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煜華
10 款最值得讓國人懷念的停產車型
文:余煜華

如果說需要一輛汽車來見證中國的改革開放,唯有大眾桑塔納莫屬。從1983年駛下上海嘉定安亭的生產線一直到2012徹底停產,桑塔納讓無數中國人真正認識到了轎車也可以和尋常百姓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再一起。
除了情感上的理由,桑塔納之所以令許多人懷念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它“價格便宜量又足”。當然,八九十年代的桑塔納絕對不便宜,但這款車型在它產品周期的末期的價格絕對可以用低廉這兩個字來形容,而同價位的車型無論是在空間、實用性還是后期使用成本上均無法與其抗衡,桑塔納也成為了所有路邊小修車鋪甚至是修助動車的攤位都能搞定的車型。

老三樣中的桑塔納代表著上汽的工業(yè)水準,而富康則代表著二汽的水平。一代經典富康從1992年開始國產一直到2008年停產,讓無數國人認識了雪鐵龍這個牌子,也讓國人認識到了兩廂轎車使用的便利性。富康的最大魅力就是好開,因為它的后懸采用了PSS隨動轉向技術,即利用拖拽臂懸掛的側傾轉向原理及采用自偏轉橡膠襯套實現了入彎轉向半徑小出彎穩(wěn)定的特性,所以我們當年能再許多城市見到出租車司機駕駛著富康在狹小的巷子里以難以想象的速度橫沖直撞。

別克凱越的銷量一直很火爆,有它在上汽通用就餓不死。不過上汽通用也真的很硬氣,前幾年突然就把這個月銷量依舊達一兩萬輛的車型給停產了。現在回想凱越這款車型,顏值一般,技術含量不高,當初匹配的1.8升和1.6升發(fā)動機的油耗很高,后期改為1.5升發(fā)動機后才能擁有合理油耗,可它就是這么受歡迎,這是為什么?因為在十幾年前剛投產時,能花十幾萬元買一輛體型不算小的別克三廂轎車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情,所以凱越也成為了當時不少中國中產家庭的第一輛車,這個意義是極其重大的!

四眼Polo也就是Polo家族第四代車型于2001年問世,第二年就被上海大眾(也就是現在的上汽大眾)引入國產。當時,國內的小車之王還是別克賽歐,但是它的技術含量和四眼Polo差著好幾個層次。也正是第四代Polo的國產,讓國人知道了小型車也能做到如此高級。最早國產的四眼Polo搭載了全進口的鋁合金1.4升16氣門雙頂置凸輪軸汽油機,并搭配了橡膠緩沖塊懸掛支承;電子油門可根據踩油門的力度并結合載重量以及上下坡等各種因素計算出最佳噴油量;采用前輪通風盤/后輪盤式剎車,帶EBV、CBC和MSR的第四代博世ABS系統(tǒng)。當然,還有無數以十幾年后眼光看也絕不落后的裝備,可惜的是高配高售價使得它的銷量并不怎么火爆,上海大眾不得不在幾年后推出改款說白了就是減配的Polo勁情、勁取車系來替代四眼Polo。

1997年,內部代號為C5的第二代奧迪A6問世。該車用大量的曲線代替了平直的線條,所以外觀圓潤且優(yōu)雅,空氣動力學效果更佳,風阻系數僅為0.28。1999年,一汽-大眾將A6引入國產。為了滿足特殊國情,國產A6長度比海外版加長了90毫米,總高也增加了22毫米,所以國產版A6更加舒適。除了極少數入門級的1.8升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大多數A6都配備了1.8T直列4缸發(fā)動機和2.4升V6以及2.8升V6汽油機,Tiptronic手自一體變速器也隨之在中國普及了開來。由于該車是當時最高級最豪華最高科技的國產轎車,所以無數政府部門和單位采購了A6,奧迪轎車特別是A6在百姓心目中也成為了官車的代名詞。

