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榮
在現行的江蘇高考模式下,高中歷史學科作為選修一的學科,在高考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有些學生在這門學科的學習中出現困難而導致成績不夠理想。其實這樣的現象絕不是極個別的,是每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可能面臨的問題。往往在針對這部分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教師常常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效果并不一定好。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遇到過各種類型的歷史學習薄弱的學生。我簡單地做了一個總結,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辦法進行教育,歸納如下。
第一種類型:對歷史學習沒有興趣,導致歷史成績薄弱。
這種類型學生主要是學習態度方面的問題,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不夠。興趣是學生渴望知識學習的主要動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現在的學生,如果讓他們干喜歡的事情,他們會興致勃勃,聚精會神。所以首先我在課堂上盡量創造快樂的學習環境,努力構建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給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當學生回答問題回答得不對或者不全面的時候,我都積極引導,堅持多表揚的原則。其次在上課時,我堅持學生為主體,用多種方法啟迪學生多角度思考,從易到難地學習,培養他們的成功感,消除他們的畏懼感,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歷史學科的興趣。
同時在課堂上我采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身臨其境,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講授“新航路的開辟”時,利用地圖、利用視頻資料展示航海路線,展示航海家們艱辛的航海歷程。在學習抗美援朝戰爭的時候,播放中國人民志愿軍軍歌等歌曲,并配以相關的視頻,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想,讓他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愛國熱情。久而久之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學習興趣也更濃了。
第二種類型:學生的記憶力方面比較薄弱。
這也是學生反映最多最迫切的問題。就歷史學科而言,如果對需要記憶的內容不明確,沒有記住相應的概念,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記憶效果的。如果一位學生記憶差,記得慢,記不準,那么他學習歷史學科很有可能較為困難。
對這類學生,我主要通過練習不斷地改善并提高他的記憶能力。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人們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所以針對這部分薄弱的學生,我在規定時間內規定具體的內容,讓他們反復記憶幾天再進行檢查默寫,再過一段時間進行抽查,這樣效果很好。
許多歷史知識都需要記憶。如果掌握了好的記憶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數字歸納記憶法,記住數字的特征來記憶年代,這樣效果很好。比如1919年五四運動,1920年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建立,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這樣讓學生記憶的話往往能觸類旁通。
歷史課內容較多,我盡量對每一個單元每一個專題構建知識網絡,讓學生抓住每一個專題的框架,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把握知識結構,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記憶效果。
第三種類型:學習效率不高。
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這部分學生被動聽課,被動做筆記,課上完了后沒有主動地去回顧所學知識,沒有理解整體的知識框架,沒有把握住具體的重要的時間節點,而且在閱讀分析材料的時候并沒有展現出一定的才學和能力。同時他們也沒有主動地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對平時一些訓練中經常做錯的題目并沒有及時整理。實事求是地說,有些歷史學習薄弱的學生學習非常認真,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他們的歷史成績并沒有極大地提升,對于這部分學生,我覺得教師不能批評他們,應該以鼓勵教育為主,同時作為教師來說也不能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根據這個學生哪個地方比較薄弱,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首先,按照通史的順序劃分專題,構建知識體系。理清知識的縱橫聯系,建立起完整的知識結構,引導學生將歷史與現實相聯系,思考問題,史論結合,論從史出。
其次,有一些學生基礎知識沒有把握好,老對基本概念理解不透,缺乏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融會貫通。還有部分學生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較為薄弱,不能夠準確地把握題意,不能夠嚴格地按照設問的要求來答題,往往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針對這部分學生,我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著手提高課堂效率。同時在課堂上做到限時訓練,利用高考材料解析題練答題方法,練答題的規范。加強解題方法的指導,答題規范的訓練,幫助他們夯實基礎,理清歷史的縱橫聯系,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盡量避免學生出現一看感覺會但不一定對的現象。
作為我們老師來說,提升歷史學習薄弱的學生的成績需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千萬不能半途而廢,要多給學生一些耐心。因材施教,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不同的策略。學生成績下滑時不要嚴厲地批評學生,成績提升時多鼓勵,多表揚。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做下去,他們必將逐步提升自己的歷史成績,取得進步。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