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飛+張寶紅
摘 要:任何時代的戰爭,戰斗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軍事院校在培育軍人戰斗精神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外軍院校立足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著眼戰爭形態和制勝機理,不斷探索完善培育戰斗精神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在課程設置、軍事訓練、嚴格紀律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優良傳統,借鑒價值很大。
關鍵詞:外軍;院校;戰斗精神;培育;特色
戰斗精神是軍隊作為武裝集團所特有的精神狀態和戰斗作風,是軍隊信念、信心、勇氣、意志和時期的集中反映,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在軍人身上的集中體現。是否具備高昂的戰斗精神,始終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也是對軍事人才評價的一項重要指標,中外軍隊對此都有深刻認識。美軍認為,不管軍事技術如何進步,戰爭的勝利還是決定于人的果斷、勇敢、堅韌和才能。在長期的建設發展過程中,外軍院校立足于具體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著眼于變化的戰爭形態和制勝機理,不斷探索完善培育戰斗精神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對我軍戰斗精神培育有一定參考價值和重要借鑒意義。
1 課程設置突出適應性,緊貼時代實際需要
外軍認為,課程是培育戰斗精神的重要依托和平臺,始終關注時代發展大勢,與時俱進創新課程設置,這是提高官兵戰斗精神的重要途徑。西點軍校課程設置上的總目標清楚明白地指出:“培養學員能夠對不斷變化的技術、社會、政治、經濟領域的不確定性做出準確預見和快速反應。”課程設置的不斷變革創新,正是外軍院校緊貼時代實際需要、確保軍事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官兵敢打必勝信心的深厚傳統和主要手段。
目前,外軍院校課程設置的變革創新呈現出以下幾個主要特點。一是在適應軍民融合發展的大趨勢的基礎上強調軍事教育特殊性。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的課程設置,旨在發展學員品質、才智和專業能力,并被各種學術和專業機構所認可。其中最為著名的軍官就職培訓課程(Commissioning Course),被公認為世界上成功的陸軍軍官指揮和領導課程。1997年學院獲得了英國人力與發展特許協會的認證,表明其畢業生的民事管理資格已獲得專業機構的認可。二是更加適應信息化戰爭的需要。美軍強調聯合作戰和信息作戰,于是在若干中高級軍事院校增設聯合作戰課程,陸軍軍事學院的教育計劃中有75%的課程涉及聯合作戰和多國軍隊的聯軍作戰。許多院校也把“培養信息時代的職業軍官”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三是更加適應戰場實際的需要。在輕松推翻阿富汗塔利班和伊拉克薩達姆政權之后,自殺式襲擊、路邊炸彈(IED)和打了就跑的反美武裝成為美軍揮之不去的夢魘,為了更加有效應對和打擊反美武裝,美國海軍陸戰隊指揮與參謀學院把阿富汗、伊拉克戰爭中的經驗教訓搬進了課堂。
2 極端注重軍事訓練課,切實突出實戰運用
戰斗精神的培養和形成是一個綜合過程,僅靠課堂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離不開多樣化、高標準、講實效、實戰化的軍事訓練。實戰化訓練通過從難從嚴設置演練條件,在接二連三的難局、危局、險局中將戰爭的艱難和恐怖盡可能真實地展現出來,是消除松懈麻痹思想、培養頑強的戰斗精神、保持和提高戰斗力的基本途徑,得到世界范圍內各國軍事院校的高度認可和重視。盡管外軍院校在組織實戰化訓練中有不同的招數和表現形式,但在設置逼真環境、增強對抗性和激發學員自主意識方面則是相通的。每一屆西點軍校的新生入學后,都需要進行為期6周的野營訓練,在這里伙食和睡眠只能保證基本需要,從早到晚是仿佛永無休止的長途徒步行軍、手榴彈投擲、射擊訓練……,沒有社交和娛樂活動,還要隨時接受教官莫名其妙的責難,因而被學員稱之為“獸營”。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每年舉行傳統賽事“原木賽”,學員需相互合作抬著巨大的原木和彈藥箱賽跑,并涉入齊腰深的溪流,據指揮官講,此舉的疲勞感覺類似于撤離戰場傷員。通過對學院進行這些“抽筋換血、脫胎換骨”的實踐磨練,以鍛造士氣和意志,切實提高戰斗精神。
