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小潔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健康教育路徑對擇期剖宮產產婦的護理效果分析
卞小潔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路徑對擇期剖宮產產婦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2016年1—10月收治的110例擇期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55例。對對照組產婦按照傳統方案實施護理,觀察組產婦在傳統護理方案基礎上接受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產婦護理干預前后認知水平及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并比較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后兩組產婦健康知識評分及SAS、SDS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上述指標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96.37%比81.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對產婦應用健康教育路徑干預,產婦健康知識認知水平顯著提高,產后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得以有效緩解,同時也可提高護理滿意度。
健康教育路徑;剖宮產術;產婦;護理效果
剖宮產術是婦產科重要手術類型,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剖宮產已經成為產婦的主要分娩方式之一。隨著剖宮產率的增加,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愈來愈多,其中產后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1]。產婦焦慮、抑郁情緒的產生,與其自身認知水平有限密切相關[2]。健康教育路徑是針對患者認知干預而建立的一套護理宣教流程,能夠規范護理人員的宣教行為,提高宣教質量。本研究通過將產婦分組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旨在分析健康教育路徑對擇期剖宮產產婦的護理效果,具體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2016年1—10月收治的110例擇期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55例。觀察組年齡23~30歲,平均(26.1±1.1)歲,孕周37~42周,平均(39.1±1.3)周,初產婦37人,經產婦18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學歷51人,高中以下學歷4人;對照組年齡22~30歲,平均(25.8±1.3)歲,孕周37~42周,平均(39.4±1.1)周,初產婦40人,經產婦15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學歷53人,高中以下學歷2人。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擇期剖宮產手術治療,術后均接受常規對癥支持處理。
1.2.1對照組 對對照組患者按照傳統方案實施護理,主要包括發放護理手冊,對產婦的飲食、作息時間、運動進行指導,對剖宮產手術治療的方式及術中、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等進行宣教。
1.2.2觀察組 在傳統護理方案的基礎上對觀察組產婦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干預。主要包括系統地收集和閱讀文獻,在循證護理及臨床路徑的基礎上,參照《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手冊》制訂健康教育護理路徑,具體如下。①產婦入院后由責任護士向產婦介紹科室環境,詳細講解健康教育路徑內容并取得產婦合作;②制定產婦健康資料表,做好術前信息采集;③為產婦進行詳細的術前健康教育及剖宮產術醫療常識教育,并合理開展心理干預,緩解產婦對手術的恐懼心理;④術后以一對一、面對面的方式為產婦提供心理護理干預,營造舒適安靜的病房環境,嚴格控制探視時間,以緩解其產后易出現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并以健康教育宣教卡為輔助,向產婦進行宣教和講解,讓其充分意識到母乳喂養的優點;⑤對產婦家屬進行相關知識宣教,提高家屬認知水平;⑥出院前對產婦及新生兒做健康檢測,對產婦在飲食、休息、母乳喂養、乳房護理、新生兒疫苗接種等方面進行健康教育。
1.3觀察指標①產婦對健康知識的認知情況。使用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自制的健康知識調查問卷對產婦健康知識認知情況進行評定,問卷共20個問題,每個問題設完全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3種答案,分別計2、1、0分,總分值0~40分,分值越高則產婦認知水平越高。②產婦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3](SDS)對產婦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況進行評定,SAS、SDS量表均包括20個條目,采用四級計分法,分值越高說明焦慮、抑郁程度越重。③護理滿意度。比較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其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個等級,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1健康知識評分及SAS、SDS評分比較干預后兩組產婦健康知識評分及SAS、SDS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上述指標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伴隨著人口的增加、文化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二胎政策的開放,剖宮產率逐年增加[4]。剖宮產術容易導致產婦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這一問題也逐漸成為醫療工作者關注的重點。有研究顯示,產婦的健康知識認知水平與術后負面情緒的產生有著密切的關系。傳統的護理模式在健康宣教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護理人員往往憑借個人經驗對產婦進行宣教,無法系統、科學地提高產婦的認知水平[5]。健康教育路徑經過不斷的發展,成為更具針對性、更標準化的護理模式,逐漸在各科室廣泛應用[6]。在傳統護理方案的基礎上對擇期剖宮產產婦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干預,通過護理人員與產婦面對面、一對一地進行健康教育路徑干預,有效提高其的認知水平,改善產后不良情緒[7]。

表1 兩組產婦干預前后健康知識及SAS、 SDS評分比較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表2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cP<0.05。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產婦健康認知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說明健康教育路徑相較于傳統護理宣教而言能夠更加規范地對產婦實施認知干預,更全面、有序地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宣教,從而提高宣教效果;干預后觀察組產婦產后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的改善優于對照組,一方面說明有效的認知干預能夠改善產婦產后的焦慮、抑郁狀態,另一方面說明健康教育路徑是調節產婦產后心理狀態的有效措施;觀察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說明健康教育路徑更能夠滿足產婦的健康教育知識宣教需求,同時也促進護患交流,獲得產婦的認可。
綜上所述,對產婦應用健康教育路徑干預,產婦健康知識認知水平顯著提高,產后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得以有效緩解,同時也能提高護理滿意度。
[1] 張仙金,吳巧嬋,張愛斌.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對剖宮產產婦產后抑郁評分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3):548-549.
[2] 曾娟,高燕,唐小璐,等.剖宮產產婦產后母乳喂養率調查與持續性支持干預研究[J].河北醫藥,2017,39(2):318-320.
[3] 段泉泉,勝利.焦慮及抑郁自評量表的臨床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2,26(9):676-679.
[4] 雷霞,陳莉,周紅.擇期剖腹產臨床護理路徑實施的效果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3,22(22):29-30,34.
[5] 陳燕.引起產后焦慮抑郁情緒的相關影響因素及預防對策[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22):3158-3159.
[6] 崔小玲,劉艷華,韓素霞.健康教育路徑在乳腺癌根治術患者中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科學,2013,3(2):126-127.
[7] 汪洋.產后抑郁癥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臨床合理用藥,2014,7(1A):129-130.
R 473.7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1.096
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