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斐然
中圖分類號:G818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在我國體育場館面臨運營效能不佳、服務能力不強、利用水平不高等問題時候,智慧場館理念的提出似乎為體育場館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方法、專家訪談法、邏輯分析法對我國體育場館智慧化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三點智慧場館發展策略:智慧場館發展技術應用基礎、智慧場館發展應當以人為本、智慧場館需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關鍵詞 智慧 智慧場館
2014年8月29日,經國務院同意,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印發《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輻射帶動作用大幅增強,綜合競爭優勢明顯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務、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網絡安全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體育場館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經濟、政治、文化、體育于一身的重要建筑,是城市經濟、文化、科技和建筑藝術的櫥窗之一。智慧場館的發展是智慧城市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環。然而伴隨著互聯網的浪潮,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各路資本紛紛選擇進軍體育產業,爭相提出了“智慧場館”的概念,以期在國家大政策上跟上潮流,站住位置,不排除部分有跟風之嫌。要知道智慧不僅僅是智能,智慧場館絕不僅僅是智能場館的另外一個說法,或者說是信息技術的智能化應用,但還應該包括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等重要內涵。
一、智慧場館發展技術應用是基礎
(一)WiFi全覆蓋需要深挖贏利點
蘇東坡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今天人們的心態,已經轉換為“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WiFi”。場館實現WiFi全覆蓋是場館真正進入智慧化的最基礎的要求。WIFI全覆蓋本身就是一個吸引顧客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擴大宣傳。對WiFi覆蓋進行宣傳,讓觀眾享受到WIFI全覆蓋帶來的便捷。其次要深挖其中贏利點和商機。場館運營者可以通過WIFI與觀眾、游客形成互動,讓他們能享受到良好的體驗,提高忠誠度,將品牌宣傳和精準廣告營銷引入其中,拓展出新的商機以增加收入。
(二)完善智能化標準
我國現行的體育場館智能化相關標準是《體育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技術規程(JGJ/T179-2009)》,在2004年開始進行編寫,2006年完成的修訂,直到2009年才由建設部進行發布。中間的建跨度非常大,現行的智慧化標準事實上還停留在2004年智能化的認知水平,不僅當時的互聯網、信息化技術完全不能跟現在同日而語,當務之急是將標準修改提上日程,按照建設部的規定,標準需每四年進行一次修改??梢月摵闲袠I協會及有關部門力量加快場館智能化等相關標準的制定及修改,并在內容上形成體系。
(三)為技術更新改造提供空間
都說“建筑乃百年大計”,但是真正能夠在建設之初將體育場館的未來發展方向全盤考慮清楚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說百年大計,我國大型體育場館多數為因賽而建,對于滿足當時的競賽需求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對于后期的一些大型活動的舉辦也有很大余力,但由于當時缺乏技術環境,抑或是為圓滿辦賽的強大需求,根本沒有將后期的可能發生技術改造問題考慮其中。導致在增加相關科技設備時,場館內部缺乏合理的改造空間,或是改造成本巨大。
二、智慧場館發展應當以人為本
隨著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蓬勃發展,各種高科技產品,如VR、AR等,都紛紛與體育場館結合,大幅促進了體育場館的加速建設和改造升級,在這些技術的應用過程,事實上大多數并未把握住場館的真正脈絡,那就是以人為本。
(一)管理者的需求
我國大型體育場館過程中,管理者在場館內容的引入上一直以來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無法真正了解消費人群的真實需求和基本情況。智慧化應當把握管理者的需求,對照需求進行技術的改造和升級,將技術真正為管理者所用,解決管理者的痛點。首先要解決數據來源的真實性;其次數據分析要有實時性。對產生的數據實時的進行監控,并進行有效的分析,短時間內形成報告,管理者就能根據報告的分析情況對接下來的場館運營發展方向和需要改進的地方迅速作出反應、產生決策。
(二)使用者的需求
使用者的需求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就是安全健身,安全來源于對自身機能的了解;第二則是提高成績,對不同項目的動作進行捕捉并分析;第三是信息的推送,顧客消費情況實時的推送,通過大數據分析將顧客喜好,對其進行有效的分類,實現精準的信息推送。
三、智慧場館需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一)注重成本和效益
體育場館運營成本高,一直以來都是場館管理者所困擾的最大問題之一,以鳥巢為例,一年的維護成本就高達5000萬—7000萬,還不算人員工資、能源、空間浪費、辦公費用等,再加上免費或低收費的開放要求,導致大部分場館的負債率極高。降低場館運營成本,從根本上提高體育場館收益,才能有效的促進場館的可持續發展。
(二)文化是智慧場館之魂
體育場館作為一個企業、一家公司,離不來品牌的建設,而品牌的建設依托于品牌的文化內涵,文化則代表著場館文化代表著一種價值觀、一種品位、一種格調、一種生活方式。它是場館智慧的內在表現,是場館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所有技術上解決的問題,都是場館的共性問題,而場館個性的發展則需要文化符號去填補。就像國家奧體中心的熊貓盼盼,它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成為了場館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一部分。這是智慧場館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R].2014.8.29.
[2]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R].201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