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數字信息背景為方向進行圖書情報工作創新變革的研究。圖書情報工作的挑戰和沖擊來自現代信息技術的革命性發展,圖書情報的分析工作應該從創新重建圖書情報管理服務、挖掘整理圖書館數字信息資源這兩大塊來進行,以實現圖書情報工作在信息發展背景下的創新與改革。
關鍵詞:數字信息;圖書情報工作;創新變革
信息革命發展的浪潮中人類的歷史也順應著時代的步伐而邁進,信息的變革不僅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推動作用,也一定程度上負荷了人類發展使命的重擔。交流語言、文字書寫、紙筆、印刷術的相繼誕生,促成了人類信息技術的飛躍性發展。電報廣播、電話通信、電視影音等無線電波技術的普及,使以上交流媒介可以打破時間、空間的束縛,實現了實時零距離的信息共享與交流。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方式的交互性,完全破除了距離與信息容量的局限。互聯網數字信息技術聯系著研究所、圖書館和學校,為圖書情報信息提供了數字信息化傳播平臺,這不僅解放了人類信息傳播的形式,也重新定義了圖書情報工作。
1 信息革命時代下圖書情報工作面對的沖擊與挑戰
1.圖書館傳統體制結構受到的沖擊
在當期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的儲量大幅度增長。據相關報道可知,全球范圍內新知識新思想的論文發表每天平均下來也有兩三萬篇,數量極多。在這龐大的信息潮流中,普通圖書情報管理面對的挑戰形式十分嚴峻。圖書情報工作主要是大量信息知識的儲存、整合與加工以及檢索,在現環境下,只有采用互聯網數字信息技術,才能高效的處理信息,順利完成圖書情報管理工作。
相關部門為了加強圖書情報管工作的有效實施,為圖書館科研學術提供更好的服務,在大部分圖書館中都設立了專門性的圖書情報服務部門也就是圖書情報委員會,其重點關注的任務是文獻信息的收集研究、整合傳播以及融匯采集高校各層級別對圖書情報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當然,數字信息環境里的圖書情報工作有其結構的不完善之處,具體體現在以下部分:首先,圖書情報工作的獎勵機制和權益機制不夠完善,圖書館情報人員工作的數量與在質量沒有明確規定,致使工作態度松散,圖書情報管理人員工作熱情不高,情報服務意識、情報責任意識和積極參與意識都會被削減,最終對圖書館情報服務工作造成不良影響。其次,圖書情報工作應具備的團隊性專業領域知識和相關技能還不熟練,在圖書情報過程中,相應知識技能的缺乏會導致工作質量的低下,只有在圖書情報工作過程中不斷地熟悉自己的技能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才能游刃有余的完成圖書館情報工作。最后,相關的培訓機制制定,需要對其內容進行不斷地更新與修改,否則會滯怠圖書情報工作與信息技術發展相結合的步伐[1]。
2.圖書情報工作人員面對的挑戰
圖書管理工作的運轉伴隨著時代發展的步調。重新定位了圖書情報工作人員的角色性質。挑戰在于新形勢下的工作人員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圖書情報專業知識與技術,還要具有良好的語言素養,包括計算機語言和外語。他們的工作一般是,查詢收集相關的研發資料,技術的翻譯;參與關系圖書情報工作重大問題的探討,并就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和看法;收集各自責任范疇下的圖書情報信息,并對圖書館及時的進行反饋等。
圖書情報工作人員作為資源信息的管理者,同時也是自己領域的“信息知識專家。在數字信息環境下,作為服務于圖書情報管理體制的人員,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秉承高度的責任感和愛崗敬業精神。圖書情報工作人員的工作必須要仔細謹慎,不容許太多失誤的出現。尤其在數字信息化發展時代,更應該以準確踏實的態度去給他人提供服務[2]。
2 數字信息背景下圖書情報工作的創新與變革
1.圖書重建和創新圖書情報管理服務工作
印刷作為傳統的載體,在數字信息發展的洪流下喪失了信息交流載體的主導地位,數字信息型圖書館逐漸成為資源信息的主要朝向。相關研究調查發現,全世界每年的龐大信息流產生中,網絡信息的所占比例最大。學者認為,最為活躍的資源信息當屬不斷發展中的數字信息。基本上,目前絕大部分的中國出版商都擁有著自己的數字信息式文庫,并且以免費或收費的方式向受眾提供檢索和進行傳遞。所以,必要的學術信息的組合重建是圖書情報工作根據新形態的數字信息就留狀態所提出的。
對于用戶群體而言,數字信息籠罩下圖書情報工作中資源信息、服務信息、交流信息以及用戶需求的整合,對用戶信息利用的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革。圖書情報工作必須要抓緊時間,把握機會對用戶的數字領域新需要進行滿足和發展,對適應用戶情報服務內容與機制進行深入發掘,革新相應圖書館內的各類技術,擴展傳統的圖書情報工作。最大程度上發展和創新聯機性檢索、自動型圖書館、資源文獻網路數據庫等,給用戶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務體驗[3]。
2.挖掘整合圖書館數字信息化資源
建立數字信息化圖書館是時代的需求,館藏主要被大范圍多樣化的數字資源所籠罩。基于資源信息的多向性來源特質,用戶對資源信息進行查閱檢索時會出現步驟過于繁瑣,效率無法提高的情況,資源的共享受阻。因此,想要建立一個智能系統化的數字信息資源體系,必須進行有效的挖掘工作和后續的資源整理。這能有效地提升用戶檢索查閱的效率和信息的使用率,創新圖書情報工作新形式。
進行數據庫跨庫查詢檢索系統的建立。用戶在檢索某類主題文獻信息資源時,可能需要多個數據庫的資料進行比對才能尋齊。而此前的信息檢索界面、檢索形式和規范等都有所差異,影響了用戶的檢索體驗感受,不免顯得煩躁。因此,圖書情報人員在挖掘和整理信息時,首先,應該規劃不同的數據庫檢索界面形成鏈接共享;其次,對不同內容不同主題的信息進行專業化的數字信息優化處理;最后,情報人員要進行統一管理和設置安全權限,使用戶能享受到個性化的檢索服務[4]。
3 結語
互聯網時代下,傳統的信息服務體系和新型的服務體系是相互補充的一對組合,共同推進我國圖書館情報信息工作的發展。在過程中,積極應對各種挑戰,把握機遇,進行圖書情報工作的改革創新舉措,是順應時代的行為。不管是圖書情報管理機制還是圖書情報管理人員的素質培訓,亦或是數字資源的系統開發和維護,都進行了新的定義。共同開拓了互聯網和圖書館相融合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1]劉曉峰.網絡背景下的圖書情報工作發展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06:236-237.
[2]張雪蓮.全媒體背景下圖書情報的信息資源整合[J].出版廣角,2017,16:60-62.
[3]李媛媛.互聯網時代圖書、情報、檔案融合發展的創新模式[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24:10.
[4]張芳.我國圖書情報工作創新的特點及維度[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2,2223:70-72.
作者簡介
陳國輝(1977-),男,漢族,江西省南昌市人,大專,助理館員,南昌工程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