“缺乏指導、沒掌握技能”,占調查總人數的56.98%,而對二年級學生來說主要影響因素為“體能課不能滿足對體育鍛煉需要”,占調查總人數的70.15%。由此可知,由于一年級學生還未開始上《體能訓練》課,顧對有些項目的鍛煉方法還沒有完全掌握,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運動損傷且鍛煉效果差。二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學年的《體能訓練》課程之后,大致掌握了鍛煉方法,并知道自己在哪些項目上鍛煉不夠,由于《體能訓練》課時有限,上課鍛煉時間有限,故通過課外體育鍛煉的方式彌補不足。
四、結論
(一)學情分析就是對學習者一般的特征、差異、學習的需要和風格、已有的知識結構以及成長的環境等與學習者學習相關的因素的分析。體能訓練中的學情分析包括體能起點能力、個體差異、鍛煉風格、鍛煉動機、影響因素等,根據這些學情分析的結果,對課程設計提供依據。在本文中,在新學期開始前對空保專業學生體能情況進行測試,了解學生的體能儲備情況、起點能力和個體差異,并通過鍛煉行為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學習動機和影響因素等,為新學期的《體能訓練》課程的課程設計提供依據。
(二)一年級學生和二年級學生起始成績不同,對一年級學生來說雙杠臂屈伸、單杠引體向上、2分鐘屈腿仰臥起坐、3000米和2分鐘深蹲起立(抱頭)這幾個項目是教學的重點;而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雙杠臂屈伸、單杠引體向上和2分鐘深蹲起立(抱頭)是新學期《體能訓練》課程的重點難點。
(三)該專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動機都比較明確,最主要的動機來源于就業壓力,這也是主要的外部動機,最主要的內部動機是強身健體。
(四)影響一年級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是沒有掌握動作技能又缺乏指導,而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上課時間不能滿足鍛煉的需要,兩個年級的學生都要通過課外體育鍛煉來彌補課內的不足。
五、建議
(一)通過課前體能測試的成績來設計本學期課程的主要內容、課程重點難點、甚至是最后的評價方式。
(二)通過課外體育鍛煉行為問卷結果了解學生的鍛煉習慣和需要,并以此來設計課程內容和上課方式。
(三)定期做學情分析,根據學期分析的不同結果,更改課程內容、方法和重點,學情分析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
參考文獻:
[1] 李樹英,高寶玉.課堂學習研究實踐手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84.
[2] 王策三.教學論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2.
[3] 謝安邦.高等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5.
[4] 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5] 朱偉強.基于標準的體育課程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6] 馬飚.高校課程體系改革芻議[J].高校教育管理.2007.5.
[7] 周一貫.“學情”:不該遺忘的教學資源[J].語文教學通訊.2003.
[8] 周榮政.把握“學情”的策略[J].江西教育.2000.
[9] 程麗華.學情,異步教學的根本立足點[J].異步教學研究.2002.
[10] 許書明.語文有效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l.
[11] 吳小玲.教師如何做好課堂教學設計[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8.
[12] 張祖忻.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
[13] 夏白云.中學地理教學設計中學情分析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上海:華中師范大學.2014.
[14] 航空安全員管理規定[S].中國民用航空總局令第72號.1997.12.
[15] 中國民航空中警察訓練大綱[S].中國民航局公安局.2010.
[16] 季瀏.體育課程與教學論[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