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春娣楊永剛吳志敏(、.河北體育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4;.石家莊鐵道大學 河北 石家莊 05004)
河北省高校體育資源現狀及開發利用研究
□ 蔡春娣1楊永剛2吳志敏3(1、3.河北體育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41;2.石家莊鐵道大學 河北 石家莊 050043)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和問卷調查法,對河北省部分高校體育資源現狀及開發利用情況,分別從人力、物力(場館設施)、信息和科技四個方面進行調查分析,客觀合理的歸納出高校體育資源在實際的開發利用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依次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求為我省高校體育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高校 體育資源 現狀 開發利用
隨著我國現代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民群眾對于健身活動的相關需求顯著提高,但是當前國家所提供的體育資源數量卻難以滿足現代人們的健身需求,于是兩者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單位,它所擁有豐富的人力、物力(場館設施)、信息和科技等體育資源的配置,若能將其合理開發利用,則可有效緩解社會體育資源在供給方面的短缺,同時還能增加其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對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的推動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
當前國內學術界對于“體育資源”的界定并無統一結論。本文筆者將采用朱杰在《體育資源管理》一書中對于體育資源的定義,是指人們從事體育服務產品和物質產品的生產以及開展體育活動所利用或可資利用的各種資源。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本文具體將從形態上把體育資源依次劃分為:體育人力資源、體育物力(場館設施)資源、體育信息資源和體育科技資源四大類別。
通過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以河北省30所高校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其中抽樣選取不同地區的公辦高校20所,民辦高校10所),問卷通過相關科學的信度和效度檢驗。問卷共計發放30份,回收有效問卷30份,有效率為100%。
3.1、高校體育人力資源配置現狀
體育人力資源作為最寶貴的體育資源,它是開展體育活動的主導因素。評價體育人力資源我們應從數量和質量兩個維度來進行客觀評價。
(1)開設體育專業數量及所屬層次。
據調查數據得知,我省共有16所高等院校開設有體育類相關專業,其中開設有研究生層次的院校僅有河北師范大學一所,其余院校均是以本科層次為主(一本院校3所、二本院校14所,三本院校1所)。從這一數據可以看出,我省體育類專業整體的培養水平不高,與周邊省份(如北京、天津、山東和山西)對比還存有較大差距。
(2)河北省歷年體育類高考人數的報名人數。
據河北省教育考試院的相關數據得知,從2010年起,我省體育類高考報名人數一直維持在1.4萬人左右,雖然有部分考生有可能報考外省院校,但是大多數體育類畢業生都傾向于回省內進行就業。這為河北省體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高校體育教師的職稱水平。
據調查數據得知,在本次所有調查對象隨機選取了90名教師,其中擁有教授職稱的教師人數為10人,占比僅為11.1%,擁有副教授職稱的教師人數為23人,占比為25.6%,擁有講師職稱的教師人數為44人,占比為48.9%,擁有助教及其它職稱的教師人數為13人,占比為14.4%。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分析出,我省高校體育教師職稱情況,整體上看結構趨于合理,但是擁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整體占比較小,從而客觀反映各高校對于體育人才的師資引進還相對落后,這將直接影響到我省高校體育教育教學及參與服務社會的水平。
(4)高校學生參與社會體育服務活動的現狀。
據調查數據得知,在本次所有調查對象隨機選取了150名學生,其中外出參加過三次及三次以上社會性質文體演出的人數僅為17人,占比僅為11.3%;參加過一次社會性質文體演出的人數為50人,占比為33.3%;外出擔任過社會性質比賽裁判的人數為28人,占比為18.7%,外出從事過健身場所服務的人數為82人,占比為54.7%,外出擔任過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人數為35人,占比為23.3%。從這組調查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當前高校學生參與社會體育服務活動的情況并不多,主要受到對外交流途徑不暢通、薪水程度低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3.2、高校體育物力(場館設施)資源配置現狀
高校大多都配有專門用來滿足日常教學工作所需的田徑場、游泳館、綜合訓練館及其他相關室內外場地設施。然而正是這些場地設施,也是社會大眾所期望的重要場館資源。但由于種種因素的原因,當前高校物力(場館設施)資源對外的開發工作并不盡如人意,具體從以下幾方面體現。
(1)河北省高校體育物力(場館設施)基本情況。

表1 河北省高校體育物力(場館設施)基本情況 (n=1124)
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河北省高校體育物力(場館設施)資源數量非常有限,各個項目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相對于小眾化的項目,配置數量嚴重短缺。
