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杜鵑,張飛
(1.江西省高安市骨傷醫院麻醉科,江西 高安 330800;2.江西省高安市石腦衛生院麻醉科,江西 高安 330800)
--臨床研究--
探究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對婦科腔鏡手術患者氧合及預后效果的影響
熊杜鵑1,張飛2
(1.江西省高安市骨傷醫院麻醉科,江西 高安 330800;2.江西省高安市石腦衛生院麻醉科,江西 高安 330800)
目的探討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對行腔鏡手術治療婦科患者氧合及預后的影響。方法將行腔鏡手術治療婦科的6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平均分為兩組,30例患者采用全程通氣模式(對照組),30例使用肺保護性通氣策略(研究組)。將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呼吸力學指標及肺氧合指標進行比較。結果TO時兩組患者呼吸力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T4時研究組Ppeak值顯著小于對照組(P<0.05),T1~T3時研究組Pmean值顯著小于對照組(P<0.05),T1~T4時研究組CL值顯著限于對照組(P<0.05)。TO時兩組患者肺氧合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T4時兩組患者PaO2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T3時研究組患者PaCO2值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T1~T3時研究組患者PETCO2值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T1~T3時研究組患者Qs/Qt值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行婦科腔鏡手術患者選擇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可顯著提高肺動態順應性,改善氧合能力,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肺保護性通氣;腔鏡手術;婦科;氧合;預后效果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腹腔鏡手術逐漸應用于婦科疾病治療中。雖然可以降低手術對患者的損傷,患者術后恢復時間短,但研究表明,在行腔鏡手術時,因為需要建立氣腹,大潮氣量通氣可造成肺泡容積過大,對患者肺部造成損傷,術后患者易出現肺部感染情況[1]。基于此,給予本院行婦科腔鏡手術患者肺保護性通氣策略,探討其對患者氧合及預后的影響,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婦科腹腔鏡手術的6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法平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年齡在25~49歲;平均年齡(35.4±4.9)歲;體質量40~80 kg,身體質量指數:20.1~25.0 kg/m2,平均身體質量指數:(22.0±1.5)kg/m2。研究組年齡 26~48歲,平均年齡(36.6±5.5)歲;身體質量指數:21.3~25.4 kg/m2,平均身體質量指數:(22.1±1.7)kg/m2。兩組患者間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Ⅰ~Ⅱ級;②手術時間在240 min內;③同意采用腔鏡手術治療;④自愿參加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嚴重酸堿失衡;②心、肺、腎等重要臟器疾病;③電解質異常;④無基礎的肺部疾病;⑤腹腔鏡手術失敗轉為開腹。
1.2 方法 兩組患者誘導麻醉自主呼吸消失后對照組給予全程通氣模式,潮氣量10 mL/kg,呼吸頻率10次/min,吸呼比1∶2。研究組患者在麻醉誘導期使用肺保護性通氣策略,潮氣量6 mL/kg,呼氣末正壓5 cm H2O,呼吸頻率16~20次/min,吸呼比1∶2,每半小時輔之以手法肺復張[2]。
1.3 療效判斷標準及觀察指標 統計插管前(T0)、氣腹后(T1)、手術60 min(T2)、氣腹畢(T3)、術畢(T4)時兩組患者肺順
應性(CL)、平均氣道壓(Pmean)、氣道峰壓(Ppeak)。采用血氣分析儀(CORNLEY.BG-800)測定兩組患者T0、T1、T2、T3、T4時者動脈血氧分壓(Pa0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肺內分流率(Qs/Qt)、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O2)[3]。統計兩組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分析采用SPSS 19.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呼吸力學指標比較結果 TO時兩組患者呼吸力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T4時研究組Ppeak值顯著小于對照組(P<0.05),T1~T3時研究組Pmean值顯著小于對照組(P<0.05),T1~T4時研究組CL值顯著限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呼吸力學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呼吸力學指標對比(±s)
注:與本組T0時比較,aP<0.05;與對照組同時刻比較,bP<0.05
項目Ppeak(cmH2O)Pmean(cmH2O)CL(mL/cmH2O)研究組(n=30)對照組(n=30)T0 T1 T2 T3 T4 T0 T1 T2 T3 T4 19.3±2.6a 7.5±1.431.6±3.7a 16.5±3.07.4±1.434.6±4.724.2±4.2ab 10.7±2.0ab 23.9±3.4ab 25.0±3.9ab 11.2±2.5ab 23.6±3.1ab 17.9±2.7ab 8.5±1.1ab 32.8±4.5ab 18.1±2.8ab 7.8±1.234.9±4.2ab 16.7±2.77.1±1.535.2±4.029.3±4.1a 12.8±2.1a 28.1±3.6a 28.9±3.6a 13.0±2.4a 27.4±3.7a 22.1±3.1a 9.2±1.2a 29.2±4.0a
