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沈妍,齊玉婷
(沈陽市第十人民醫院血液透析室,遼寧 沈陽 110044)
--論著--
觀察左卡尼汀與血液透析聯合應用對尿毒癥患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
羅玉,沈妍,齊玉婷
(沈陽市第十人民醫院血液透析室,遼寧 沈陽 110044)
目的觀察及分析對于尿毒癥患者采取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的方式治療周圍神經病變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對象為80例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病例,參照組病例的治療方式僅為常規血液透析法,予以研究組患者采取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的方式治療,觀察及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在經過不同方案的治療以后,對比兩組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結果顯示同參照組相比較研究組優勢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比較兩組的神經傳導速度,研究組擁有的傳導速度更迅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研究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尿毒癥患者實施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的方式治療周圍神經病變,可以明顯的提升總體治療有效率,推動神經傳導速度的提升,應用的價值巨大。
左卡尼汀;血液透析;尿毒癥;周圍神經病變
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作為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變,是常見的一種維持性血液透析并發癥,在慢性腎衰竭期階段是常產生時期,主要是以肢體遠端對稱性感覺障礙為主要的表現[1]。如果對于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不能及時的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容易讓病情加快進展,更加減緩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的傳導速度,進而大大增加患者痛苦,降低其生活質量。通過大量的臨床研究以及實踐治療經驗表明,采取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的方式對于尿毒癥患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本研究針對此問題進行詳盡的分析,報告內容作出如以下所示。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對象為80例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病例,在本院治療的時間為2015年2月~2017年2月。全部的病例均滿足尿毒癥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斷標準,存在多神經炎以及下肢損傷情況,肌肉存在痙攣或者麻木、燒灼感等,通過肌電圖檢查,具有感覺神經傳導速度發生變化的情況。同時所有的病例不具有嚴重的腦血管疾病、由藥物所引發的神經病變者、神經系統病變者等。研究對象和家屬均享有一定的治療知情權,并且簽署了正規知情同意書。隨機將80例患者分成研究組和參照組,各40例。研究組患者中,包含男25,女15例,年齡26~65歲,平均年齡(46.8±4.5)歲,透析時間1~8年,平均透析時間(4.6±1.3)年;參照組患者中,包含男25例,女15例,年齡28~66歲,平均年齡(47.8±3.9)歲,透析時間2~10年,平均透析時間(5.6±0.8)年。兩組患者的相關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于研究組和參照組患者均展開常規的尿毒癥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實施神經營養治療、血液透析以及推動體內毒素的排出、改善血管微循環等治療的舉措[2]。予以兩組患者相同形式的血液透析舉措:采取貝朗血液透析機,每周展開3次透析治療,每次進行4 h透析,控制透析血流量為每分鐘200~300 mL[3]。應用標準的碳酸氫鹽透析液,使得每分鐘的透析液流量在500 mL。血管通路都是標準內瘺穿刺方式,以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實施常規的常規肝素化,每次的透析結束之前的半小時將肝素停止應用[4]。研究組病例展開血液透析治療期間,聯合左卡尼汀治療方案,把左卡尼汀注射液(規格為5 mL/1 g)1 g于每次透析下機期間展開靜脈注射。
1.3 觀察指標 實施8周時間的治療以后,觀察及統計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并且分析治療的效果、預后的效果情況。首先,對于麻木感以及肢體疼痛感、感覺的障礙等情況實施觀察統計;其次,在20℃~28℃的室內環境狀態下,通過專門人員展開神經電生理檢查,同時以表面電極次劑量刺激方式進行對脛神經、腓總神經以及正中神經的總感覺神經傳導速度的測量[5];最后,評定兩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有效率:如果經過治療以后,患者的周圍神經病變癥狀具有基本的消失,而且神經傳導速度達到正常水平或者接近于正常狀態,能夠實施基本的運動,即為顯效的評價標準。在治療以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治療前比較,具有Ⅰ級或者以上的減輕,而且顯著的改善了神經傳導速度,即為有效的評價標準。如果在實施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未發生任何性質的改變,或者存在病情加重的狀況,即為無效的評價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對比 觀察及統計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經比較,研究組的各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均顯著的優勢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對比(n)Table 1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n)
2.2 兩組患者神經傳導速度情況對比 統計研究組和參照組患者的神經傳導速度,結果顯示:研究組的脛神經傳導速度為(42±3.78)m/s,正中神經傳導速度為(48±4.39)m/s,腓總神經傳導速度為(42±3.95)m/s;參照組的脛神經傳導速度為(35±3.64)m/s,正中神經傳導速度為(40±4.02)m/s,腓總神經傳導速度為(34±4.51)m/s。經比較,研究組的脛神經、正中神經以及腓總神經的傳導速度同參照組相比較均具有顯著的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有效率比較情況 經過采取不同方案的治療舉措以后,在研究組內包含有顯效病例為25例,占據比例為62.50%;有效病例為13例,占據比例為32.50%;無效病例為2例,占據比例為5.00%,獲得到的總體治療有效率為95.00%;在參照組內包含有顯效病例為12例,占據比例為30.00%;有效病例為18例,占據比例為45.00%;無效病例為10例,占據比例為25.00%,獲得到的總體治療有效率為75.00%。對比兩組患者的總體治療有效率,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尿毒癥患者中,周圍神經病變為常出現的并發癥,并且其產生會伴隨慢性腎衰竭病程的進展,表現為上升的趨勢。因為患者產生周圍神經病變情況,所以會相繼引發肌肉萎縮以及無力等情況,造成感覺的丟失以及腱反射減退情況,嚴重的降低患者正常生活質量[6]。對于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發病機制,當前還未形成明確統一的觀點。一些學者認為,出現并發周圍神經病變的情況,密切的相關聯于神經代謝發生紊亂狀況。另外也有學者認為,在尿毒癥病例血液內,存在大、中分子毒物潴留和大分子物質等的作用,抑制了Na+-K-ATP酶活性,使得降低酶活性,讓膜除極過程慢慢的減緩,讓神經沖動傳導情況延緩,最終形成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的癥狀[7]。同時,也具有相關的研究表明,尿毒癥患者慢性腎衰竭后期產生的酸堿中毒、藥物蓄積中毒、過高或者過低血糖現象以及多種營養物質的缺失等因素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性[8]。