(2)高校體育物力(場館設施)資源對外的開放現狀

表2 石家莊市高校體育場館資源的開發情況(N=30)
從表2我們可以看出,僅有5所學校在場館的對外開放方面針對開放時間、價格的細節問題,出臺了相關制度和管理辦法。而其他大多院校對于社會開放的問題大多都采用一種偏保守的態度,使之政策并未在地方院校真正的落地生根發芽。
3.3、高校體育信息資源配置現狀
據調查數據得知,河北省高校的整體體育信息資源建設工作相對落后,具體表現為:高校圖書館和相關資料室關于體育類書刊的儲藏比例較低,其他相關體育資源的類型數量也相對較少,學生缺乏有效的了解體育信息和知識的相關渠道,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國內外體育事件的關注度。
3.4、高校體育科技資源配置現狀
體育科技資源是體育科技活動的基礎,能直接或間接推動體育科技進步,但通過本次調查發現,絕大多數高校教師因為職稱評定的緣故,每人都有一定數量的論文發表,論文的社會化轉化率較差。因此,如何有效提升我省整體的科技資源配置,是擺在相關管理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4.1、高校與社會缺乏有效溝通途徑
高校與社會缺乏有效的溝通途徑是高校師生參與社會體育服務數量偏少的主要原因。高校的管理者對于師生參與社會體育服務也應該采取較為積極的支持態度,盡可能使其優越的人力資源發揮應有的社會作用。
4.2、高校對于物力(場地設施)資源的管理模式較為單一,投融資方式較為傳統
當前,河北省高校對于物力資源的管理方式還在延續之間的傳統管理模式,投融資方式也較為簡單,大多依靠政府的專項撥款來建設投資。新形勢下的多種經營模式應運而生,就連當前我國政府都在積極鼓勵社會資本通過PPP的投融資模式,社會資本的介入,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政府相關的資金投入,合理配置政府資源,另一方面由于社會資本具有逐利的屬性,因而建成后的場館在滿足日常教學的基本前提下,勢必會退出對于社會化的服務產品,實現一舉兩得的理想局面。
4.3、高校對于體育信息的重視程度不夠
體育信息作為推動高校相關體育工作的重要因素,其發展的程度好壞將直接影響到高校體育專業的未來發展。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發現,由于大多數的學校對于體育信息資源的重視程度不夠,學校庫存的相關體育數據、影像資料等資源數量偏少,連本校的師生需求都無法滿足,同樣也就不具備向社會化開發的基本條件。
4.4、高校科研成果社會化的轉化程度較低
高校科研成果社會化的轉化成度低,主要是由于當前社會并未建立起能夠整合外部資源從而推動體育科技成果轉化的能力,也可以說是當前社會的機制不健全導致的。一方面政府通過資金獎勵的方式,鼓勵高校師生積極進行科技成果的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多數科研成果存在于社會實踐相脫節,導致無法實現有效轉化從而形成了雙重資源浪費的尷尬局面出現。
5.1、通過采用“院企聯合”合作方式,有效加強高校與社會的之間的溝通
我們當前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培養出來的人才并不能為社會所用,所以,我們應加大對于“院企聯合”合作模式的積極探索,試圖改變當前所面臨的尷尬局面。將優秀的人力資源優勢充分應用到社會體育服務當中來,從而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
5.2、大膽突破創新,采用新理念有效的開發校內物力資源
高校物力資源,作為保障教學訓練的重要物質條件,與其社會化程度的其他資源相比,具有特殊的屬性,因而,我們首先要確保校內正常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行。然后,選取符合市場化的資源,通過委托管理與自主經營的有效結合,努力提升資源的開發利用效率。
5.3、加大對于體育信息工作的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學院對于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視程度
要想提升高校體育信息工作的投入力度,學校的管理者首先要提升自身對于國家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視程度。高校作為重要的人才培養端口,我們理所應當將其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
5.4、鼓勵高校科研成果的社會化轉化,提升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被應用到了體育發展當中來。2008年中國體育軍團在奧林匹克賽場上一次次的將國歌奏響,就離不開眾多體育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作為政府相關管理者,有責任也有義務建立健全相關運行機制,讓真正具有含金量的科研成果實現社會化的成功轉型。
[1]朱杰.體育資源管理[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0,03.
[2]李煒.淺析體育人力資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體育科技,2014,(4).
[3]劉希佳,王向春,趙士陸,朱云波.河北省高校體育產業資源開發現狀與對策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4).
[4]蔡珺.高校體育資源產業化發展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2011,(5).
G812
A
1006-8902-(2017)-11-SY
河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發展課題(項目編號:201604040301)。
蔡春娣(1979-),女,河北體育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