沒有經過充分訓練和培養的部隊,有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但卻帶有很大的情境性,很不穩定,只要略受挫折,就會一落千丈,所以,注重實效的軍事訓練非常重要。高度的對抗性是戰爭永恒的魅力之一,外軍院校組織的軍事訓練從來不缺乏激烈的對抗?!暗顾焙汀膀T馬作戰”是韓軍院校經常組織的軍事訓練科目,在進攻和防守時,學員相互之間的動作很大,每次比賽都有人受傷或送醫治療的,同時也有很多人倒下后依然頑強地爬起來繼續向前沖。盡可能地增強學員的自主意識和動手能力,使學員徹底消化理論知識,從而熟練掌握軍事技能。外軍院校普遍重視各種極端條件下的野外生存訓練和突擊隊訓練,其目的是訓練學院掌握并熟悉生存的辦法和手段,確保在戰爭狀態下保持旺盛的戰斗力。
3 高度重視體育類課程,著力磨礪戰斗意志
強健的體魄是軍人的必備素質,也是磨礪戰斗意志的必經之路。高度重視體育類課程、廣泛開展經常性體育競賽是提高學員戰斗精神的有效途徑。和平時期,體育尤其是一些集體項目和軍事體育項目與戰爭實踐、軍事訓練相似,充滿了競爭性、對抗性,并且近年來發生的局部戰爭表明,信息化戰爭并未降低對官兵的體能要求。外軍院校歷來認為體育運動是展示和鍛煉學員領導能力的重要途徑,普遍重視所有學員的體育課程。1919年6月,麥克阿瑟就任西點軍校校長之后,把體育鍛煉提高到與科學文化、軍事訓練同等重要的地位,直至今日仍然是西點軍校課程中的三大支柱之一,畢業學員必須通過8門體育課程的考試。日本防衛大學特別強調體育鍛煉,校友會運動部負責組織學生的各種體育活動,如足球、劍術、體操等,該校有一條硬性規定,凡身體條件不合格者不能成為軍官。
體育鍛煉不單純為了增強體質,更重要的是通過競賽增強進取意識和團隊凝聚力,因此體育訓練和比賽是外軍院校的重要傳統和重要訓練內容。美國空軍軍官學校里,每天下午,都有3000多名學員參加多達90種比賽的賽事。美國海、陸兩軍橄欖球對抗賽從1890年開始,一百多年來從未間斷,雙方的勝敗記錄保留至今,誰都想在新一輪賽事中戰勝對手,西點軍校的教學樓和學員宿舍樓頂上用黃色油漆寫著“參加陸軍、擊沉海軍”。廣泛開展體育競技活動,既提高學員身體素質及自信心,又激發其過硬的戰斗意志。endprint
4 執行嚴格紀律與校規,著力鍛造過硬素質
軍事職業的特殊性要求所有軍人必須具備超人般的過硬品質,強化令行禁止、嚴守紀律的號令意識,是外軍院校進行戰斗精神培育的鮮明特色。
(一)教育先行,理念引導
戰斗精神的培育是一個長期的、漸變的過程,主要在平時,重點在磨練,關鍵在養成。日本武裝力量將軍人的精神狀態視為部隊戰斗力強弱的重要標志。日本防衛大學以武士道精神中的忠誠觀念建立學員的使命意識;以武士道精神中的尚武傳統激發學員的報國熱情;以武士道精神中的道德規范培養學員的職業品行。他們認為,未來戰爭破壞力大,情況復雜多變,戰斗極其殘酷激烈,但“歸根結底是人心與人心的斗爭”,只有依靠每個士兵的精神力量和自覺性,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英國總參謀部要求軍官院校“培養指揮官正直的品格、勇挑重擔的勇氣、勇于自我犧牲和相互信任的精神?!泵绹哲娷姽賹W院制定有專門的《榮譽準則參考手冊》,新學員入校后要經過維護榮譽準則的宣誓之后才能正式成為一名軍校學員。
(二)建章立制、注重細節
伴隨著軍隊法規制度的逐步健全與完善,以及對戰斗精神培育重要性認識的提高,各國軍隊的戰斗精神培育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得到加強,重視建章立制,靠制度進行管理。內容規范,統一部署,有章可循。美軍頒布了《品格指導綱要》《行動指南》《行為準則》《品格指導手冊》《軍事精神教育的技巧》等條令條例,還規定學員每周要參加一小時的品格指導課。英國布列塔尼亞皇家海軍學院規定所有人員在平時的早餐必須著襯衣、扎領帶,中餐著軍裝,晚餐要求男士著西裝、襯衣、領帶,女士穿晚禮服,任何時候都禁止穿牛仔服。美軍院校還給學員下發《戰爭概要》袖珍手冊,并拍攝放映電影系列片《我們為何而戰》,在激勵官兵士氣、提高軍人戰斗精神方面發揮了較大作用。
(三)賞罰分明、從嚴執法
借助紀律和校規對學員進行不厭其煩、日復一日的理念灌輸和行為約束,在日常養成中錘煉軍人品質,消除那種不受控制和隨心所欲的個人主義傾向,促進學員對嚴格的內務秩序、緊張的集體生活、嚴肅的內部關系等形成某種自覺。西點軍校有著名的“點子”制度。學員凡有小的過錯或失誤,比如上課或集合遲到,沒有按照規定著裝,房間不夠整潔等等都會被長官記點子,當點子積累到一定數量就會受到相應的處罰。美軍認為,精神教育、榮譽激勵和物質給予,是鼓舞軍心、提高士氣、培養戰斗精神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三者缺一不可。美軍普遍實行的《兵役法》《保密法》《戰場行為法》等一系列法律,同樣適用于在校學員,對故意抗令、泄露機密、擅離職守、臨陣逃脫等行為進行嚴厲處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