當前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的舉措分為內科常規治療、血液凈化治療。常規的內科治療涵蓋了改善血管微循環以及神經營養和排毒等方面,盡管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僅能夠獲得輔助的效果。所以,內科治療期間會聯合血液透析治療方式,經血液透析,將體內中小分子物質消除掉,處理毒素潴留問題,將對于神經所產生的損傷程度降至最低,發揮療效[9]。但是在實施血液透析治療中,也容易引發患者缺乏較多維生素,進而產生損傷機體神經系統。
左卡尼汀屬于食物的組成成份,為一種常見類維生素的營養素。人體自身可以形成左卡尼汀,在心肌以及骨骼肌內具有重要的分布。同時,左卡尼汀為人體內必須營養物質,可實現大大提升線粒體對脂肪的代謝速率,通過展開氧化分解的有效推動,提供給細胞更多的能量。此外,經左卡尼汀的補充,能夠將患者脂肪代謝紊亂、骨骼肌與心肌等組織功能障礙和神經細胞能量代謝障礙問題進行顯著改善,進而推動良好的修復受損傷的細胞[10]。
近些年來,伴隨醫學技術和醫學臨床研究的不斷的深入,對于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展開血液透析的治療期間,越來越多的聯合左卡尼汀實施治療,并且普遍的獲得到了良好的成效。在本研究內,通過對于研究組患者實施血液透析治療期間加用左卡尼汀治療的方案,同單純應用血液透析治療的參照組患者相比較,治療效果更顯著。研究組的神經纖維數量和再生纖維數目提升,顯著的多于參照組,能夠最大程度的將臨床癥狀進行改善,進而提升總體治療有效率,讓患者恢復良好的生活質量。因此,表明了此種治療方案對于尿毒性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存在一定的優勢。
綜上所述,對于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病例實施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的方式治療,可以明顯的提升總體治療有效率,推動神經傳導速度的提升,積極的改善臨床癥狀,顯著的提升生活質量。因此,此種治療舉措可以推廣應用于臨床治療期間。
[1] 寧海歡,卓華欽,葉慶邦.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分析[J].臨床醫學,2016,24(12):15-16.
[2] 趙洪.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農村衛生,2016,15(23):54-55.
[3] 孫中德.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療效[J].醫療裝備,2016,30(22):126-127.
[4] 羅敏.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8(92):126.
[5] 姚景春.觀察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6,26(20):63.
[6] 金英順.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64例臨床觀察[J].延邊大學醫學學報,2016,10(2):123-124.
[7] 朱凱.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治療中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的應用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25(20):121-122.
[8] 王超民,薛增芬.左卡尼汀與血液透析聯合應用對尿毒癥患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4(26):79-81.
[9] 王小紅.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分析[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5,23(5):117-118,120.
[10] 趙璐杰,李超林,邱君,等.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血液凈化,2013,11(7):371-374.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levocarnitine combined with hemodialysis on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uremic patients
Luo Yu,Shen Yan,Qi Yu-ting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The 10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yang City,Shenyang,Liaoning,110044,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left carnitine combined with hemodialysis on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urem ic patients.Methods 80 cases of urem 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ere treated in this study.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nly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levocarnitine combined with hemodialysis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two groups The patient's treatment effect.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regimens,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vantag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By comparing the neurological conduction(P<0.05).In addition,the overall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study group has a higher rate of transm ission,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by levocarnitine combined with hemodialysis in urem ic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overall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promote the enhancement of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The application value is huge.
Levocarnitine;Hemodialysis;Uremia;Peripheral neuropathy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