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文其
摘 要:評價是中學信息技術教育中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連接教學目標與教學成效之間的一個重要橋梁。在期末時,教師大都將測評成績或者電子作品作為衡量學生的標準。闡述了在多年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與實踐,從開展電子表格形式的課堂教學評價,到自主研發并應用信息技術教學評價平臺,并根據教學成效改進評價平臺的各個功能,從而在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探索之路上不斷前行。
關鍵詞:評價;平臺;信息技術;教學
一、課堂教學評價的現狀與分析
如今,我們大多重視教學結束后對學生的作品實施評價,分析學生是否掌握了相關的知識,但是往往忽視對學生在課堂中的各種表現的評價,包括課堂發言、小組合作互助、課堂紀律等,這些都是信息技術課中反映學生學習過程的幾個重要方面。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是立足實踐、強調操作的一門課程。評價的思想與教學過程、學習過程是不可分割的。由于這個特殊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更應該注重通過評價的方式對學生現知水平、最近發展水平進行及時、恰當的總結,將評價的思想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同時,評價應該包含多個方面,比如秩序、學生表現、任務進展情況、小組合作積極性等。所以,信息技術教育中課堂評價的設計與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電子表格形式的教學評價
為了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喜歡課堂,在課堂中學有所得,筆者開始在信息技術課中實行評價機制,以改進課堂的教學效果。
小組分組,奠定基礎。在新學期第一節課上,教師提出“自由分組的任務”。建議每個小組的人數限制為4~6人,每個小組推選一名小組長,負責本組打分及組織團隊任務。推選的小組長可以是信息技術水平比較好的或者同學間關系比較融洽的。準確、合理的分組是開展組內、組間評價活動的重要前提。
提供課堂評價表,指明方面。在第一節課上,教師需要向學生解讀評價表中的各個指標,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關注自己的課堂表現。在每一堂課開始前,每位組長從教師機中下載“信息技術課堂評價表”,并在課堂中填寫好后提交。每位組長需要對本堂課中所有小組成員的表現進行評分,包括加分、減分項目。每次課結束后,組長對本組同學的打分欄進行匯總,然后上交表格至教師機,最后教師進行統計。
在每節課中完成指定的任務后,每位學生可以有選擇性地對自己和同組其他同學的作品進行評價。評價的方式主要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上提供給學生的評價電子表格。課程內容不一樣,評價的方面也不一樣,分數也會有差別。具體方法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等方面進行設計。
自從在課堂中加入“評價”的方法之后,評價細則的各種分數在無形之中對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應用電子表格進行評價,時間一長,數據增多,勢必會造成統計困難、耗時等問題,增加了一定的負擔。因此,如何設計一個合理、簡單、實用的課堂教學評價平臺成了筆者最關切的問題。
三、評價平臺的設計與應用
在課堂中,學生在應用平臺時,經常會提出一些新的想法,需要去改進平臺功能。這更加深了我們要獨立開發一個新的教學評價平臺的意愿,它要適合于自己本校學生學情,并且易于改進?;谝陨线@些思想,筆者開發了基于web形式的課堂教學評價系統。
1.平臺功能介紹
平臺具有“課題管理”“學生管理”“評價表管理”“考試管理”“積分系統管理”“個人設置”“系統設置”等功能。
(1)課題管理。在每堂課前,管理員(教師)需要添加課題,輸入課題名稱,選擇評價表的類型,選擇相應的授課班級,將課堂要求和素材上傳到課題內容中,方便學生下載。
(2)評價表管理。教師需要創建評價表,輸入評價表名稱、條目、分值等。評價表類型分成班級、小組、個人、特權。班級指的是全班任意一位同學都可以為他打分;小組指的是由小組長打分;個人指的是由個人打分;特權指的是指定特定學生擁有打分權
利。打分結果可以共享給同學看,也可以僅供自己查看。一般在課堂中,我們可以將評價表分為三種類型:作品評價表、自我評價表、小組互評表。
(3)提交作業。完成作品后,學生點開對應的課題,可以直接內部提交作業,效率更快。
(4)評價打分。作品提交完成后,學生可以點開下面的作品評價進行評分。以“自我評價表”為例,對每一項進行評分。完成評價后,可以查看每個小組評價結果及得分情況。
在評價結束后,管理員(教師)在點開學生作品的同時,也可以打開評價表,展示對應的得分情況,從而進行分析和總結,更好地促進教學的效果。
(5)留言評論。在每個作品的下面都有一個評論區,學生也可以對該作品進行留言評論。
(6)成績分析。評分后,分數將自動保存在數據庫中。在期中或者階段性總結時,教師可以打開部分學生的成績圖表進行點評,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分析。平時的成績也自動統計匯總,隨時可以查看。
2.評價平臺的不足之處
開發平臺的初衷是以課堂評價為出發點,使評價結果能夠得到及時反饋,也能夠快速統計結果。在功能上,它基本達到了所需的要求。但是在設計思路上,還存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如:界面設計不美觀、缺乏生成性評價、缺乏課外學習評價機制等。
總之,信息技術教師應該逐步樹立“教—學—評價—平臺”有機結合的教學觀,注重學生課堂表現評價的結果,注重評價過程中對學生信息能力的提高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激勵作用,利用評價平臺將教學評價制度融合到課堂中來形成一套合理正確的評價體系,使其成為課堂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促進整個信息技術課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華.搭建評價平臺,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效果[J].中學課程資源,2015(3).
[2]曹恒來.基于多元評價的信息技術網絡學習平臺研究[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5(2).
[3]張金橋.淺析Web平臺下中小學信息技術綜合學業評價[J].教育教學論壇,2015(7).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