SRX是一款沒什么亮點的SUV嗎?那就要看第幾代車型了。第二代SRX和同期售賣的對手如奧迪A5、奔馳GLK相比的的確確是一款很無聊的車系,而第一代SRX則可以用偉大來形容。上汽通用勇敢地在2005年時就將該車引入國產,除了搭載3.6升V6發(fā)動機,還搭載了強勁的V8北極星發(fā)動機。鉆石切面外形設計與龐大的車體本就很吸引人,加上超大面積全景天窗以及無數豪華配置,第一代SRX成為了當時最高級的國產車系。當然,大排量發(fā)動機的稅費高昂,所以SRX雖然國產了,但是在價格上還是讓許多人望而卻步,不過真正愛車的人都不會忘記這款超贊的國產車型。

馬自達6是當時福特控股馬自達后復興計劃的第一款馬自達產品,在2003年實現了國產,當時的售價高達26.58萬元。優(yōu)秀的底盤調校外加不錯的動力表現以及靚麗的外形使得馬自達6一經國產便引發(fā)了強烈的市場反應,年銷量一直在大約五萬輛至七萬輛之間徘徊,一汽馬自達也靠該車滋潤地活了幾年。馬自達6的成功有多種因素存在,除了產品力強以外,主要是當時國內幾乎沒有走運動路線的競品,但后來國產的睿翼以及阿特茲就沒那么好運了。一汽馬自達也不得不靠繼續(xù)賣老款馬自達6過活,所以該車型在產品周期的末期的起始價只有十萬元左右。好在后來的CX-4成功了,一汽馬自達得以活了下來,所以馬自達6在國產了十幾年后終于被停產了,但我們依舊懷念這款代表了一個時代的中型運動轎車。

2007年開始國產的林蔭大道并沒啥美國血統(tǒng),而是澳大利亞霍頓Caprice掛著別克車標以CKD形式引入國內組裝。不過,這并不妨礙它成為上汽通用別克品牌目前為止生產過的最棒的轎車之一。該后驅車長達5.175米,軸距超過3米,這對十年前的國產車來說是很少見的。最初的國產車型配備2.8升和3.6升V6發(fā)動機,2010年后改為統(tǒng)一配備3.0升V6發(fā)動機,配置上也有一些改變。由于成本高昂,該車型的定價并不實惠,所以銷量并不佳,上汽通用不得不在生產了五年之后將其停產,但我們相信任何一個坐過該車的人不會忘記它的后排座椅提供的具有魔力的舒適性。

就在上個月,一汽豐田正式結束了銳志車型在華12年的生產歷程,這意味著平民化后驅轎車很可能離中國消費者一去不返了。銳志的原型車是豐田Mark X,2005年由一汽豐田引入國內生產,并且在2010年隨豐田Mark X進行了同步換代。銳志在2013年隨海外版Mark X進行了一次中期改款,但并未在2016年底隨海外版本Mark X進行第二次中期改款,而至繼續(xù)保持生產直到幾年9月停產。銳志在十幾年前是唯一售價在30萬元一下的后驅國產車,但現在運動轎車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保持C級和寶馬3系起始價都降到了30萬元一下,所以豐田很識趣地停止了在這個級別市場的爭斗,而對于國內運動轎車擁躉們來說,一個時代也就這么結束了。

長安福特生產過的最棒的產品非麥柯斯也就是S-MAX莫屬,不過叫好不叫座的命運使它過早地停產了,用生不逢時來形容它的國產歷程再恰當不過了。2007年開始國產的這款車型可以算是最運動化的MPV了,2.3升直列4缸發(fā)動機與6擋自動變速箱搭配得很好,2+3+2布局與精良的底盤調校看似不搭但實際體驗卻很棒。當然,如果追求舒適性,那個年頭得買家都會選擇奧德賽或者GL8,所以S-MAX在中國市場并不算成功。此外,該車軟肋也有好幾處,比如不便宜的售價、偏高得油耗以及長安福特粗糙的做工。不過對于追求駕駛樂趣又有裝載需求的人來說,沒有比它更適合的車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