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紅
摘 要:抓好化學實驗探究題這一題型的復習,應該成為化學教師在中考復習中的經常性工作和基礎性工程。在中考復習中,夯實基礎不可或缺,認真審題不可或缺,技巧講究不可或缺。身處在這樣的訓練中,學生或幽徑探微,或由此及彼,或舉一反三,在化學實驗探究之路上漸行漸遠,同時也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關鍵詞:動手實踐;螺旋上升;現實印證
近幾年來,化學實驗探究題在中考中的比重不斷加大,幾乎涵蓋了化學實驗的方方面面,比如常用儀器的名稱、用途和基本操作;儀器的選擇、連接和實驗操作步驟;實驗方案的設計、評價和實驗報告的填寫等等。作為化學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睜大眼睛,準確判別實驗探究題的基本類型,能夠在舉一反三的基礎上掌握近年來中考化學試題的考查方向或角度,在此基礎上歸納出解讀材料的基本方法,并能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靈活、科學、準確地組織答案。抓好化學實驗探究題這一題型的復習,緊扣基礎知識,緊扣應用能力,答出滿意的化學中考試卷,應該成為化學教師在中考復習中的經常性工作和基礎性工程。
一、實驗探究題的特點
細究近年來的中考化學實驗探究題,發現有四個特點,那就是“簡、廣、新、活”。所謂“簡”,就是簡單,僅僅以填空題和填寫實驗報告為主要形式出現,沒有其他諸如計算、分析等綜合試題;所謂“廣”,就是幾乎覆蓋了初中化學的所有知識,特別是覆蓋了初中化學實驗方面的所有知識;所謂“新”,就是能夠緊扣時代背景和時代特點來設計題型,能夠和最新的化學理念和化學實驗緊密聯系在一起;所謂“活”,就是題型多樣,問題多樣,不拘囿于死板,不死守教材,有極大的靈活性、針對性和實踐性。
這樣的“四個”特點,實際上反映出試題考察者和教育主管部門對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視程度,進一步說,是督促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從而在實踐中,在實驗中,在親力親為中滋養學生、鍛造學生、提升學生。在這個意義上,教師應該加強平時的實驗教學,加大學生實際操作的力度,教師應為學生“創設支持性的課堂環境”[1],緊扣中考實驗探究題的特點,堅持“點、線、面”式的實驗探究題的復習學習和總結,使這一類的化學知識理論化、系統化,以此訓練學生解題時的準確性,引領學生對化學基礎點達到得心應手的運用程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化學中考備考能力。
二、實驗探究題的類型及解題策略
實驗探究題從不同的角度來分,可以有多種分類方法。從探究的要素來分,可以把實驗探究題分為“提出問題”等八類,下面就從這八個方面來分析實驗探究題的類型及解題策略。
1.提出問題類探究題。其解題策略是:通過認真閱讀、從中發現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然后進行一系列的符合題意的探究、篩選、梳理和歸納,以此突破難點。
2.猜想與假設類探究題。面對這一類的探究題,教師應引領學生抱著一種“假設越全面,結論越可靠”的心態去思考、去判斷、去總結。其解題策略是:一是從多個角度或多個側面進行合理的假設或猜想。二是盡可能符合質量守恒等基本的化學原理,不能天馬行空地亂想。三是從化學本質出發,圍繞本質而不是旁枝末節去思考、去判斷、去認識,以此得出正確結論。
3.方案設計類探究題。應該根據最合理的猜想設計實驗方案,并且在設計時既要考慮科學性,還要考慮安全性;既要考慮可行性,更要考慮簡約性。
4.進行實驗類探究題。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是,注重實驗步驟,緊扣實驗目的,切不可隨意解答。
5.搜集證據類探究題。此類題包括繪制圖表,所以必須以認真細心的態度繪制圖標。
6.解釋與結論類探究題。其解題策略是:充分運用歸類法、分析法、概括法,對證據和事實進行最合理的解釋,從而得出最正確的結論。
7.反思與評價類探究題。其解題策略是:緊扣實驗目的,認真想一想是否合理、是否科學,其安全性如何,最終還要考慮到其可行性和簡約性等等,以此提出建設性的改進建議。
