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新霞
(新野縣中醫院 內二科 河南 南陽 473500)
阿托伐他汀鈣對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氧化應激指標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
秦新霞
(新野縣中醫院 內二科 河南 南陽 473500)
目的觀察阿托伐他汀鈣對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氧化應激指標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方法將2016年6—12月在新野縣中醫院治療的106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53例。對照組接受常規治療,觀察組接受阿托伐他汀鈣治療。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氧化應激指標、血管內皮功能等變化情況及用藥安全性。結果治療前兩組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TNF-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醇(MDA)、內皮素-1(ET-1)、一氧化氮 (NO)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觀察組CRP、TNF-α、MDA、ET-1水平均低于對照組,SOD、NO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兩組患者均出現輕微胃腸道癥狀,對癥治療后緩解。結論阿托伐他汀鈣有助于調節冠心病患者機體內氧化應激反應與炎癥因子水平,促進其血管內皮功能恢復,對病情恢復作用顯著。
冠心病;阿托伐他汀鈣;炎癥因子;氧化應激;血管內皮功能
冠心病為心血管系統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是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管腔阻塞、狹窄,使心肌缺氧缺血所引發的器質性病變[1]。近年來臨床對該病進行了深入探究,發現其易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家族史、不良生活行為、吸煙等。研究顯示,氧化應激、炎癥反應以及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等均在該病發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2]。目前藥物療法為冠心病治療的主要方法,其中阿托伐他汀鈣作為臨床上他汀類藥物中的代表藥物,在該病治療中表現出良好的應用價值[3]。鑒于此,本研究觀察阿托伐他汀鈣對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氧化應激指標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
1.1一般資料將2016年6—12月新野縣中醫院治療的106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冠心病的癥狀和體征,且由心電圖以及冠狀動脈造影確診,患者了解研究內容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嚴重肝腎器官功能障礙者;先天性心臟病者;對本研究藥物禁忌證者。應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均53例。觀察組女21例,男32例;年齡42~81歲,平均(61.36±4.25)歲。對照組女23例,男30例;年齡43~80歲,平均(60.86±4.07)歲。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接受β受體阻滯劑、阿司匹林及抗血小板等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常規用藥基礎上加以阿托伐他汀鈣(武漢中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064)治療,初始劑量10 mg/d,后依據患者實際情況調整劑量至20 mg/d。兩組均連續用藥2個月。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氧化應激指標、血管內皮功能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治療前后于患者空腹狀態下抽取其靜脈血5 ml,離心分離血清,分別應用放射免疫法、酶聯免疫雙抗體夾心法及硫酸巴比妥酸法、黃嘌呤氧化酶法等測定兩組CRP、TNF-α、SOD、MDA、ET-1、NO水平,并統計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2.1臨床相關指標治療前兩組CRP、TNF-α、SOD、MDA、ET-1、NO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觀察組CRP、TNF-α、MDA、ET-1水平均低于對照組,SOD、NO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相關指標比較
2.2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均出現輕微胃腸道癥狀,對癥治療后緩解。
冠心病為中國老年人群中較為常見的疾病,受到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與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等多方面影響,該病患病率出現了升高趨勢。目前該病已成為威脅社會公眾心理、生理健康的多發病[4]。患者可出現胸痛、心悸以及乏力等癥狀,嚴重者可引發急性心肌梗死,對患者生命健康與日常生活危害較大。基于此,積極防治冠心病以降低疾病損傷儼然成為目前醫學研究的重點[5]。目前藥物作為該病治療的基礎,在臨床治療中發揮顯著功效,利于快速緩解臨床癥狀,延緩疾病進展,降低心肌梗死與心絞痛發作風險[6]。
阿托伐他汀鈣為一種他汀類HMG-CoA型還原酶抑制劑,具有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等特點,是冠心病治療中的常用藥物。阿托伐他汀鈣可有效調節體內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進而可調節內皮細胞內部環境,改善血管反應性;其抑制膽固醇在肝臟內的合成作用,進而發揮降脂功效;該藥物還具有高效的抗炎及穩定動脈斑塊等作用,對保護心血管、防治疾病進展等具有重要意義。研究表明,血清炎癥因子、氧化應激反應等可促使機體內斑塊形成,在冠心病發生發展中影響重大,而血管內皮功能損傷作為臨床心血管病發生基本與核心環節,與該病發生發展聯系緊密,為此通過對上述相關指標進行測定利于對臨床療效、病情轉歸等進行判定[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CRP、TNF-α、MDA、ET-1水平均低于對照組,SOD、NO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說明阿托伐他汀鈣可抑制冠心病患者的炎癥反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降低氧化應激損傷,進而減輕心肌損傷,抑制冠心病進展,同時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較少,提示阿托伐他汀鈣臨床應用的藥物副作用小,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阿托伐他汀鈣有助于調節冠心病患者機體內氧化應激反應與炎癥因子水平,促進其血管內皮功能恢復,對病情恢復與預后作用顯著。
[1] 關文秉.阿托伐他汀鈣聯合阿司匹林對冠心病的治療效果與安全性[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12):1824-1827.
[2] 林晶.老年冠心病病人發生心律失常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10):1215-1218.
[3] 劉玉英,張彬,王木華,等.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6,18(9):927-928.
[4] 高愛寶,馬亞東,王衛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并發冠心病50例療效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16,45(9):1244-1246.
[5] 徐小明,羅興迪,楊靚靚,等.阿托伐他汀鈣片聯合心血管藥物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研究[J].重慶醫學,2016,45(19):2701-2702.
[6] 劉麗華,羅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生理指標分析及阿托伐他汀鈣的應用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16):1756-1758.
[7] 韓雅玲.中國冠心病抗栓治療的探索與展望[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5, 40(4):255-261.
R 541.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047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