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龍飛
摘 要: 傳播生態的變化影響媒體的語言風格,新媒體的語言傳播充滿了個性化的表達,傳統媒體的播音主持風格在進行著新的嘗試和變革。新媒體環境下的主持人語言傳播呈現出更加多樣的創作個性和特色。
關鍵詞: 新媒體環境 主持人 語言傳播風格
據新浪科技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微博月活躍用戶規模增長到3.6億,移動端月活躍用戶占比達92%,再創新高。2016年中國微信公眾號數量超過1200萬個,預計在2017年將增長到1415萬個。以微博、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環境正深刻地改變著社會結構和生活習慣,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和思維方式。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日益多元化,也使得媒介自身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一、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與傳播格局的變化
在新媒體時代,用戶更加喜好方便快捷的傳播方式和輕松娛樂的傳播內容。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傳播主體和受眾都在發生多方面變化。新媒體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媒介的生產和傳播方式也在發生深刻變化。
(一)多平臺聯動,媒介融合加速。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互融合的趨勢日益明顯,信息生產呈現即時性特征。各種媒介之間加速融合,內容生產不再是單一模式,而是跨媒介多方位呈現。傳統媒體越來越重視網絡播出平臺的建設,很多節目實現多平臺聯動,整合不同平臺的優勢,擴大節目的影響。比如2016年播出的《快樂女生》和2017年的《爸爸去哪兒5》都采用了在湖南衛視旗下的互聯網視頻平臺——芒果TV播出的形式。雖然在網絡平臺播出,但是湖南衛視的多檔資訊類節目都會播出節目的預告、花絮等,《快樂大本營》還請來《爸爸去哪兒5》的幾位嘉賓參與節目,這樣就可以與芒果TV形成聯動和呼應。2017年10月初,湖南衛視新推出的經營體驗類真人秀《親愛的·客棧》將在湖南衛視首播,同時芒果TV和騰訊視頻聯合獨播。這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共同播出的模式將長期存在,這種跨平臺聯動的模式,更有利于節目的推廣和營銷,有利于擴大節目的影響力。
(二)信息生產主體的多元化趨勢明顯。
新媒體環境下,傳播方式更加便捷,傳播主體越來越多元化,傳播和信息獲取的渠道越來越多。用戶不僅是受眾,而且參與內容生產環節,用戶生產內容成了新媒體時代的鮮明的標志。例如以視頻和圖片分享為主的社交應用軟件“快手”發展迅速,截至2017年3月,快手的日活躍用戶已經達到4000萬。眾多社交應用的崛起,讓受眾擁有更多的選擇,打破傳統媒體信息生產的壟斷。用戶參與內容生產領域,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個性化表達特點,信息生產主體大大增加,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并且傳播主體擁有多樣化的傳播渠道。
(三)節目編排更加注重受眾的需求和注意廣度。
新媒體環境下,受眾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并表現出了個性化與社會化的特征。傳統的電視節目時長一般以半小時和一小時居多,這樣比較有利于媒體節目的編排。這種編排方式和時長正在發生變化,逐漸被該長則長,該短則短的自然編排方法取代。節目編排不再只考慮媒體編輯的方便性和廣告商的喜好,而開始更多地考慮受眾的需求和注意廣度。受眾對節目時長的要求已經變得更加多元化,受眾欣賞節目內容的時間正變得碎片化,大量短小的視頻更受歡迎。但是觀眾的需求也是多種多樣的,追求便捷和娛樂的觀眾偏愛更短小的內容,追求充實感和滿足感的消費者則喜愛更長的內容,而不長不短的僵化編排模式則很難再有市場。
二、新媒體環境下主持人語言傳播風格變化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與傳播格局的變化,不僅改變了媒體的傳播生態,而且使主持人的語言傳播風格有了新的變化。
(一)主持門檻降低,主持人語言傳播風格日益平民化。
新媒體的發展極大地豐富和壯大了節目主持人群體,新媒體環境下的主持人不僅有播音員主持人,而且有編輯記者。不僅有“網紅”,而且有以虛擬形式出現的主持人。2015年12月在浙江衛視跨年晚會上,百度人工智能產品“小度機器人”與浙江衛視主持人華少共同主持,展現了人工智能非凡的能力,也引發了傳媒行業的深入思索。2016年被稱為直播元年,全國涌現出200多家直播平臺。大量的網絡主播通過直播的形式與網民進行互動交流。在新媒體時代,受眾可以通過網絡的低門檻搭迅速聚集人氣,擴大知名度。新媒體的發展可以讓每個人都過一把主持癮,播音主持活動不再是傳統媒體可以壟斷的現象。主持人語言傳播主體的多元化,特別是新媒體主持人草根化、平民化的主持,也對傳統媒體主持人的語言風格產生影響。當下很多廣播主持人的語言風格已經變得非常平民化,大量使用生活中的口語和俚語進行主持。
