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李敏
摘 要:文章探討了啟發式教學在高職護理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認為啟發式教學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思維,提高了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高職護理;內科護理學
啟發式教學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教學過程的核心,從而獲取新知識的教學體系。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內科護理學的學科特點是涉及范圍廣,知識體系的整體性強,它是臨床各科護理學的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善于思考,多問為什么,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才能夠將知識靈活的運用,學會利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啟發式教學源于中國影響世界。它源于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矣”。啟發式教學是一個古老而又符合新時代潮流的教學方法,在不同的時代,教育界一直進行著啟發式教學的實踐和研究。
在啟發式教學中,在講授新知識點之前,可先在網絡教學平臺上給學生發布學習任務,使學生對新課產生好奇,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課前可以根據學習任務查閱資料,查看網絡教學平臺上教師發布的課件學案等進行課前的預習,在這一預習的過程中學生主動地思考問題;主動去發現,主動去探索,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思維,也提高了團隊協作能力。課上在講每種疾病、每個臨床表現時,可以在適當的時機拋出問題,啟發學生去思考,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按照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理解、掌握基本知識,提高學生聽課興趣,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課后設置課后思考題,可使學生帶著問題及時復習,鞏固已學知識。啟發式教學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內科護理學教學過程中,可根據學科的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PBL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在教學過程中聯系臨床實際,利用高級綜合模擬人、標準化病人等創設模擬臨床一線環境。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團結協作能力,可以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分別完成不同的任務,如“護士”通過詢問病史、護理體檢可以培養學生與患者的溝通能力。
2 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是師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雙向活動,教師不但應傳授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是通過科學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1]。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為主導,有利于系統的傳授知識,但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2-3]。啟發式教學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去學習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為了不教”。通過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 在啟發式教學中要傳授知識,但更重要的是發展學生的智力
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地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啟發式教學法就是要教學生“漁”,教給學生“點金之術”,使他們終生受用無窮。各種方式的啟發式教學都應該朝著發展智力這一目標進行。
經過啟發式教學法培養出來的護生,能較快地學會思考,有創新意識,能更好地解決所遇到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令其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知識,跟上信息社會快速發展的步伐,真正做到終身學習,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4 啟發式教學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使學生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保持著主動性,主動地提出問題,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學習動力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和條件,對學習起到維持、促進、調節的作用。在啟發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拋出的問題激發學生主動去思考,自己動手動腦去學習新知識,在具體問題中學習相應的護理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和解決問題的成就感,激發了內在的學習動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新知識,構建新知。
總之啟發式教學是一種教學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它遵循著學習的客觀規律,運用多種靈活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充分體現了護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習的積極性主動。
參考文獻
[1]姚其英,黃仕明,何毅,等.啟發式教學在內科護理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遵義醫學院學報,2011,34(1):77-78.
[2]盧玉仙,高薇,孫靜,等.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實踐[J].護理學雜志,2010,25(2):13-14.
[3]祝玉芳.綜合實驗教學在高職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8,23(17):53-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