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陳天航
“差異化特色”突圍村鎮金融市場彭山珠江村鎮銀行支農支小破解融資難題
本刊記者 陳天航
在金融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中小農村金融機構尤其是立足鄉鎮的村鎮銀行,如何才能走出一條差異化的發展道路?
2011年5月組建,進軍彭山農村金融市場的彭山珠江村鎮銀行,選擇了一條以三農、小微為核心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國有控股,國家財政支持,中央財政專項支持,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優勢,打造出了一個“小而專、專而精、精而特”的三農、小微專營銀行,既有效支持了轄區三農實體經濟的發展,也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之路。
這一成功之路背后,是立足彭山本地三農商貿發達而塑造的三農、小微專營銀行品牌,是一系列以“新”求勝的創新產品,還有一套獨特的創新模式。截至2016年末,該行資產總額超10億元,各項指標全部符合監管要求,經營狀況良好。已由當初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銀行,成長成為服務彭山經濟社會發展的又一金融“生力軍”。
“三農”業務蓬勃發展。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三農”的信貸需求日益凸顯。如何才能讓廣大農戶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使金融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彭山珠江村鎮銀行在這方面,通過不斷創新完善支農管理體系、考核機制、服務和產品、風險防控措施,持續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該行按照“低平臺、短流程、高效率、能控險”的原則,修訂完善了三農信貸業務流程。為進一步加強“三農”業務管理,結合彭山經濟發展的特點,全行將業務細分為“三農”“小微”“民生領域”三大板塊,并設立農戶貸款中心,直接負責農戶貸款營銷,開辟“綠色審批通道”,推行“綠色信貸”和“陽光信貸”,較好地解決了“三農”業務管理鏈條較長、效率不高和針對性不強等問題。

金融支持彭山區新型城鎮化建設政、銀、企合作簽約儀式現場
今年,該行進一步強化三農支持力度,釆取“包村包片、專人負責、進度考核”方式,在摸底調查的基礎上,將9個村分配給7個營業機構,要求員工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宣傳營銷,并按進度考核。整體推進“整村授信、一村一品”,先后向3個村社授信4000萬元,覆蓋葡萄、柚子種植戶450余戶。
與此同時,2015年7月,該行與彭山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簽訂了《彭山區貨幣補償安置金融服務合作協議》,結合彭山區實際,積極探索“政府+銀行+房地產企業+安置戶”四方聯動機制。制定岀臺了安置區貨幣補償購買商品房的一系列措施,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除已實施和正在實施的安置房建設外,全部實行貨幣化安置。截至目前,已發放貨幣化安置貸款916筆44544萬元,強力推動了彭山區貨幣化安置農村改革試驗區試點工作。
“小微”業務后來居上。彭山珠江村鎮銀行充分發揮一級獨立法人機構優勢,早在創立之初,就將小微企業作為營銷、建立合作關系的突破口,積極開拓與小微企業共同發展的雙贏之路。成立了“小微金融業務部”,組建起包括小微產品設計、小微金融營銷、小微風險管理、小微客戶服務在內的專業化團隊,為小微企業提供全面專業的金融服務。
今年,為進一步提升小微金融服務水平,該行整章建制,重新制定了小微信貸政策和績效考核等制度。對全員進行系統化的小微技術培訓,按照“多點交叉、多方監督、適時動態”原則打造風險管理七道防線,大力推進線上審批流程,使放款速度從以前的一周左右縮短到了平均兩天左右。重點拓展了貸款金額在200萬元以下的小微客戶430戶左右,比年初凈增282戶,戶均貸款余額48萬元,進一步優化了客戶資源結構。
6年來,該行共為彭山區30238位客戶提供了優質、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務,累計向1788余戶小微客戶發放貸款16億元,實現了監管當局對小微企業貸款投放增長“兩個不低于”的要求。
特色品牌的塑造,離不開一系列創新產品的支撐。備受廣大小微企業主贊嘆的“保單貸”,就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某飼料公司因流動資金短缺提出融資申請。在企業無足值抵押物,擔保公司又不愿擔保的情況下,該行迅速啟動小微企業貸款“綠色通道”,簡化貸款流程,為該飼料公司及其下游養殖戶量體裁衣。與保險公司合作,采取“公司擔保+技術幫扶+銷售兜底+保險賠付”模式,不但“方便、靈活、快捷”地向該飼料公司及其下游120多位客戶整體授信2000萬元;而且通過為120多位客戶企業提供信貸服務,帶動了存款增長,實現了銀企雙贏。

千萬工程合作簽約儀式現場

銀行領導深入企業調研
針對信用等級高的小微企業貸款客戶,彭山珠江村鎮銀行實行“小微企業貸款信用證”管理模式,向符合授信條件的小微企業客戶頒發“信用證”,并授予一定信用額度,客戶持“信用證”可在該行快速循環申請使用貸款。記者了解到,客戶在使用“循環貸”時,不僅手續簡便,方便快捷;一次抵押,長期有效,當客戶再次申請提款,無須再次辦理抵押登記,提款手續簡便、快捷;還可想借就借,便于周轉,想還就還,節省利息。
針對三農及小微客戶置業及經營周轉難題,彭山珠江村鎮銀行還專門推出信用貸、流水貸、薪資貸、車位貸、互保貸、汽車貸、市民貸、農戶貸、稅銀貸等多種信貸產品,為三農、小微客戶購房、購車、裝修等置業消費提供融資服務,有效解決了小微客戶擔保難的問題。
彭山珠江村鎮銀行不斷創新服務內容,積極推行“一站式”服務模式,不斷優化完善小微業貸款流程。今年該行對小微型企業貸款流程進行了全面梳理和優化,推出相應信貸產品,推行限時服務。
在做深做透三農、小微市場上,該行挖掘出一整套的金融服務新模式,比如“政+銀+企”的“ 三聯”服務模式。為積極搭建政、銀、企三方聯動合作平臺,該行積極與區政府、各職能部門聯系對接,通過召開企業代表與銀行客戶經理的聯誼座談會、加入共享信息平臺等,讓各方增進了解,加強合作,實現政、銀、企有效對接。
更具特色的是,為解決農村種養殖戶的融資問題,該行以綜合勢力較強的農產品收購加工公司為依托,推出了“農戶+公司+銀行”的“三方”服務模式。比如針對廣大水果種植戶種植水平不高、農藥和化肥質量差,導致水果產量低、質量差的實際。該行在觀音鎮選擇了5戶葡萄種植戶試點,通過多方尋找、篩選,選擇了綜合勢力較強的公司,免費提供對土壤無傷害、無農藥殘留的化肥、農藥,并提供技術扶持,有效解決了技術及融資難題,確保了種植戶從中受益。
同時,該行將整治不規范經營專項治理工作和銀行業機構自身發展戰略、市場定位有機結合起來,使不規范經營行為治理工作長期化、常態化。并充分依托廣州農商銀行豐富的社區、三農金融服務經驗,先進的經營管理模式與科學技術平臺,堅持建設“免費銀行”“社區銀行”“增值銀行”和“智慧銀行”。不但提升了客戶服務價值的體驗,而且更有效地降低了三農、小微企業融資成本,讓其走上“輕松、健康”的發展之路,為全區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營造了良好和諧的金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