(二)主持人與受眾在多平臺展開互動,自如切換語言風格。
新的傳播技術和傳播平臺的涌現,使主持人真正實現多媒體全方位傳播。許多節目的主持人在節目開始前會在自己的微博上對節目熱點進行預報,在直播進行中也會與受眾互動。許多觀眾對媒體節目制作的流程和主持人的工作狀態非常感興趣,他們對圍觀主持人的個人直播更有熱情。現在許多傳統媒體的節目主持人在節目進行中,會同時通過網絡直播平臺直播節目進程。目前著名體育解說員董路簽約聚力體育,在PPTV解說體育賽事,他在比賽直播中會通過彈幕和微博等渠道與球迷進行互動討論。除此之外,他常常在PPTV的直播結束后,回到家里繼續通過一直播等平臺與球迷分享解說比賽的感受。可以看出,主持人與受眾的互動已經變得越來越緊密,不同場景的互動也會呈現不同的語言風格。多平臺的互動,體現了全媒體傳播的實現,主持人與受眾的互動越來越重要。
(三)主持界“段子手”不斷涌現,傳統新聞節目主持風格逐漸向親民化轉變。
講究語言基本功是傳統的新聞播音樣式對主持人的要求,這種播音風格端莊大氣,沉穩老練,對播音員主持人的吐字歸音有較高的要求。但是播音風格不是一成不變的,也要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調整。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大家除了關心激烈的比賽外,還對白巖松的主持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在開幕式上,白巖松擔任現場直播解說,被稱為自帶彈幕的“國家級段子手”,其主持風格的詼諧與幽默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近年來,隨著大量年輕的新聞主播進入播音隊伍,新聞播報風格逐漸變得更加富有親和力。2017年春節期間,央視新聞頻道主播朱廣權在回答觀眾的問題時說:“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風里雨里節日里我們都在這里等著你,沒有四季,只有兩季,你看就是旺季,你換臺就是淡季。”這種語言風格讓觀眾耳目一新,也更加接地氣。包括央視新聞頻道在內,許多新聞節目正在隨著傳播生態的變化做出改變。我們的新聞播音風格也在變得更加平等,更加親民,包括主持人的服飾等副語言符號,也在變得更加時尚,更有親和力。
(四)脫口秀節目異軍突起,語言表現力強的主講人更受歡迎。
目前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都有大量的脫口秀播出,這些節目涵蓋歷史類、體育類、文化類、時事類等多種類型。脫口秀的主持人或者主講人不再正襟危坐,其語言風格更加具有表現力。他們在講述中會有更多娛樂元素的融入,很多主講人還會使用一些小道具增強節目的趣味性。如優酷播出的《曉說》中,主持人高曉松坐在一把普通的座椅上,搖一把紙扇,便開始談古論今,其語言風格輕松詼諧。優酷中袁騰飛主講的《袁游》、《這個歷史挺靠譜》等節目,屬于歷史類的脫口秀。主講人袁騰飛采用評書式的語言風格,有時候還會根據所講內容,唱幾句京劇助興。這種幽默風趣的講述,獲得很高的點擊量。還有一檔在愛奇藝、優酷等多個網絡平臺播出的《暴走大事件》,主持人戴著夸張的頭套,把熱點事件用娛樂化、網絡化的語言方式呈現,用幽默不失犀利的語言進行點評,表現力很強,很受年輕人的歡迎。
三、結語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主持人語言傳播將長期共存,并呈現出各自的發展特點。隨著時代的發展,二者融合的趨勢日益明顯。新媒體雖然發展迅速,但是新媒體的主持人素質參差不齊,一些主持人缺乏基本的主持素養。部分新媒體制作的節目,節目質量有待提高,其語言表達過于隨意,缺乏必要的邏輯性,這對于漢代漢語的凈化和發展是不利的。進入2017年,直播網站已經沒有了2016年的喧囂。一些憑借直播走紅的主播,由于觀眾的好奇,暫時獲得一些關注度,但是在新鮮感過后,如何形成自己的主持風格,如何提供更加優良的傳播產品,這些都需要新媒體主持人深入思考。目前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主持人都面臨著困境,在語言表達上都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只有那些可以提供高質量的節目內容,具有鮮明創作個性和藝術特色的主持人才能保持長久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美]克里斯·安德森.長尾理論:為什么商業的未來是小眾市場[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221-222.
[2]姚喜雙.播音主持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1-62.
[3]高貴武.新媒體環境下的主持傳播格局演變[J].國際新聞界,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