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夏源(北京體育大學管理學院 北京 100084)
北京高校體育場館資源利用研究報告
□ 李夏源(北京體育大學管理學院 北京 100084)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的方法,調查北京高校體育場館資源的現實狀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北京高校的開發利用情況,結合北京高校的自身條件,提出有償開發體育場館的結論與相關建議。
北京高校 體育場館 有償服務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體制的轉型,體育與經濟的結合越來越緊密。體育場館資源是體育產業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保障,已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現實問題。我國體育場館資源嚴重短缺,尤其是高校場館資源浪費嚴重。因此,有必要研究高校體育場館資源的現實狀況與條件、開發利用情況,為更好地提高高校場館的管理水平打下基礎。
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通過研讀國內外有關體育產業、體育場館管理、經營的著作,了解我國在體育場館方面的政策、法規和文件精神;搜集與體育場館有關的統計材料,通過中國知網查閱相關文章,掌握前人的研究水平和最前沿的理論狀況,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在研究過程中將采用歸納、演繹、類比、綜合分析等邏輯方法,對所取得的數據進行較深入的探討,推導出相應的結論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合理而科學的建議。
3.1、資源配置情況
本文調查所得到48所普通高校,共擁有1067個體育場館,其中室內體育館114座,校均2.4座;室外體育場953塊,校均19.9塊。帶觀眾坐席的體育館8座,其中綜合館5座,籃排球館3座;帶觀眾坐席的綜合體育場24個。這些場館是北京高校體育教學、訓練工作的基礎和重要物質保證,見表1:

表1 北京高校體育場館資源數量情況表
不同性質學校場館配置情況略有不同,其中場館數量與學校規模的關系最大,與地理位置、隸屬關系和學校類型的關系較小。規模達到5000人以上的院校,其體育場館數量明顯占優,同樣,規模小于1000人的學校場館數量劣勢也很突出,見圖1:

圖1 不同規模學校場館數量對比
3.2、開發利用情況
體育場館有償開放是在學校完成正常體育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滿足市場需求和大眾需求而采用的經濟行為。通過調查發現,在調查的48所院校中31所學校能采用有償開放的手段,占全部高校的64.6%,有13所采取的是無償開放手段,占27.1%,見圖2,說明大部分高校能開發利用自身的場館資源,其中有2/3的學校能再利用場館的同時進行創收。

