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海 寧昌峰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更舒適休閑的方式來緩解工作壓力,體育旅游無疑是一個綠色健康的選擇。隨著時代的變化體育旅游的開發越來越受歡迎,但是在開發過程中還有很多不足有待提升完善,該文對于開發中的機遇與挑戰進行重點論述以此來推動體育旅游資源更科學的開發。
關鍵詞:體育旅游 開發 機遇 挑戰
中圖分類號:F5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7(b)-0230-02
體育旅游在當今社會越來越成為潮流,體育旅游對人們,有很強的吸引力不僅是因為它本身是符合時代發展和大眾潮流的,更因為它的健康綠色以及多樣化的選擇。比如攀巖、滑雪、滑草、登山、野戰游戲、漂流、劃船、游泳等,各式各樣的資源對于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提供可行性。
1 體育旅游資源的內涵
體育旅游可以說是旅游的一部分,自然界以及社會中的事物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激發旅游者的興趣,從而帶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對于體育旅游資源的內涵的界定有多種,筆者比較認同這一種:體育旅游資源是可供開發體育旅游產品的旅游資源,包括一切具有旅游吸引潛力的體育事物(含人物)和體育現象。
在體育旅游中旅游者不僅可以參與各種體育競賽還可以放松身心,進行娛樂活動和身體的鍛煉。旅游者得到的不僅僅是身體素質的提高更有精神素養的培養,從而達到人文身心全面發展的效果。在體育旅游中不可缺少的就是體育旅游資源,在發展中體育旅游資源逐漸形成了多樣性、地域性、季節性、歷史性等特征。多樣性體現在我國幅員遼闊,從東北到海南緯度跨度較大,擁有豐富的自然奇觀,東北的林海雪原中部的黃土高原南部熱帶雨林景觀構了豐富多樣的體育旅游資源,相應的開展滑雪、潛水等等的活動。也正因為我國國土面積大,高山、湖泊、河流、盆地、濕地等受地勢影響形成鮮明的地域特征,使得體育旅游資源豐富并且形成鮮明的地域性,所以在開發的過程中因地制宜最大限度的激發體育旅游資源的價值。除了自然景觀,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也形成了一系列的人文景觀比如寺廟、晉商庭院等等在體育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不同季節有不同的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冬天的滑雪、冰雕,春季的踏青,夏季的潛水、游泳等等體現著我國體育旅游資源的季節性。
2 體育旅游資源開發中的機遇
第一,國家政策的支持,資金投入。我國幅員遼闊,自然人文資源豐富,所以如何更好運用這些資源來服務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是關鍵性問題。國家政策大力支持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宏觀調控下可以使體育旅游資源有序規劃避免重復開發,造成資源的浪費。在統籌規劃下開發,可以提升資源的價值體現不同類型的特色。比如山地資源和水域資源就可以最大化的體現個性價值。目前國家對假區、旅游城市的開發,因地制宜的發展滑雪旅游、生態旅游等,這些政策都能使得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最大化。經濟學家研究表明:體育健身市場的發育水平及市場結構與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的增長水平基本呈正相關。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平人均國民收入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接受中高檔體育旅游項目,國家的經濟支持以及外資的投資使得體育旅游資源開發迎來新的機遇。社會的投資力度加大也使開發更加游刃有余。
第二,科學技術的支持。我們應該在體育旅游資源開發中尤其是自然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更多的考慮到環境的承載力,體育旅游資源地的沖擊力。現代技術的發展使我們在開發中可以有數據化的分析,增加環境保護的科技含量,減少對資源的損耗,通過科學的分析安排減少旅游旺季,游客與環境容量之間的沖突,增加可持續發展。
第三,市場需求量較大。隨著國家法定節假日的推廣,假期旅游的人數越來越多,家庭集體出游的情況與日俱增。對于不同性別的群體,體育旅游需要也不太相同,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登山、探險、滑雪、野營等活動受歡迎程度也在提高。當然不同的文化素養的群體對于體育旅游的接受程度也不盡相同,文化素養較高的人能參與到更多的集體體育旅游項目中。不論是年齡、職業還是性別的不同對于體育旅游資源的需要也不同,但總體來說,體育旅游的市場需求量與日俱增刺激著體育旅游資源更加可持續的開發。
3 體育旅游資源開發中的挑戰
第一,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破壞比較嚴重。由于市場需求量大,社會投資海外投資的加大,使得對于體育資源的開發量直線增加,這就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壓力,山地資源的開發使得地質地貌受到一定的破壞,一些水上體育旅游成為熱點,比如漂流等,使得對水域資源的開發有些過度,水上飛機等的排泄物對水域的污染,垂釣等對水域中生態平衡的破壞。再有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對樹木、大氣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要想達到經濟效益增長的同時兼顧生態效益的目的,還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這到現在還是一個挑戰。
第二,體育旅游資源開發中的安全體制還不健全。安全問題在現在的體育旅游開發中是至關重要的,由于當今社會事故頻發,而體育旅游者參與程度較高,尤其是國家法定節假日出行的人數迅猛增長,交通壓力、交通事故數量增加,成為游客出行的擔心因素。再加上越來越多的體育旅游資源在開發過程中本身帶有一定的危險性,游客的安全還沒有足夠的保障。例如:2004年10月,在陵川鳳凰谷景區舉辦的全國攀巖邀請賽中 ,兩位河南選手不幸墜落導致死亡等等。攀巖摔傷的人數、蹦極出現生命危險的人數也在增加。體育旅游資源開發中安全體制值得關注,只有更健全的安全體制制定出來,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才能進一步打開市場。
第三,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理解不深入,服務質量低。一般旅游價值是指在體育旅游中同時兼有的旅游價值,包括觀光、生態與文化價值。如今參與體育旅游的人數在增加,但是民眾對體育旅游資源的認知度不高,不能較好的利用體育旅游資源,沒有可持續循環利用的意識。只有把體育旅游資源的生態文化等價值充分開發出來才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創造力。要想充分利用旅游資源,首先要提高對于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根本性認識,加強宣傳力度在參與度和可持續性的提高中才能更好的開發。對于具體的體育旅游項目區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服務質量還很低,導致游客在享受體育旅游資源的同時體會不到體育資源的強大生命力,這樣不能形成游客的二次消費,加強服務意識才能有利于游客對體育旅游資源的參與度,登山、滑雪、漂流等才能可持續的開發。
4 結語
體育旅游將體育活動與旅游行為進行了有機結合,為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賦予了新的意義。只有我們深刻的了解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內涵,才能有效的開發,在開發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將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有效的結合利用起來開發,為游客提供健康綠色可持續的體育旅游資源,發揮體育旅游資源的魅力迎接更多的回頭客。因為現階段體育旅游資源開發還處于低層次,比較粗放,開發對環境造成的破壞還比較大,污染比較嚴重。人們跋扈自然的意識比較弱,盲目的浪費也使得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產生極大的破壞作用。保護是開發的前提,要想更好的開發必須有較好的保護措施,很多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還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社會、海外的投資下,一起努力共同致力于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盡量做到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同時抓,使得體育旅游資源開發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袁書琪,鄭耀星.體育旅游資源的特征、涵義和分類體系[J].體育學刊,2003(2):34.
[2] 王紅英.21世紀初我國體育健身消費市場的形成與可持續發展[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1(2):15-18.
[3] 劉鳳香.論體育旅游安全體系的構建[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5(3):52.
[4] 楊前進.中國生態旅游實踐的若干問題討論[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3(1):80-84.
[5] 楊強.中國體育旅游研究20年:述評與展望[J].中國體育科技,2011(5):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