2.2 兩組患者肺氧合指標比較結果 TO時兩組患者肺氧合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T4時兩組患者PaO2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T3時研究組患者PaCO2值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T1~T3時研究組患者PETCO2值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T1~T3時研究組患者Qs/Qt值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肺氧合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肺氧合指標對比(±s)
注:與本組T0時比較,aP<0.05;與對照組同時刻比較,bP<0.05
項目PaO2(mmHg)PaCO2(mmHg)PETCO2(mmHg)Qs/Qt研究組(n=30)對照組(n=30)T0 T1 T2 T3 T4 T0 T1 T2 T3 T4 487.9±60.1493.8±64.7492.1±65.5493.8±62.7489.7±63.8492.1±65.2489.3±66.4493.2±67.7490.6±61.8485.2±64.731.0±3.137.8±5.2ab 40.5±5.7ab 41.8±5.4ab 37.2±4.0a 32.9±3.534.1±4.436.7±5.0a 39.4±5.1a 36.3±4.1a 28.3±2.434.7±3.7ab 36.2±4.0ab 37.8±4.2ab 32.7±2.7a 28.6±2.632.5±3.5a 34.1±3.8a 35.3±3.5a 33.1±2.8a 6.9±1.7a 10.2±2.112.6±3.0ab 13.6±3.1ab 11.2±2.3ab 6.5±1.2a 10.6±2.715.5±2.6a 15.9±3.1a 13.7±2.5a
2.3 兩組患者術后轉歸情況比較結果 兩組均無肺部感染情況。
腹腔鏡手術為避免人工氣腹對患者生理循環功能的影響,通常給予大潮氣量通氣來維持內環境平和及心肺功能,但此方式可造成肺泡容積過大,對患者肺部造成損傷,術后患者易出現肺部感染情況[4]。保護性肺通氣策略其核心內容是給予患者小潮氣量通氣,并在呼氣時給予一定的呼氣末正壓,輔以規律的肺泡復張,可以使萎陷的肺泡復張并保持開放[5]。
在本次研究中,給予研究組患者肺保護性通氣策略,結果顯示,T1~T4時研究組Ppeak值顯著小于對照組,T1~T3時研究組Pmean值顯著小于對照組,結果可見,保護性肺通氣策略相較于常規大潮氣量通氣模式而言,可顯著降低人工氣腹對肺組織氣壓性損傷。CL可作為肺擴張難易程度及肺組織擴張能力的一個指標[6],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在通氣過程中加以一定的呼氣末正壓,并每隔30 min輔以規律肺泡復張,結果,T1~T4時研究組CL值顯著限于對照組。結果可見,患者采用肺保護性通氣策略肺順應性顯著好于常規大潮氣量通氣模式。
肺氧合指標可反映術中肺功能及預后情況[7],本次研究中,T1~T4時兩組患者PaO2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T3時研究組患者PaCO2值顯著高于對照組,T1~T3時研究組患者PETCO2值顯著高于對照組,T4時兩組患者 PaCO2、PETCO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果表明,患者選擇肺保護性通氣策略術中會出現CO2排出能力較低的情況,其原因重要是因為小潮氣量通氣模式下,患者呼氣能力差,導致CO2出現蓄積情況。研究表明,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在允許的高碳酸血癥的范圍內,術中給予一定的呼氣末正壓,可避免出現酸中毒情況,對患者影響不大。本次研究中,T1~T3時研究組患者Qs/Qt值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Qs/Qt可以反應肺內分流情況,可作為評價肺部氧合功能的指標,其水平不會受到血紅蛋白飽和度、氧氣消耗量及血紅蛋白含量的影響[8]。本研究中,采用肺保護性通氣策略的患者Qs/Qt顯著低于常規大潮氣量通氣模式,結果可見,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可顯著改善患者肺氧合功能。
綜上所述,行婦科腔鏡手術患者選擇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可顯著提高肺動態順應性,改善氧合能力,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 楊子瑩,黃寧,陳祖博.麻醉誘導期使用肺保護性通氣對婦科腔鏡手術氧飽和度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138-140.
[2] 馮丹丹,郝靜,許華曄,等.麻醉誘導期開始采用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對婦科腔鏡手術患者氧合及預后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6,32(8):748-752.
[3] 劉永峰,劉云勝.保護性肺通氣策略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肺順應性及氧合功能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6,45(25):3548-3550.
[4] 黃曉群,盧錫胤,余鵬程,等.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在新生兒機械通氣中的臨床應用[J].當代醫學,2013,19(12):70-71.
[5] 趙志剛.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對婦科腔鏡手術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四川醫學,2017,38(3):311-315.
[6] 林家峰,黃世玉.肺保護通氣策略對婦科腹腔鏡患者呼吸力學及肺氧合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6):65-66.[7] 王磊,李林東,崔雅楠,等.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在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觀察[J].長治醫學院學報,2016,30(5):366-369.
[8] 楊帆,龍波,于菲,等.肺保護性通氣策略聯合肺復張對全身麻醉開腹手術患者術后肺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6,39(8):711-7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4.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