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會肖
摘 要:初中教育教學屬于義務教育階段,而這一教學階段是青少年成長的黃金時期,是學生思想和行為由青澀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過渡期,也是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的必要實施過程,如何做好學生思想品德教育,轉變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德育興趣就成為當前德育工作值得思考的問題,并且這一問題亟待解決。
關鍵詞:初中階段;思想品德;新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要求中,曾明確提出要重視學生主觀學習興趣的激發,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新知,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感受,而摒除傳統應試思想,避免固化、單一的教學模式主動課堂。初中思想品德,是關于初中生德育方面的重要課程,做好教學方式的轉變,提升學生思想品德學習興趣,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和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以下就如何實現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方式的轉變做簡要分析,望能幫助到各位同仁。
一、以信息技術為輔助,重視學生興趣引導
毋庸置疑,當前我國已經步入了信息化社會的時代,知識的信息化,不論是學生還是社會職業人員都可以輕松從網絡中獲取大量的信息,這些有用的信息作為知識可以快速傳遞到人的大腦中,從而豐富人的涵養,拓展人的綜合技能。商業的信息化,如今人們已然不用必須到實體店購買貨品,而直接在線上下單坐等收貨即可,這便是信息化時代為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作為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之源——教育,應當把握好這一有利的時代契機,緊抓信息技術帶來的教學優勢,讓信息技術更好地為我們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服務。初中生的思想較為超前和潮流,對新鮮的事物接受能力強、興趣濃,基于此,筆者認為引入信息技術提升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和形象性十分必要。
比如,在教學粵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誠實守信》一課時,我們可以播放一些與本課主題相關的動畫視頻資料,如《立木為信》《國王的花種與種不出來的花》《一諾千金》等,以此作為多媒體教學的導入過程,從課堂伊始就緊緊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白誠實守信的重要性,自覺做一個有良好品行的人。
二、以品德教材為依據,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新課程改革中要求我們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因此結合這一理念我們不難看出,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方式,應當盡最大限度向自主、趣味、開放、和諧的方向靠攏,即構建活躍的思想品德教學氣氛。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的,筆者在實踐中結合了小組合作教學方式開展課堂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這對于轉變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方式來說,具有明顯的幫助和促進作用。
比如,在教學八年級思想品德《理解與寬容》一課時,首先,筆者讓學生針對本課的知識點進行了小組合作探討,在合作學習中他們分工明確,各守其責,最終由一名學生將本組的學習成果進行匯總,并向其他學生做簡單闡述,學生對于本課的知識點有了最基本的了解。其次,為了構建開放的課堂教學環境,筆者還組織學生進行了合作表演,比如其中一組在課堂上表演了大家所熟知的《負荊請罪》,讓全班學生了解到理解和寬容的重要性,以及本課的知識點也是我國傳統的優秀美德,學生身上具有的傳承和發揚任務更加艱巨。
三、以教學實踐為延伸,開展趣味社會活動
要想做好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方式的良好轉變,我們還要懂得將品德教學地點由教室向課外延伸的道理。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學得再好,也不如親身參與到實踐中一次,引導初中生參與課外實踐活動,不僅是思想品德教學大綱的要求,更是新課程改革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體現,因此,做好新課程理念下教學方式的轉變工作,我們應當以品德實踐活動為延伸。具體來講,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敬老院義務服務活動,帶去文藝匯演、勞動幫助、技術支持等,此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參加義務植樹節活動,為這個世界增添幾分綠色,用自己的行動凈化社會空氣,如此,實踐教學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初中生的課外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樂趣,更能收獲社會實踐經歷,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這個大家庭中,讓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健康、快速發展。
概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們作為教學領路人的角色,應當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號召,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和激發,關注學生實際學習效果,避免傳統固化、單一的教學模式空耗學生時間,而為了實現本教學目標,筆者在實踐中對此做了幾點教學探討,力圖通過我們思想品德教師的共同努力,提升德育教學質量,讓德育之雨浸潤義務教學。
參考文獻:
[1]劉沫含.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生活化現狀及實施策略[D].沈陽師范大學,2016.
[2]高云飛.基于新課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策略研究[A].第五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