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云
摘要:隨著國企生產技術的進步,改革的深化,越來越多落后生產線上的資產逐步被處置,在依法授權的前提下處置國有資產工作逐步加大了力度。本文從實際案例中處置方的角度,結合企業會計準則和稅法相關規定,對國有資產處置過程中會計確認、計量,資產處置的處理和上述過程涉及的稅務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提出處理意見。
關鍵詞:國有資產;對外處置;會計處理;稅務處理
評估待處置資產價值和稅務處理是財務在資產處置過程中的兩大主要工作內容,規范的資產評估能夠促進國有產權有序流轉,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準確的稅務處理能夠降低企業的稅負成本。
一、確定待處置資產價值
基于謹慎性原值,涉及企業價值的資產評估項目,一般要要求采用兩種以上評估方法進行評估,并在評估報告中列示、分析、論證選擇其中一個評估結果作為評估報告使用結果。
(一)評估方法適用性分析
按照《資產評估準則—基本準則》,根據評估目的、價值類型等前提條件,評估工作往往要恰當選擇一種或兩種以上評估方法。評估方法是評定估算資產價值的重要技術手段,評估方法按不同的分析原理和技術路線分為三種基本方法,成本法、市場法及收益法。
以2016年某國有企業出售設備開展資產評估為例:要考慮設備拆除情況,假設為拆除后移地使用,采用成本法進行評估:
評估價值=重置價值×成新率-拆除費用;重置價值=購置價(不含稅價)-拆卸損失
1.重置價值的確定:委估設備現尚未拆除,委估設備在拆除的過程中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損失。對能夠移動續用的按照不含稅購置價扣除拆除損失確定重置成本。主要通過對廠家詢價、參考價格資料。同時,根據《關于全國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70 號文件),機器設備符合增值稅抵扣條件的,其重置成本扣除可抵扣增值稅。
2.成新率的確定
成新率=尚可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
3.拆除費用:由于設備尚未保護性拆除,本次評估拆除費用根據委估設備安裝費用的50%予以扣除。安裝費用主要參考《資產評估常用參數手冊》及委托方提供的相關資料及其他資料確定。則:拆除費用=購置價×安裝費率×50%
(二)評估公示和備案
1.評估公示
國有企業資產處置的評估工作要規則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公示范圍一般包括資產產權方、評估委托方等資產相關單位;涉及到國家或者企業秘密的項目,應該在可控范圍內進行公示;國有企業之間資源整合的資產評估項目,可以在經濟行為相關方一并公示。
國資委核準、備案的資產評估項目,應當在報國資委核準、備案前完成公示。公示期限原則上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途徑可包括企業內部信息系統、公示欄、書面文件等。公示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經濟行為批準文件、評估機構選聘方式、評估機構及評估師資質、評估程序履行情況、評估報告摘要及特殊事項說明、評估結果匯總表、評估資料查閱方式、公示期限、公示反饋意見及處理方式等。
2.評估備案
評估管理部門對資產評估項目公示途徑、公示反饋意見及處理結果形成公示結論,經資產評估主管部門簽字蓋章后,作為評估項目備案必要文件。評估備案資料主要包括:經濟性行為批準文件、評估報告、評估答疑、評估公司結論等資產處置重要過程文件。
二、稅務處理
(一)增值稅
國有資產在對外處置過程中,流動資產部分可直接視同銷售開具17%的增值稅專票處理。涉及非流動資產的不動產部分(不動產主要指直接購買、接受捐贈、接受投資入股、自建以及抵債等各種形式取得的不動產)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納稅人轉讓不動產增值稅征收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在轉讓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不含自建)的不動產,按照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不動產購置原價或者取得不動產時的作價后的余額為銷售額,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
(二)企業所得稅
在資產處置過程中,涉及到資產損失的,所得稅允許稅前扣除。企業在資產處置過程中發生的損失,應及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未經申報的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企業資產損失按不同的申報內容和要求,申報方法分為清單申報和專項申報。其中,清單申報的資產損失,按照會計核算科目進行歸類、匯總,將匯總清單報送稅務機關,會計核算資料和納稅資料留存備查。專項申報的資產損失,應逐項報送申請報告,并附送會計核算資料及其他相關的資料。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第25號)規定:企業實際資產損失,應當在其實際發生且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的年度申報扣除;這一規定強調了“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保持了稅收與會計處理的一致性。如果實際資產損失已發生,但未作會計處理的,不允許稅前扣除。
(作者單位:攀鋼集團鈦業有限責任公司財務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