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苑芬
摘 要:在信息網絡時代,網絡化和數字化已經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成為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部分。在數字化背景下,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發展需求,實施數字化模式的管理工作是勢在必行。但不可否認,圖書館管理工作實現數字化模式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數字化模式下圖書館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然后分析實現圖書館管理工作數字化模式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數字化;圖書館管理;創新策略
隨著信息網絡時代的到來,圖書館管理工作實現數字化模式備受關注和重視。所謂數字化管理模式,即充分利用信息化知識和技術對圖書館里的各種文字資料、圖片、視頻、語音等做進一步加工處理,實現信息資料的二次提煉以及傳統紙質文檔到數字化文檔的轉變,便于用戶能隨時隨地快速查詢和共享圖書館里的資料[1]。圖書館管理工作實現數字化模式,不僅能有效提高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還能更好地為用戶提供服務,故研究其數字化模式的實現策略極具現實意義。
1 數字化模式下圖書館管理工作的不足
(一)創新意識不足
在信息網絡時代圖書館管理工作要實現數字化模式,就必須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以創新意識帶動整個管理工作。但就當前圖書館的管理工作而言,創新意識不足的問題比較明顯,未能充分認識到在數字化背景下圖書館管理工作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也沒有意識到數字化模式對圖書館經營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很多圖書館仍然遵循傳統的管理理念,導致管理工作成效停滯不前。
(二)管理模式陳舊
傳統封閉式的管理模式在今天仍然被很多圖書館使用,在資源管理上仍以集中式管理為主,在圖書館內部,按資排輩的情況仍然比較突出,各個部門之間缺乏溝通交流,甚至有的圖書館內部還存在“各自為政”的情況,這些直接導致了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嚴重浪費和重復。加之,有的圖書館在創建數據庫時缺乏統一標準,造成各部門分工不明確、不科學的情況,加劇了信息的共享難度,阻礙了數字化模式的實現。
(三)人員素質不足
圖書館管理工作要實現數字化模式必然離不開高素質和高水平人員的推動,加之,圖書館的管理工作本就對技術性和專業性的要求較高,因此,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極為重要。但就實際情況而言,很多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素質和能力都不高,半路出家和身兼數職的人員較多,這些人員對管理工作不夠了解,專業素質和能力方面更是無法達到要求,這對圖書館管理工作實現數字化模式來說也是極為不利的。
(四)缺乏制度保障
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配套、完善的制度做基礎,當前圖書館管理工作實現數字化模式的過程中缺乏完善、有效的制度保障,導致開展工作過程中始終會出現糾紛、沖突、職能混淆等問題。即便有的圖書館制定了配套的管理制度,但也因為各種原因而并未真正落到實處,導致很多制度形同虛設,直接阻礙了圖書館資源的開發和共享。因此,數字化模式下圖書館管理工作不僅需要完善的制度做基礎,還需要工作人員自覺嚴格落實各項制度。
2 數字化模式下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創新策略
(一)創新圖書館管理理念
在信息網絡時代,人們獲取信息和資源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其中網絡就是最具代表性的途徑之一,很少有人再通過紙質書籍查詢信息和資料。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圖書館要實現良好的發展,獲得更多用戶的支持和信任,就必須要積極創新管理理念,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好地服務。本文認為應在圖書館管理工作中貫穿“以人文本”的理念,充分重視和尊重廣大用戶,要求每位工作人員積極樹立創新意識,自覺強化自身的服務意識與競爭意識,以為廣大用戶提供高質量服務為首要工作目標。同時,管理層人員要積極運用現代化管理理念開展工作,為其他工作人員樹立榜樣,帶動全體工作人員積極創新,共同為數字化模式下的圖書館管理工作開辟新的管理模式。
(二)提高圖書館人員素質
在數字化模式下,圖書館工作人員不僅要掌握傳統的圖書館學知識以及外語知識,還應掌握信息化知識和技術,對通信技術知識、網絡安全維護知識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等具備很高的水準。因此,在選拔和引進工作人員的時候必須從多方面考核。同時,對已有的圖書館工作人員應采取“自育”和“他育”相結合的管理方式,即要求工作人員自覺學習和自我教育,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積極改進;同時圖書館應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和教育,培訓教育內容要與實際工作息息相關,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確保他們都能很好地勝任崗位工作。此外,圖書館雖然屬于公益性服務機構,但工作人員仍應以“顧客和上帝”之禮相待,要自覺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了解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和喜好,為他們提供更加人性化和個性化的服務。
(三)積極搭建數字化平臺
在信息網絡時代圖書館要更好地開展管理工作就必須要積極搭建數字化平臺,不僅要多方面收集和細化整理各種特色文獻信息資源,還應下載好各種內容并做好細致分類和標引,以便用戶能很方便、快捷地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且,積極創建索引數據庫,制作配套網頁,借助信息推送技術及時更新發布信息并推送給相關用戶。此外,以往以書籍與刊物為主的服務顯然不能滿足信息化時代廣大用戶的需求,圖書館應提供以篇、知識及主題為主的新型服務模式,將簡單的原始文獻傳遞轉變成知識和信息的傳遞。實現這一目標后,還應形成綜述、研究報告等類似信息產品以及多種具備特色的信息包,方便用戶根據自身需求對信息做科學整理與加工,及時獲取信息資源里隱藏的知識內容[2]。
(四)完善圖書館管理制度
圖書館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以及發展需求不斷修改并完善各項管理制度,以實現圖書館內部分工明確、條理清晰、組織結構優化、凝聚力強等目標[3]。在修改和完善管理制度的過程,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每位員工,強化與員工的溝通交流,了解員工的想法和需求,以此為基礎再結合管理工作的需求和未來發展目標,不斷完善各項制度。如崗位職責權限,對圖書館每個崗位的職責權限都應有明確制度規定,任職相應崗位的人員必須熟記相應制度規定,在工作過程中嚴格按照制度規定開展工作,避免工作混亂或重復。又如某個崗位的任職員工在工作一段時間后仍然無法勝任,這時相關負責人就要及時與之溝通交流,尋找解決辦法,或參加培訓教育、或調任其他崗位,這就需要圖書館能制定完善的崗位標準和教育培訓計劃,以便幫助員工更好地勝任崗位工作。此外,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從服務水平、專業能力、職業素質等方面綜合考評,放大員工的優勢和不足,促使員工更加努力改進和提升。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數字化模式下圖書館管理工作的開展十分重要。就當前圖書館的管理工作而言在管理意識、管理制度、人員素質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針對這些不足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能有效提高數字化模式下圖書館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更好地為廣大用戶服務。但在實際工作中,還需要管理人員結合實際問題具體分析,采取更精細化的措施,對癥下藥,有效提高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齊玲閣.基于數字化環境下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轉變探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07):105-107
[2]文淑君.數字環境下的圖書館管理創新模式分析[J].科技視界,2015(20):172-172
[3]王白石.信息化環境下我國圖書館業務管理模式變革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8):183-1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