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鳴 四川省南充無線電監測站
關于高考等重大考試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的幾點體會
羅鳴 四川省南充無線電監測站
文中總結多次參與重大考試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的經驗,針對考試保障工作的開展,就考前準備、考中監測、有效處置作弊信號等關鍵問題,提出幾點建議。對無線電安全保障相關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無線電 電磁環境 保障 壓制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普通高考等重大考試作弊打擊力度不斷加大,各種法律、行政、經濟、技術手段的有效實施和完善,尤其是考試作弊列入刑法以來,利用高科技作弊勢頭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現行“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和文憑決定身份地位的現實社會環境以及協助作弊能產生巨大經濟利益驅使下,仍有膽大妄為的犯罪嫌疑人鋌而走險利用無線電設備和技術從事不法勾當,企圖破壞考試的嚴肅公平、損害其他遵紀守法考生的正當利益。
為了維護正常考生利益,捍衛考試制度的尊嚴與公平公正,各級政府動用無線電監管部門人員與設備,采用技術手段為各類考試提供無線電安全保障,為考試考生保駕護航。作為多次參加考試電磁環境保障的工作人員,通過執行歷次重大考試保障任務,積累了一些經驗與心得體會:
經過歷年對考試作弊的打擊,犯罪嫌疑人利用高科技設備作弊方式不斷更新,主要有如下幾種明顯變化:
1.從功能上,由單獨的語音或者文字到語音、文字和圖文同時傳送;2.從調制方式上,由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再到寬帶信號調制;3.從形式上,由對講機、隱形耳機、手表接收器、橡皮接收器到2.4GHz/5.8GHz無線傳輸實時圖像;4.從傳播途徑上,由點對點的直發傳遞到通過作弊信號轉發器中繼轉發傳遞;5.從使用頻段上,由原始70MHz至87MHz校園廣播頻段、400MHz集群通信頻段,到后來200MHz至300MHZ調制數傳和500MHz至600MHZ帶寬調制,再到現在的2400MHz、5800MHZ無線局域網頻段跳頻傳送;6.從作弊信號發射時間周期上,由最初的連續發射(數分鐘至數十分鐘)、間歇(0.5-2分鐘),到現在的發射時長僅數百毫秒甚至數十毫秒,間歇無規律、無規則停止時長、無法預判。
由此可見,未來的重大考試的無線電安全保障要求對我們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所需的偵測技能、管制設備性能、技術指標(頻率工作帶寬、信號接收靈敏度、偵測掃描速度、調制解調種類數量、實時工作帶寬等)同步適應技術等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實際的要求,對監測技術人員已有的技能水平、現存的監測方案和現有的無線電保障經驗來說,都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2016年某省研究生考試考區作弊信號占比情況
想要順利高考等重大考試無線電安全保障任務,必須做好以下各項事前準備工作,才能打贏有把握之仗,順利完成保障任務:
1.首先根據工作任務特點對投入使用的偵測、管制、配套設備進行檢查調配,對所有設施的外觀、種類和數量進行檢查核對,確信無損壞和缺失,各項配套是否齊全,對設備實時保養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使設備隨時處于正常待用的良好狀態。
2.進行保障硬件連接和通電檢查,保障軟件操作系統自檢、操控及顯示、各項設定指標是否正常,發現異常立即糾正,查出原因調整至最佳工作狀態。
3.按事先制定的《考試保障預案》,在開考當天入場前30分鐘,根據考場教室分布特點,選定最佳監管位置(考場內較高無明顯遮擋位置接收信號較好)架好設備,開機進入偵測狀態。注意偵測設備與管制設備保持合理距離,如在考場附近信號搜索查找時,應關閉管制功放電源避免對接收和發現信號造成干擾,妨礙技術人員做出正確判斷。
