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曉燕
(魯山縣中醫院 婦產科 河南 平頂山 467300)
不同分娩方式對產婦并發癥發生率及新生兒結局的影響
鄒曉燕
(魯山縣中醫院 婦產科 河南 平頂山 467300)
目的探討不同分娩方式對產婦并發癥發生率及新生兒結局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魯山縣中醫院收治的臨產婦79例,根據分娩方式分為對照組(39例)與觀察組(40例)。觀察組為陰道分娩,對照組為剖宮產分娩,觀察比較兩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及新生兒結局。結果觀察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黃疸及肺透明膜病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新生兒產傷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陰道分娩可降低產婦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新生兒結局,剖宮產可降低新生兒產傷發生率,臨床應根據產婦具體情況選取相應分娩方式。
剖宮產;自然分娩;產婦并發癥發生率;新生兒結局
分娩為育齡期女性自然生理過程,陰道分娩產程較長,分娩過程中產婦需承受子宮收縮陣痛。隨著生活觀念的改變及剖宮產技術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產婦選擇剖宮產,相關調查顯示截止到2000年,我國剖宮產率高達46.2%,且有遞增趨勢[1]。剖宮產雖可免除產婦子宮收縮陣痛,但屬于創傷性、非自然分娩方式,手術過程中極有可能發生羊水栓塞、大出血,且術后易引發鄰近臟器損傷、產后出血等嚴重并發癥[2]。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分娩方式對產婦并發癥發生率及新生兒結局的影響。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魯山縣中醫院收治的臨產婦79例,根據分娩方式分為對照組(39例)與觀察組(40例)。觀察組為陰道分娩,對照組為剖宮產分娩,對照組年齡22~40歲,平均(27.68±7.34)歲,孕周38~41周,平均(39.21±1.12)周,孕次1~3次,平均(2.12±0.71)次;觀察組年齡23~41歲,平均(27.73±6.29)歲,孕周38~41周,平均(40.11±0.88)周,孕次1~3次,平均(1.98±0.31)次。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觀察指標統計兩組產婦產后出血、產褥感染、腸粘連、臟器損傷等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新生兒結局(新生兒產傷、新生兒窒息、黃疸及肺透明膜病)。
1.3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定性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產婦并發癥觀察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2.2新生兒結局觀察組新生兒黃疸及肺透明膜病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新生兒產傷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結局比較[n(%)]
胎兒過大易導致產婦軟產道撕裂,損傷其骨盆鄰近韌帶,且產后盆腔肌肉群恢復效果不佳,極有可能導致產婦子宮脫垂、陰道松弛[3]。故當產婦出現難產,宮內胎兒出現窘迫,且短時間內難以完成陰道分娩時應進行剖宮產,其不僅可解決胎兒窘迫、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等難題,且可使產婦免受陣痛。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產婦因懼怕疼痛等原因而選擇剖宮產,導致我國剖宮產率逐年上升,部分醫院剖宮產率甚至高達60%~70%,而隨著剖宮產率的不斷升高,近年來圍產兒病死率亦逐年升高,故研究不同分娩方式的優缺點及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糾正產婦對剖宮產的認識,尤為重要[4]。
陰道分娩為為人類繁衍后代的正常生殖途徑,其不僅可保全產婦身體的完整性,且可減少產婦出血量,避免形成下肢靜脈血栓,促進子宮恢復;同時陰道分娩所引發的應激反應可促進機體分泌5-羥色胺,進而促進催產素、泌乳素的分泌,產后可及早進食,利于乳汁分泌、母乳喂養,對產婦及新生兒更為有利;此外陰道分娩過程中胎兒經過產道擠壓及子宮節律的收縮,促使其氣道液體的1/3~2/3被擠出,促使卵磷脂生成,擴張肺泡,進而促進肺成熟,減少或避免吸入性肺炎、窒息、肺透明膜病及濕肺等并發癥的發生,益于胎兒心臟舒張、收縮功能鍛煉;陰道分娩為自然分娩方式,有效避免了剖宮產手術器械對周圍臟器的損傷,安全性高[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陰道分娩可有效減少產婦臟器損傷、腸粘連等并發癥發生;同時本研究發現,觀察組新生兒黃疸及肺透明膜病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旨在說明陰道分娩可改善新生兒結局。本研究中,觀察組新生兒產傷率高于對照組,這可能是因為產婦產道過窄或胎兒過大、產婦產力不足等導致產程延長,胎兒長時間留置于產道內所致。醫院應加強對孕產婦產前健康教育,使其正確認識不同分娩方式對妊娠結局的影響,了解其利弊,并告知其導致胎兒過大、胎兒窘迫的原因及規避措施,指導健康、合理飲食,控制胎兒體質量;指導產婦掌握陰道分娩的技巧及方法,并對其予以一定的心理疏導,緩解產婦對陰道分娩的恐懼心理,樹立其自信心,在胎兒大小適宜、胎位正常、無產科合并癥的情況下,建議產婦盡可能選取陰道分娩,從而降低剖宮產率;同時應加強對助產人員的培訓,提高助產技術,使其熟練掌握難產等相關分娩情況的處理工作,以幫助產婦順利分娩。
綜上所述,陰道分娩可有效降低產婦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新生兒結局,而剖宮產可解決胎兒過大、胎兒窘迫等異常妊娠,臨床可根據產婦具體情況選擇適宜分娩方式。
[1] 劉會玲.不同分娩方式妊娠結局及降低剖宮產率的干預措施[J].陜西醫學雜志,2016,45(8):1051-1052.
[2] 林巧仙.不同分娩方式對低危孕產婦分娩結局及衛生經濟學指標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刊,2013,15(4):716-717.
[3] 馬珂,楊儀赫,楊曦,等.活躍期停滯不同分娩方式的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4,15(1):33-36.
[4] 鄭桂香,馮碧波,翟建軍.不同分娩方式利弊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31):5155-5157.
[5] 蘆笛,白伶俐,李紅梅.不同分娩方式對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產婦分娩結局以及新生兒結局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6,22(8):1640-1642.
R 714.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063
2017-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