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料
摘要: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已經完成,地勘單位根據行業所屬性質歸類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今后承擔國家公益類地質項目,地質項目資金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地質項目管理效果,因此,加強地勘單位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在管理中將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通過分析地勘單位資金管理工作的現狀,就資金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建議及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地勘單位;資金管理;建議;對策
加強和改進地勘單位資金管理,促進地勘單位各項事業健康有序發展,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圍繞地勘單位資金管理工作展開思考,分析了地勘單位資金管理當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加強完善地勘單位資金管理措施必須強化資金預算管理、完善資金內控制度建設、提高財務人員素質,保證地勘單位資金安全、高效地運行。
一、資金管理存在問題
(一)轉賬支付少,現金交易多
當前,地勘單位為適應改革發展的需要,除了在提供公益地質事業的同時,積極承攬社會地質項目,擴大對外收入,但由于其行業的特殊性所承攬的地質項目大多數處于較為偏遠的高原、丘陵、盆地等地帶,距離當地最近的金融網點往往都是在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路程,給日常的生產資金周轉及轉賬業務帶來了難題。因此,原材料采購、工資發放、山地青苗賠償等生產費用,多數以現金方式進行結算、支付,資金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二)備用金借款時間較長,清理不夠及時
因通訊、路程及交通條件等因素的制約,各項目部、機班組的備用金(生產周轉金)時間相對較長,基本上是在單項工程項目結束后(工期一般都在3個月以上),才對所發生的費用一次性進行清理、報賬,沖減備用金。造成會計難以對備用金使用的合理性進行及時監控,容易出現備用金被挪用或超支的現象。
(三)資金管理制度不夠完善,財務監督不夠到位
當前,地勘單位因事業單位招聘條件的限制及人員新老接替,普遍存在財務人員不足的現象,無法做到按項目(礦區)配備專職的會計、出納,對項目資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監督。主要存在:項目經費預算不夠科學、項目資金支付在前、審批在后,審批時間滯后及審批手續不夠完善等問題。有的單位沒有為項目經費支出設置相對明確、合理的開支范圍和標準,對于不少經費的支出(如業務招待費、差旅費等)均采用實報實銷的制度,缺乏有效的預算約束力;相關的崗位職責分工不明確,普遍存在出納兼采購、采購兼驗收的現象,沒有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機制,容易發生舞弊行為。
二、加強資金管理建議及對策
(一)完善資金管理制度,確保資金安全
地勘單位要根據國家地勘企業會計制度,結合自身單位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切實可行的會計核算流程以及資金管理制度。首先,要強化“備用金”管理制度,每月集中對各項目部(機班組)及個人備用金進行清理,實行定人、定額的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借款手續,嚴格執行備用金的使用規定,不允許擅自改變備用金用途,不得將備用金用于支付外包工程款等行為。同時,應以需求和節約兼顧為原則,科學預測資金的需求量,實行精細化管理,加強資金的事前控制。在備用金管理上,編制合理的資金計劃,挖掘單位內部資金潛力,積極加強資金的計劃管理,實現資金收支平衡、物資供需平衡等。其次,要持續推進轉賬支付制度,大宗物資采購(柴油、泥漿材料、管材等)、外包工程款、山地青苗賠償款以及單筆支付金額超過5000元上的,一律采用銀行轉賬方式支付,將款項打入對公賬戶。再次,要強化資金授權審批制度。地勘單位二級機構要嚴格執行大隊規定的資金審批權限,逐級上報、審批,杜絕“未批先付”的行為。
(二)加強材料管理,節約采購資金
首先,要完善供應商的準入制,每年底要對供應商進行一次篩選,將信譽好、質量好、價格優惠的供應商選入名單庫,將信譽差不符合條件的供商淘汰,確保更新率在10%以上。其次,需要建立材料價格信息庫,各生產單位要收集好主要原材料的價格變動信息,對價格異常波動的情況應及時了解、對比,查明原因。再次,要建立材料明細賬,完善材料的出入庫手續,準確核算好各生產班組(車間)的用料成本。最后,要推行項目預算,編制材料采購計劃,合理調度,減少存貨資金占用,定期組織人員進行盤點,強化庫存材料管理。
(三)強化應收賬款管理,確保資金安全回籠
地勘單位要注重應收賬款管理,強化應收賬款“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加大回籠力度,減少資金占用。首先,要注重資信調查與合同管理工作,通過資信調查,及時,系統,客觀地了解和掌握客戶的資信狀況,把好合同簽訂前的“入口關”,減少與無誠信、無經濟實力的單位發生經濟業務往來。注重合同付款方式與期限,提供的擔保以及相關的違約責任,從法律制度上防范與制約應收賬款的拖欠。其次,要建立應收賬款臺賬,結合應收賬款發生的賬齡長短、金額大小,回收難易程度等,按照“ABC”分類法,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匯總,跟蹤管理。特別是對回收難、金額大、賬齡長的應收賬款要采取相應措施,通過法律訴訟程序要回工程款,最大限度地減少死賬、壞賬。再次,要進一步完善應收賬款的考核機制,落實責任,專人負責,兌現獎懲,充分調動責任人員回收工程款的積極性。
(四)嚴肅財經紀律,強化資金安全使用與管理
資金管理是財務管理的核心,是企業的血液,是開展各項經營活動的物質保證,因此要重視資金的使用與管理。首先,要規范報銷手續,報銷單據應真實、合法,手續齊全、完整,不得虛開發票,確保每一筆經濟業務的真實性。其次,要完善內控制度,堅持“經辦人不審批,審批人不經辦”的原則,對材料采購與付款,供應商的選擇與確定,預算申請與審批、結算與收款、會計與出納等不容崗位職務進行分離,相互制約,互相監督。再次,要落實資金管理制度,做到不虛增成本、不截流收入、不私設小金庫、不設賬外賬,做到“收有依,支有據”,廉潔自律,經得起相關部門的審計、檢查。另外,為解決地勘項目的重立項、輕結項問題,單位必須加強財務監督和管理,加強資金使用的跟蹤監管。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定期不定期的對項目實施情況以及財務收支進行專項檢查,在項目驗收結項階段,嚴格控制項目的實施效果,并認真核查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在項目結項后,組織專業人員進行項目的審計,確保資金用到實處。
(五)加強業務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財務人員在地勘單位經營管理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要組織財務人員進行學習、交流與培訓,充實地勘單位各個崗位財務人員力量。有計劃地吸收一批大學本科以上的優秀畢業生,優化會計隊伍的結構,加大會計業務骨干的培養力度,讓有能力的財務人員得到重用。營造良好氛圍,支持鼓勵財務人員積極參與到單位經濟決策中,提高地勘單位的資金管理效果。同時,要加強其思想以及職業道德的水平教育,定期普及法律知識,強化財務人員的法律責任,定期對財務人員的基礎工作進行督促和檢查,切實發揮財務人員在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維護資金安全方面中的作用。
三、結束語
目前,地勘單位擔負著提供社會公益性服務的職能,需要結合自身的特點展開多種經營活動。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地勘單位的資金管理活動需要進一步規范,強化資金管理基礎工作、內控制度建設,提高資金管理質量,完善財務控制手段,從而更好地發揮地勘單位資金管理作用。
參考文獻:
[1]楊乾輝.試論如何加強地勘單位資金管理[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8).
[2]李東卿.淺談地勘單位的資金管理工作[J].中國科技博覽,2011(31).
[3]周元宏.地勘單位預算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2(29).
[4]肖美蘭.如何加強地勘單位資金管理[J].審計與理財,2010(3).
(作者單位:福建省煤田地質巖土測試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