圖2 北京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開發利用情況
3.3、北京高校體育場館有償開放情況比較
有償開放并不意味著沒有無償開放,無償開放的學校也會存在少量的收費現象,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有償開放場館學校的有償開放活動,以及未有償開放場館學校的無償開放活動,對有償開放和無償開放情況作對比研究。
(1)服務內容。
在有償開放的31所學校中,有74.2%的學校主要從事體育服務經營,有25.8%的學校從事包括非體育服務的綜合性經營。從事綜合性經營的學校,體育類經營的比重平均為88%,非體育類經營平均為12%。通過對8所綜合性經營院校的調查發現,非體育服務的經營內容主要是舉辦各類文藝活動、展銷會等。有償開放學校場館的服務項目基本分為三層,第一層是器械健身、乒乓球和網球,第二層是足球、游泳和籃球,第三層是健美操、排球和羽毛球。由此可以看出,高校體育場館的利用偏好基本上是以滿足群眾運動偏好為主。
(2)服務對象。
有償開放學校的服務對象為本校師生、社會個人和團體;未有償開放學校為本校師生和社會個人,沒有面向社會團體,實踐可知,楊鐵黎對我國高校體育產業的調查表明,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為本校學生、教職工提供體育服務,提高學生和教職工的生活質量”,占71.4%。所以,高校體育場館的有償開放是以豐富校園文化,提高學生和教職員工生活質量為主要目的的。但高校想提高體育場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必須擴大服務對象,廣泛接納社會人士。
(3)服務時間。
在有償開放的學校中,選擇全年開放的最多,選擇工作日開放的最少,他們利用場館資源創收多是在工作日以外的時間;而無償開放學校選擇最多的是工作日開放,寒暑假開放較少,說明他們多在工作日內無償開放場館,而較少去利用休息日進行無償開放。
通過日開放時間分析,大多數人選擇在下班后的時間里進行體育鍛煉或觀看體育比賽,因此高校有償開放場館的時間大多選擇在晚上。對于無償開放的高校來說,無償開放場館的各項成本太高,所以這些學校晚上開放場館的情況最少。另外,有償開放學校大多不會選擇早上開放場館;而無償開放學校選擇“早上開放”的僅次于下午。
(4)服務范圍。
服務范圍是空間概念,有償開放學校的服務范圍以小部分開放居多,而無償開放學校選擇全部和大部分開放的占92.4%。因為場館進行有償開放時,需要更多人員參與,因此有償開放學校只能抓住部分場館進行創收,若對全部場館一律收費在管理上還有較困難;而無償開放場館不需花費精力,更不用配備專人管理,其無償開放場館的范圍自然最寬。結合前面所分析的服務時間和項目,無償開放場館的學校多在工作日內無償開放,且開放項目多是籃、排、足球和田徑等常見的場所,統計表明,這些場館占無償開放學校全部場館的大多數,因此不用牽扯太多精力就能做到全部或大部分開放。而有償開放學校的服務多在業余時間進行,且多是器械健身、乒乓球、網球、游泳等場館比例少的項目,統計表明這些場館只占有償開放學校全部場館的五分之一,相對于更豐富的籃、排球場資源,有償開放的范圍只能是少部分。有償開放學校場館的種類較多,全部開放需要投入更多的人、財、物,還需要有較大的社會需求做保證,所以各校普遍采用有償開放部分場館的做法,以獲取經濟效益;同時對部分場館實行無償開放,來增加社會效益。
4、結論
本文調查的北京48所普通高校共擁有1067個體育場館,其中室內體育館114座,校均2.4座;室外體育場953塊,校均19.9塊,場館資源條件較為優越。從北京高校體育場館數量分布情況看,體育場館數量與學校類型、隸屬關系和地理分布的關系不大,而與學校規模有較大關聯,規模越大,場館資源越充足。在這48所院校中能開放場館的學校有44所,占91.7%其中有償開放31所,無償開放13所,而未開放的學校有4所,占8.3%。與全國部分省市相比,北京由于具備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方面的優勢,其高校體育場館的有償開放率處于較高水平,在全民健身計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F實發展說明,開放高校場館資源為社會服務是完全可行的。
不同場館資源利用學校的服務情況有所不同。在服務內容,有償開放場館能更好地滿足群眾需要,主要開放的是受人們喜愛的項目,如游泳、足球、器械健身等,無償開放項目則多是資源較充足的籃、排球場。在服務對象上,兩類學校都以本校學生為主,但有償開放學校能更多地面向社會,注重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在服務時間上,有償開放學校能加強服務質量管理,開放時間更規范和穩定,并且較多占用雙休日、寒暑假和晚上等業余時間為群眾服務;無償開放的時間則不固定,且只局限于工作日內。在服務范圍上,由于有償開放學校只對部分運動項目收費,這些場館本身只占少部分,所以相對于資源較豐富的籃、排球場,其開放范圍要低于無償開放學校。有償開放場館學校的服務質量較高,能更好地滿足全民健身運動的需要,并且能將收入反饋給學校,彌補了教育經費短缺的矛盾,因此這種有償開放的方式應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在有償開放方面做得較好的學校,是因為具備四方面的優勢,首先是各種關系處理得當,既要保證教學訓練,又要注重公共關系;其次軟硬件環境優越,良好的場館條件,還有經營開發的觀念;第三是有科學規范的經營管理手段,包括營銷、管理、公關等;最后是注重有償收入的再投資,加強維護與保養,為延長場館使用壽命奠定基礎。其中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能完全采用公司化管理,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開創了一條管理高校體育場館的新路子,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1]雷厲.對北京高校體育場館資源利用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0.
[2]雷厲.對北京高校體育場館資源利用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03.
[3]劉勇.北京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現狀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
[4]曾峰.對北京高校體育場館利用現狀的調查[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6,04.
[5]雷歷.對北京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配置及開發利用情況的分析[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2000,04.
[6]劉燕飛.北京市高校體育場館服務營銷現狀的調查與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09.
[7]郁漪漪.北京高校體育場館對學生和社會人員開放調查研究[D].首都體育學,2010.
[8]魏宏遠.北京高校奧運場館賽后利用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2006.
[9]劉勇.北京高校體育場館經營效益影響因素的研究[J].大眾文藝,2011,20.
[10]李一安.北京市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運營模式的調查研究[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中國體育產業與體育用品業發展論壇論文集,2012,5.
[11]董梅.北京高校體育場館的綜合利用調查研究[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2014,2.
[12]王雷.對北京高校體育場館“公益性”社會化服務現狀調查與研究[J].赤子(中旬),2013,09.
G818
A
1006-8902-(2017)-11-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