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海英
【摘 要】本文以高考基礎知識題型的常見題型包括成語辨析題、語病辨析題、語意連貫題等為例,提出通過了解學情,制定措施;具體實踐,夯實提升;編制新題,拓展思路等策略,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題型的答題技巧,并提高他們的答題能力和辨析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 基礎知識教學 辨析能力 答題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9B-0116-02
成語辨析題、語病辨析題、語意連貫題作為高考語文基礎知識題型的常見題型,始終是高考語文試卷中萬變不離其宗的試題類型。如何通過有限的課堂教學,在基礎知識題型這塊保證不丟分,并且讓學生逐步掌握上述題型的答題技巧,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和辨析能力,是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指“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必須遵循語文的特點和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踐行,語文課程必須容納學生的生活的經驗,并有助于學習與課程文本的互動”。基于此,筆者在基礎知識題型教學中主要通過三個階段的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辨析能力和答題能力。
一、了解學情,制定措施
在教學的第一階段所要完成的教學研究重點是:通過習題訓練,了解學生學習現狀,摸清學生對基礎知識題型的掌握情況。
(一)了解學情。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存在以下問題:
1.字音題。通過練習和考試發現,學生對一些多音多義字的組合不能做出準確判斷,他們對多音多義字這方面的積累還比較薄弱。如“折”:zhē 折騰、把水折一折就涼了/zhé 攀折、折磨、轉折、損兵折將、折中、折子戲、折扣等/shé(1)斷:繩子折了;(2)虧損:折本、折耗;(3)姓。還有形近字如“咽”:yè哽咽/yān 咽喉/yàn 到咽氣等,學生常常辨析不明。
2.成語辨析題。學生雖然了解該題型相關的辨析方法,但面對實際例子時,很多學生還是不能準確地加以判斷。如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暴露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比較弱。
3.語病題的辨析題。學生對語病題的常見類型理解不深、不透,在作答時看不出,理解不了。例如,不合邏輯的語病類型,如“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薄胺乐埂迸c“不再發生”不合情理,應去掉“不”;表意不明的語病類型:歧義句,如“躺在床上沒多久,他就想起來了。”既可理解為動補結構“回想起來了”之義,又可理解為偏正結構“想起床”之義。
4.排序題。出現的問題是總起句不能準確判定,承上啟下的句子找不出來。
(二)制定措施。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要求學生匯總語文考卷和平常練習中的基礎題,包括出現過的易錯成語、病句類型。第二,對于病句辨析題,通過集中做題的方式熟悉病句類型。第三,通過強化練習,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題的答題規律及答題技巧,形成踏實的答題基本功。并且在組織平時的練習題時,每次都要有考查目標,經過幾次的練習,能夠讓學生逐步掌握基礎知識題型相關的答題規律及答題技巧,形成踏實的答題基本功。
在基礎知識題型這塊想要保證不丟分,應不斷地匯總做過的語文考卷和平常練習中的基礎題。必須注意的是,不要只積累錯誤選項。整個環節學生應親力親為,教師不能越俎代庖。匯總語文考卷和平常練習中的基礎題,包括出現過的易錯成語等這些工作,可以以個人方式,也可以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傊?,這么做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積累,做到對癥下藥,從而提升學生做題的辨析能力。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因此,對于病句辨析題,教師應指導學生通過短時間集中存在疑問的錯題類型,進而通過做題熟悉病句類型,并且在多做之余做好歸納。由于中學課文沒有章節專門介紹邏輯知識,但在修改病句時卻常需要用到一定的邏輯知識,因此在平時做題時應有意識地讓學生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邏輯知識,如詞序顛倒、前后矛盾等,如果有些句子在邏輯上出現毛病,修改時就要從邏輯角度加以考慮。
高考病句常考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六種,從現在開始培養病句語感,今后能夠達到見到某個句型就知道哪里可能會有錯的熟練程度。
二、具體實踐,夯實提升
在教學的第二階段所要完成的教學研究重點是:具體實踐,提高解題能力。
(一)具體實踐。習題訓練不貪多求全,以引導學法、指導學生思考、適應高效為目的。本階段安排基礎知識題型測試共 8 次,學生在每次測試中做 3-5 次研究性學習,要求每個學生有操作并參與體驗其中的學習,逐步積累答題經驗,以提升該題型的答題能力。
在本階段的 8 次測試中,要求學生做的研究性具體包括將錯題歸類,并集中成一本錯題本,讓學生在每次測試之后,用心研究這些錯題的特征,如將語病題中的錯題標志歸類:出現否定詞或本身含有否定意味的一類詞,如“防止”“禁止”“反對”“切忌”“拒絕”“杜絕”“避免”“阻擋”等,提醒學生在病句審查時要特別注意,這些有可能造成表意相反,如“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惱怒,二忌睡前不可飽食,三忌臥處不可當風”,等等。通過將錯題歸類,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做題的辨析能力,這8次測試的成績顯示,學生的得分情況得到了較好的改觀。
(二)夯實提升。組織平時的練習題時,每次都要有考查目標,經過多次強化練習,讓學生逐步掌握基礎知識題型相關的答題規律及答題技巧,形成踏實的答題基本功,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礎。
本階段為具體實驗階段,通過立足學生現狀,做了較多的針對性的訓練,同時注重運用實踐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增強了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編制新題,拓展思路
在教學第三階段的教學研究重點是:一是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答題思維;二是研究高考出題題型,有機聯系實際,編制符合考試要求的新題,拓展學生的思路。
(一)編制新題。具體做法如下:試題分析—相關拓展(知識鏈接、熱點鏈接)—方法指導—變式訓練。變式訓練要做到講練結合,講完一個要馬上跟上一個變式訓練題,逐步提升學生的答題水平。
編制新題的第一環節是分析試題,以成語題為例,訓練時先從最基本的題型入手,因為成語題型包括望文生義、褒貶失當、對象誤用、謙敬失當、語意重復、不合語境等,因此可以先設計辨析同一類題型,如“下列成語屬于望文生義的一項是”等。學生熟悉成語題的各個類型之后,再進入第二環節:相關拓展(知識鏈接、熱點鏈接),即將至少三種成語題的類型混在同一選擇題,將題目設計為“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錯誤的一項是”,將難度逐一上升之后再進入第三環節:方法指導,具體做法是要求學生做到將錯題歸類和積累,再進入第四環節:變式訓練,即把題目設計為“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是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這樣的變式訓練,既拓寬了學生答題的思維,也能帶領學生逐步適應高考出題的靈活多變的趨勢。
(二)拓展思路。這樣通過以上的變式訓練的延伸拓展,不僅讓學生積累了包括成語題,語病題,連貫題的錯題類型,同時也幫助學生拓寬了思維,做題的思路變得更加靈活機動,逐步做到舉一反三,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做題準確率。
通過該階段的提升訓練,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答題能力,答題水平取得突破,達到預期的目標。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題型作為高考高頻題型,需要師生認真并重點對待。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敝挥辛⒆阌趯W生學情,做到因材施教,加上學生平時對這塊知識點的不斷積累,學生應能夠逐步掌握基礎知識題型的答題技巧,進而提高答題能力和辨析能力。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