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往返接力類游戲堪稱經典,集娛樂、趣味、鍛煉為一體,從學生進入校門起一直可以玩到離開校園步入社會。游戲對學生的速度、協調、耐力、靈敏等素質以及思想品德的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趣味性地體現,更是讓我們的學生喜好有加。那如何進行往返接力游戲教學呢?筆者愿與同仁們一起分享和探討。
關鍵詞 游戲 往返接力 游戲教學
往返接力游戲的基礎形式是折返跑,即從起點“A”至端點“B”并折返至“A”(終點)。通過歷代體育教師的實踐和改進,現在已經演化出非常多的形式。如換物往返接力、觸摸往返接力、繞桿往返接力等多種形式,式樣隨著體育教師的智慧而改變、拓展、創新。
一、換物往返接力
目的:發展學生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及速度素質,通過游戲使學生更喜愛上體育課,從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方法:游戲距離設定15-30米。將學生分成均等的四列縱隊,在對面端點線放置物品(籃球),學生手持物品(壘球),跑至端點用壘球將籃球換回,交給下一位學生,下一位學生繼續,直至最后一名學生完成,并決出名次。
技術要求:動作迅速,腳步穩健、靈巧,特別是在換物時要求腳步蹬轉有力以控制自身的速度、克服慣性,快速的交換物品并迅速的轉身返回。
拓展:游戲中所持物品的更換會給小學生帶來新奇和樂趣,此游戲可以適時更換道具,比如,小球換大球,足球換籃球;跳繩、毽子也可以當作“接力棒”來使用,例如:壘球教學課上就可以將換物接力作為副教材來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壘球體現出別樣的精彩。
二、觸摸往返接力
目的:培養學生靈敏性、協調性及速度等素質,并發展學生的腿部力量和耐久力。
方法:觸摸接力從觸線跑演化而來,組織形式和換物接力相似。學生持接力棒從起點出發觸端點線后返回將棒交給下一位學生,下一位學生繼續,直至游戲結束分出勝負。
技術要求:動作迅速,在端點觸線時注意控制自己的速度,降低重心,克服慣性作用,同時伸出同側手腳,用最省時省力的方法點觸端線,蹬地轉身有力,及時返回。
拓展:觸線跑形式很多,有簡單易行的單觸線,有訓練耐久力的層次觸線跑(根據需要分成“A、B、C、D”多個點,來回觸線)。有空手觸線跑,有持器械的觸線跑。假如你有興趣亦可加入情境教學的元素,會使你收到別樣的效果,如小學低年級,端點可放四個布“兔子”,學生用接力棒當胡蘿卜,可進行喂兔子比賽,由于情境的介入,學生會融入情境,融入課堂并得到全身心的鍛煉。
三、繞桿往返接力
目的:培養學生的靈敏、協調、速度等素質,發展平衡能力,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方法:游戲距離設定15-30米。在終端點線放一個標志物,學生持接力棒從起點出發后繞過端點標志物后返回,將接力棒交給下一位學生,下一位學生繼續,直至最后一位學生完成。
技術要求:學生動作敏捷迅速,腳步穩健,特別是在折返點繞過時注意腳步動作,克服離心力的作用盡量往內側傾斜,擺臂幅度內小外大。并且教師應該強調統一方向折返,即統一往右或往左,避免在繞桿時錯位并發生碰撞。
拓展:繞桿接力的形式很多,有單一的繞桿接力,有繞“8”字形接力,有繞多桿(穿過小樹林)接力等,根據你的課程需求來改變形式。由淺入深,遞進發展的繞桿往返接力對提高學生運動能力和學習興趣起到不小的作用,從而在快樂中得到鍛煉。
四、障礙往返接力
目的:培養學生的協調性、靈敏性,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并提高學生克服困難,頑強拼搏的品質。
方法:游戲距離設定15-30米,在游戲的起點和端點之間設置適當的障礙,學生跳過、跨過、穿過障礙物,繞過端點后返回,并將接力棒交給下一位學生,下一位學生繼續,直至游戲結束。
技術要求:動作迅速,合理利用所學技術動作,跨、跳、鉆、繞、跑等多項技術結合,順利完成游戲。
拓展:在此游戲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用上墊子、跨欄等常有的器材制作障礙,例如,在仰臥起坐課中我們要使用墊子,你就可以運用墊子做文章,進行接力比賽,將墊子疊成“A”型就是高山,將墊子攤開成“一”形就是大河,你的體育課就是變成了“渡江偵察計”,翻過高山,跨過大河,“偵查敵情”然后返回報告敵情。此情此景,學生在快樂游戲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五、創意性往返接力
目的:培養學生的靈敏、協調、速度等素質,讓學生在體育課上獲得文化知識的教育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并發揚集體主義精神。
方法:組織形式與以上類似,學生從起點跑至端點,利用準備好的器材、道具進行擺字、作畫、貼紙等創意性游戲。比如寫字,每人一筆或幾筆,完成后迅速返回并與下一位學生擊掌,下一位同學繼續,直至游戲結束。
技術要求:跑動迅速,注意力集中,善于動手,善于思考,返回不猶豫。
拓展:可以在端點用彩筆寫字、畫畫,成為小小書法家、小畫家;可以用墊子疊簡易教學樓、體育館,成為小小建筑師。也可以一物多用做為主教材的延伸創設往返接力游戲。例如跳繩課,可以用繩子作筆畫寫出“頑強拼搏”等激勵性的字眼;或者用繩子拼出花朵、小動物等學生喜愛的圖案。假如字的筆畫不同,教師可以讓學生比比誰拼的好,并不一定比拼得快,或者教師也參與游戲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往返接力是我們學生最喜愛的一種游戲,在身體各項素質的鍛煉上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愛國主義等思想道德教育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希望我們基層一線的體育教師做個有心人,多多開發有意義的游戲,給學生一個快樂健康的童年。
參考文獻:
[1] 丁榮輝.改進迎面、往返接力跑(跳)項目的組織方法[J].體育教學.199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