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漢成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基本內容概括為24個字,分為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其中公民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與語文教學息息相關。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這有利于提高國民素質,有利于增強教師們的思想認識,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利于學生重視語文學科,更好地學好語文。如何將社會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融入初中語文教學中,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從語文課程目標和內容出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在語文教學中,培養愛國主義,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愛國是公民最起碼的道德修養,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語文對國人認識和了解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對激發國人的愛國熱情,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深遠意義。在語文教學中,時刻牢記新課標要求,緊扣語文教學特點,多角度、多形式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梢酝ㄟ^講授漢語知識,讓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和發展歷程,明確漢字和漢語的重要地位,認識到漢字是國家統一的象征,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教材中許多文章、詩詞中描繪祖國大好河山、杰出人物英雄業績和科學成就,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和優良傳統,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培養他們的民族精神,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從學生的基本任務著手,培養學生良好的敬業精神
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其職業就是學習,堅持學習就是敬業精神的表現。《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敬業精神的外在表現,因此,更要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敬業,就是尊敬、崇尚自己的職業。“語不驚人死不休”體現杜甫對寫作的敬業精神;愛迪生有時為實現目標做幾千次試驗,體現他對發明事業的敬業精神。學生敬業就是熱愛學習、刻苦學習、勤奮學習。一是必須專心致志地上課,聽好每一節課是學習好的必要條件,也會事半功倍。二是學會思考,融會貫通,把學習視為自己的必要工作,對學習有責任心,這才算是對學習做到了敬業。三是要認真完成作業,每天及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及時預習、鞏固復習,領略學習的趣味。四是注重合作探究。在學習中,善于與同學合作探究,趣味自然會油然而生,并為之不斷努力,從奮斗中取得成功。
三、以社會責任為己任,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比藷o信不立,誠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學生是社會的一員,面對不良社會環境對一些學生人生觀和道德觀的沖擊,致使誠信缺失;部分家長不講誠信對孩子在人格和品行形成過程中產生負面影響,少數學生考試作
弊、言行不一、欺騙他人的情況時有發生,教育現狀呼喚誠信教育。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認清誠信教育在學生成長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認識到誠信教育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始終將誠信教育融入日常教學管理中,扎扎實實落實到語文教學中,擔
起誠信教育的重任。在誠信教育工作中注意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不斷豐富誠信教育的形式和內容,精心安排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誠信教育活動,通過收集誠信格言、誠信詩詞,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班會、辯論會和演講、誠信故事大賽、報告會、座談會等活動,設立無人監督“誠信考場”“誠信閱覽室”等誠信場所,增強學生的誠信意識,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同時,以每年9月全國“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動為契機,積極組織開展相關誠信教育活動,引導學生說誠信話,辦誠信事,做誠信人,營造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的良好氛圍。
四、注重社會公德教育,培養學生的友善意識
友善,指人與人之間的親近和睦,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準則、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友善是社會風氣良好的重要標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孔子主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強調仁愛和友善。黨的十八大報告將“友善”列為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之一,學校將其作為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如何實施友善教育,主要采取三項措施:一是要建設一個人文校園。通過在校內設置充滿人文關懷的標語牌,張貼教人為善、催人奮進的宣傳畫,開展“愛心天使”和“善心大使”等評選活動,在黑板報開設“友善教育新聞”專欄等,使學生耳濡目染置身其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二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老師要做到尊重學生,鼓勵學生發表不同見解;學會換位思考,用學生的心理來理解學生,使教與學達到有機統一;善于捕捉閃光點,抓住學生向上向善的心理,多為學生創造成功體驗的機會。三是要開展一些有益的友善教育活動。積極開展優秀生結對幫扶后進生、“建設友善校園”“友善在我身邊”活動,關愛困難學生及家庭,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校園愛心捐助等慈善公益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友愛互助、樂于奉獻的良好品德。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