4.按照考場地理位置及環境調出當地監測主站、分站的日常監測頻譜圖,確認有哪些合法信號在工作,尤其是對考試前一天看考場時現場頻譜,作為考試無線電安全保障的“頻譜環境參考模板”,與考試開始后出現的新信號頻譜進行比對,對開考后新出現的信號,均可作為可疑信號進行長期監聽和解調,并做好標注記錄,必要時出動移動監測車進行作弊信號源逼近查找。
1.搜索捕獲作弊信號。在對考場電磁環境偵測掃描前,應根據“頻譜環境參考模板”中頻率使用范圍情況,合理確定掃描頻率范圍,選擇設置分辨率帶寬,兼顧頻率范圍和掃描速度,防止漏測信號。對模板信號之外新增信號應予高度關注、跟蹤、分析、解調、監聽。實時標識調制帶寬、調制方式、場強幅度、解出載波特征及音頻內容,通知管制設備操作人員將需要管制的頻率進行輸入。
2.追蹤和壓制作弊信號。對發現并確認的作弊信號,及非制式不能解調的可疑信號應及時報告考場主管領導,以便及時決策。對作弊信號處置方法主要分兩種:
第一種是,抓。根據信號來波方向確定作弊信號發射源位置,在監測車進行交會測向定位后,由監測人員攜帶設備進行逼近定位,如果信號來自樓群,則需對樓棟、樓層和具體房間按序進行確定。由于受法律授權所限,監測人員對作弊設備和人員無強制處置權,常規做法是與公安部門共同行動,通常受樓宇門和住戶房間門打不開而耽誤處置時間,給所有接收作弊答案者帶來可乘之機。并且,抓獲作弊人員和設備后,還需現場取證、人員設備拍照(如使用頻點、設備型號、功率)無線電管理與公安部門現場交接等法律程序。
此外,在追蹤定位作弊信號發射源的期間,需要關掉無線電管制設備,因管制設備功率較大,發射場強屏蔽了作弊信號場強,導致測向定位都會指向管制設備而不是作弊設備。實踐證明抓獲作弊犯罪嫌疑人和作弊設備,雖然可以震懾考試作弊和擴大正能量社會影響,但卻會放過更多含有答案的信號,有利于作弊考生,產生新問題:在考試上為解決前一個“公平”問題而帶來后一個“不公平”問題。
第二種是,壓。對作弊信號進行壓制屏蔽,可以“消滅”作弊信號。但不是在所有頻段都可以立即實施的。如在航空通信導航頻段、民用供電、供水負控頻段、公眾移動通信頻段都受到一定限制;在飛機航線地理位置的考場進行航空頻段信號的壓制,必須請示相關部門,征得同意后,在沒有飛機通過時可按規定壓制;在供水供電和公眾通信頻段的作弊信號,應采取精確帶寬、降低功率,避免壓制信號過大,造成大面積停水停電、公眾移動通信癱瘓等現象發生。對此幾類信號多數以抓為主。
以上兩種處置作弊信號的方式,是多年來參加歷次重大無線電考試保障經驗,建議實際保障工作中遵循 “抓的不壓,壓的不抓”處置原則,以期取得最優的無線電安全保障效果。
考試無線電安全保障是一項事關考生待遇公平,人才選拔公正的保駕護航重要任務,具體工作繁瑣又事關重大,需多部門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執行無線電安全保障的技術實施,必須與考試保障相關業務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和深度溝通,緊密配合、各司其職、協調行動,與教育、紀檢、公安密切合作,履行無線電監管職責,才能完成各類重大考試的無線電安全保障任務。
在考試保障任務結束后,按照省市無線電管理部門填寫本次考試保障情況匯報單,重點是考試期間各時段電磁頻譜變化情況(現場電磁環境頻譜圖),出現的作弊頻點和可疑頻點數量、處置的方式和數量,及時以短信方式向當地和省級主管電磁環境考試保障負責人員匯報保障情況,并根據出現的示例提出合理化建議。以便在今后考試電磁環境保障中更好地履行職責,不負國家和人民、考生和家長的重托,更好地完成電波衛士的光榮使命。
[1]周鴻順.ITU-R 頻譜監測手冊[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6.2:176-178
[2]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 2013:55-68
[3]朱慶厚. 如何有效發揮無線電管制設備的作用[J].中國無線電,2012,(06):48-50.
[4]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J].中國無線電, 2016,(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