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軍偉/文
推動浙江縣域科技創新的幾點建議
■廉軍偉/文

國家將創新作為“十三五”時期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突出強調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如何推進區域創新發展成為各省市在推動經濟轉型發展中普遍關注的熱點課題。相比于大城市在科技人才、資本、區位交通等方面的優勢,縣域科技創新無論是科技創新要素的資源配置能力還是科技創新平臺支撐能力都處于劣勢。但是,縣域經濟是浙江經濟發展的堅實根基和突出亮點,對全省經濟轉型升級至關重要。在當前經濟新常態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如何抓住縣域科技創新短板,培育縣域轉型發展新動能事關區域整體創新水平的提升。
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協同創新一直是區域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當前在產研學協同創新機制方面普遍存在著企業實際需求與高校、科研院所研發成果不相匹配和高校成果收益處置、國有企業職務發明收益分配方面仍沒有明確、產學研橫向合作項目經費管理過于機械等狀況,導致科技創新資源投入的浪費,科技成果有效轉化不夠等問題。這對本身科技研發投入就相對不足的縣域而言影響比較嚴重。為此,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納米”,真正將高校科研與企業產品更新、技術創新等結合,將科研成果轉化到企業里、效益體現在市場上。為此,相關部門要牽頭,在省屬高校院所明確成果轉化收益分配制度、職務發明收益分配制度,鼓勵高校院所、國有企業與職務發明人事先約定收益分配比例,提高主要發明人的收益比例。同時,可考慮在保密的基礎上,在縣級層面建立企業需求的數據庫,發揮政府在高校研發機構、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為企業物色相關高校和研發機構,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
縣域要實現科技創新,必須依托工業基礎比較好的地區。從浙江來看,縣域經濟實力突出,一些縣域在全國經濟發展排名處于領先地位。并且,有些縣域工業特色突出、實力雄厚,科技創新活動也比較頻繁。因此,縣域能否實現科技創新活動,最為重要的基礎是工業強縣地區能否實現科技創新。為此,推動縣域科技創新,必須依托浙江的工業強縣。可考慮在推動湖州長興縣、紹興新昌縣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科技創新先行先試的試點,以全省工業強縣為依托,集中省市縣三級政策資源,在全省打造3-5個各具特色的縣域科技創新試點地區。同時,以縣域科技創新為特色,積極爭取1-2個縣域科技創新試點上升至國家試點,在全國層面探索發展路徑,積累發展經驗。
相比于相對封閉的縣域經濟,都市區經濟具有更強的資源配置能力、市場分享能力和空間統籌能力,是地區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載體和平臺。特別是都市區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有利于縣域經濟更直接地整合運用都市區的各類科技創新要素資源,破解縣域科技要素資源不足的問題。為此,推動縣域科技創新要和推動縣域經濟向都市區經濟轉型結合起來,加快縣域融入都市區的發展。可以考慮依托浙江正在全力打造的杭州、寧波、溫州、金華-義烏都市區,推動周邊縣域積極對接融入都市區,分享都市區科技、人才等“紅利”。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互聯網+”為特色的發展模式不僅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信息技術支撐,而且促進產業融合發展,促進新的產業業態、新的商業模式的形成。對縣域而言,信息技術手段的出現,改變了縣域信息搜索成本,為獲取各類科技創新資源提供了條件。對縣域科技創新而言,需要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加快信息技術手段在縣域科技創新中的應用,以“互聯網+”促進科技創新。為此,要建設縣域科技大市場,以此為依托與省內外各類高校、研發機構等合作交流,構建成果轉化中心。同時,打通縣域科技大市場與上海、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科技市場的對接通道,支持中心城市技術交易所在縣域設立創新驛站等。
中心城市在科技創新方面具有縣域無法比擬的優勢條件。中心城市的科技資源豐富、科技研發機構集中、科技研發服務體系比較完善。因此,縣域科技創新可以充分加強與中心城市的聯系,借助中心城市在科技創新各類資源集聚方面的優勢,“取其精華,為我所用”。為此,要進一步強化縣域與中心城市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聯系溝通,充分依托中心城市在科技創新要素方面的集聚優勢,爭取在中心城市設立縣域的科技研發中心或基地,吸引科技研發各類人才和團隊向研發中心或基地集聚。可考慮由政府提供房租補貼的形式,推動縣域企業將科技研發創新活動放在中心城市。而對科技創新研發成果,優先在縣域開展轉化。
企業研究院是企業根據發展需求,在企業設立的研發中心。企業通過研究院的設立,將企業所需科研人員、科研設備等進行集聚,通過原始創新,不斷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對于縣域而言,由于每個縣域都有一到幾家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龍頭企業。這些企業不僅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托,也是縣域科技人才高度集聚的場所。通過在這些龍頭企業建立企業研究院,集聚整個企業研發資源,可以為科技研發人員提供科技研發的必備條件,吸引科技研發人才的集聚。而依托企業研究院,龍頭企業科技研發創新活動可以在全縣范圍內輻射擴散,有利于提升全縣產業的整體創新水平。為此,省市縣要三級聯動,支持縣域內的重點龍頭企業建立企業研究院,發揮其在帶動全縣科技創新方面的引領作用。
創新的主體在于企業,對縣域經濟而言,少數大企業具備科技創新實力之外,許多中小企業在科技創新過程中,普遍面臨著資金不足的短板。推動縣域科技創新必須要做好“科技+金融”文章。為此,可設立縣域科技創新引導基金,如成立科創投資基金、天使投資基金、高新擔保基金和科技企業小貸基金等,為企業的科技創新活動提供金融服務保障。推動各類銀行機構在縣域設立科技支行或單獨在縣域成立科技銀行等。進一步發揮科技券功效,有效引導企業開展科技創新
縣域工業園區是全縣產業最為集中的區域,也是全縣經濟發展的活力所在。縣域科技創新活力的大小與工業園區創新活力密不可分。但相比于中心城市的高新區,縣域工業園區創新能力還不夠強,必須借助于更大的平臺與載體來帶動園區的創新發展。為此,可充分發揮中心城市高新區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優勢,推動中心城市高新區與縣域工業園區建立協同創新中心,共同開展技術創新。先期可考慮在縣域工業園區設立高新區園區的分區或成立聯合的科技研發中心等,共同推動科技創新。
縣域能否實現科技創新事關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成效。在推動縣域科技創新的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對縣域科技創新環境的營造,要在全縣上下形成重視創新、尊重創新的發展氛圍,讓創新的思想深入到企業生產活動中,植入到企業家的思維頭腦中。為此,縣域要構建成政企協力的創新環境,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政府在推動企業科技創新方面,要建立寬容失敗、容錯免責的機制,鼓勵政府工作人員在推動各類科技資金使用過程中,在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鼓勵工作人員大膽創新。建立政府與企業聯合宣傳創新成果、科技創新人才等的機制,積極宣傳企業的各類創新活動,對重大的科技創新成果、科技創新帶頭人等,可由政府和企業聯合予以宣傳推廣,并予以物質獎勵等。
(作者單位: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