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鎮迪
摘 要:作為初中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課來說,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是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所在,同時也是學生獲得更多體育知識、技能,培養體育學習興趣,增強體質的需要所在。因此,教師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實施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教學,實現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的雙豐收,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關鍵詞: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教學效率
一、對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再認識
初中體育教學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初中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體育教學由于課時有限,需要教師從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以及教學效率等方面打造高效課堂,以最小的教學投入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率,不僅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而且還能夠使學生從體育科目的知識、技能以及體育素養等多方面獲得教育,激發體育學習的興趣,有效培養和塑造初中學生的體育素養,從而為初中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打好基礎。
在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從傳統的體育科目講解、示范,學生模仿學習,轉換為與學生共同進行體育科目的探究學習,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特別是在有限的45分鐘課堂時間內,教師所占用的時間不到10分鐘,而是將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通過互動、分組合作以及實踐應用等來學習新的體育知識和技術要領,并進行實踐活動,這樣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初中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而且還培養了體育學習興趣。特別是在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先練后講、先試后導”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體育科目練習中、在技術動作的試學中去發現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去聽教師講解,這樣既讓學生有了切身的體會,又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體育習慣和體育素養的重要教學手段,更是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
二、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一)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大方向
在初中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大方向,將課題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構建、互動合作中去積極探究體育項目的知識要點,通過主動學習掌握體育項目技術要領,并在團隊合作中提升體育運動的效果,如:教師在教授初中二年級籃球課程時,就可以讓學生自主進行籃球傳球、帶球跑、投籃等活動,在活動中發現傳球、帶球跑、投籃等方面的技術問題及知識要點,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由學生發現并總結這些籃球知識及技術戰術要領,最后教師進行引導和點評,這樣讓學生在籃球活動中自主去學習,教師做好指導,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而且還對籃球傳球、帶球跑以及投籃等技術要領掌握牢固,從而實現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二)積極進行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是新課改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教師與學生成為平等的朋友,對學習、生活等進行溝通與交流,從而達到師生共同進步的目的。初中學生在體育課堂的學習中有著好動的特點,而且喜歡對體育新知識、新技術進行大膽的嘗試。在以學生為主體的體育高效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積極地與學生互動,才能夠及時地發現學生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正確的指
導,這也是高效課堂對教師的要求所在,教師身份的轉換可以更好地融入教與學的互動之中,如:教師在教授武術這一傳統體育項目時,就可以通過師生互動,共同探討中國武術的歷史、武術精神,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
在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互動,
既能夠了解和掌握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心理變化以及身體的適應程度等等,還能夠增進與學生的感情,與學生成為朋友,更全面地發現和掌握學生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特別是能夠認真傾聽學生對體育課的意見和建議,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最高的教學效果尤為重要。
(三)注重教學評價
一直以來,由于初中體育課堂時間有限,學生總是時間不夠用,因此,教師往往忽略了教學評價,致使高效課堂不能夠得以完善和提高,因此,要實現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教學,就要注重教學評價,不僅要有教師的自我評價,而且更要有學生的評價,這樣才能夠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教學。在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學評價應該是無處不在,而且還要豐富多彩,既有教師的激勵性口頭評價,也有體育課結束時的學生自我評價,還要適時地穿插師生互動式評價,讓學生在教學評價中不斷地積累經驗,掌握體育科目的知識要點和技術要領,而且還能夠在評價中不斷地糾正自己的動作、技術,從而使體育教學更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新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教學的實現既需要教師轉換身份,正確指導,更需要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形成師生教與學的合力,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優化與提高,這樣才能夠實現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殷召德.打造高效體育課堂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1).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