8.表達與交流類探究題。其解題策略是:像語文那樣在準確、通順且必須有一定的邏輯性等方面下功夫。
實驗探究題看似文字繁多,圖表如網,知識廣雜,實際上是以化學實驗為載體,考查化學基礎知識。當然,作為中考試題中的實驗探究題,只考查其中一個要素是沒有的,絕大多數的考題幾乎都是幾個要素一起考查。“所謂成功課堂,是指大面積地解放學生、鍛造學生、提升學生。”[2]結合上述各要素類探究題的解答要領進行解答,或許能大面積提升學生。
三、實例分析
不難發現,中考實驗探究題的題目一般都比較長,探究的步驟一環扣一環。面對這樣“難啃”的試題,學生往往耐不住性子,比較急躁,以至于出現“讀一題,做一題”,“讀到后面又忘了前面內容”等現象,嚴重影響答題質量和中考成績。鑒于此,引領學生認真審題不可或缺,一定要明確題意,找出題中的關鍵字、詞、重要現象,提煉出有用的信息,為順利作答奠定基礎。教師應引領學生結合題目和已有知識進行大膽猜想,合理推斷,在推斷過程中發覺行不通時,再果斷改變思路和方向,并找出原因,以此攻克難題,以此提高學生的化學中考成績。
【實例】: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用碳酸鈉粉末、碳酸鈣粉末、塊狀大理石、稀鹽酸、濃鹽酸、稀硫酸這幾種藥品,探究哪些藥品適合在實驗室制取CO2。請你參與下列的探究并回答問題。
【提出問題】上述哪些物質間的反應適合在實驗室制取CO2?
【方案設計】大家經過討論,一致認為濃鹽酸不適合用于實驗室制取CO2,你認為原因是 ;
討論后大家設計了如下四個實驗進行對比分析(圖略)。
【實驗與結論】
(1)請你填寫實驗報告中①②處的內容(表略)。
(2)根據探究結論,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是
和 ,反應原理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拓展與遷移】
(1)由上述探究可知,在確定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反應原理時,要考慮諸多因素,例如反應速率要適中,便于收集等。請你再寫出一種需要考慮的因素:
(2)右圖是一種滅火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其中用碳酸鈉和濃鹽酸反應來產生CO2的理由是 。
如何解答此題呢?教師應引領學生理解“濃鹽酸易揮發不適合用于實驗室制取CO2”等特點,最終得出答案為“濃鹽酸易揮發,使制出的CO2不純”。后面兩個題都可以根據實驗現象確定答案為:產生大量氣泡;反應速率適中,氣體便于收集;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為:大理石;稀鹽酸;CaCO3+2HCl=CaCl2+H2O+CO2↑;后面的“拓展與遷移”,主要從原理是否科學、操作是否安全、發生的實驗現象是否明顯、藥品是否經濟、是否環保、是否可能等方面進行細致、全面、客觀地考慮,最后得出答案為“制得的氣體要純凈”(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能夠迅速產生大量CO2。這樣的答題思路或者訓練真正使學生意識到化學實驗活動中“嚴謹態度”的重要性,意味著學生“實驗有序操作習慣”的形成,而這也恰恰是中考實驗題類型中訓練學生所不可或缺的一環[3]。
總之,對于初中化學實驗探究題的解答,要以初中化學課本為依據,以中考化學考綱為指導,以實驗知識體系和知識點的梳理為主線,引導學生完成對實驗探究知識的準確理解、全面掌控和深度構建,引導學生對中考化學知識點進行全面的梳理、篩選、歸納和總結,在平常的訓練中要做到夯實基礎知識、學會認真審題、把握有用信息、合理假設猜想、講究技巧方法,以此達到多層次的、立體的、高效的訓練目的。身處在這樣的訓練中,學生或幽徑探微,或由此及彼,或舉一反三,在化學實驗探究之路上漸行漸遠,同時也在化學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參考文獻:
[1]蔡寶來,車偉艷.課堂有效教學:內涵、特征及構成要素[J].教育科學研究,2013(1).
[2]彭紹東.教育技術學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2-123.
[3]李平.中考化學探究性試題命題思路初探[J].中學教與學,2004(3).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