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艷偉??
摘要:本文主要致力于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涉及的評價方法的研究,主要側重點在于給出意見。小學教育處于一個人受教育生活中的啟蒙階段,老師的教育方法、教育水平以及教育內容,都嚴重影響和建構了一個人的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甚至對后代子女的教育方式。小學數學作為小學課程中重要的學科,其涉及的評價體系對小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我們要建立“多元、多層、多方、多樣”的評價體系,用科學的方法,教書育人,讓小學生學好數學,愛上學數學。
關鍵詞:數學;學生多元評價;評價策略
一、 引言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如今,教育以素質教育為主題,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建立督促小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現在已經得到各個國家教育人士的重視。對于小學生來說,老師真誠懇切的評價,會起到春風化雨的作用,幫助小學生建立一種端正的學習態度,推動老師的課程教授計劃的順利實施。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多元評價體系,筆者有如下心得。
二、 多元的評價標準
所謂“不以成敗論英雄”。一個人的學習成績,從來都不應該成為評價一個人整體素質的唯一標準。我們也發現,很多小學時代或者中學時代學習成績好的好學生,并不一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會成為人生贏家。數學是個發散思維極強的學科,所以在數學學習中,不應當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應當從多元化角度,測試學生的能力和發展潛力。總結起來有三大模塊。
(一) 動手實練的評價。老師課堂教學的成果如何,學生掌握的程度如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考試,就是從答題結果中看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情況。考試成績也最能直觀地反映出學生對知識板塊的掌握情況。傳統的評價方式,即采用考試成績為評價基準。綜觀中國當今的教育評價體系,傳統的以考試成績為測評標準仍然是中國教育的現狀。這種傳統的考核模式,會在滿分的基礎上給出“優秀”和“及格”兩個等級。通常滿分100分的情況下,60分為及格線,80分為優秀線。滿分150分的情況下,90分為及格線,120分為優秀線。
(二) 思考能力的評價。任何學科,思考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對于數學等理工科學科,同樣正確的答案,其實存在很多種答題思路。不同的答題思路,其實反映了不同的思維模式。很多小學生對于答案,或者老師規定的答題思路,都會有自己的發問。小孩子的思維,很多時候反倒是大人們出乎意料的。如何評價一個小學生的數學成績,還要看該學生是否是自主思考,思路是否正確等。對于有想法、善于動腦的小學生,老師應當肯定其思維模式,予以獎勵。
(三) 學習態度的評價。“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學習態度對于一個人的學習、做人、處事等各方面的影響是巨大的。要重視小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問題,糾正不端正、不嚴肅的學習態度,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踏實學習。為此,學校可以設立不同的獎項,如“進步獎”“優秀獎”“勤學獎”,等等。
三、 多層的評價標準
之所以要對小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其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自己清楚自己的定位,鼓勵先進激勵后進,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但是由于每個小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其家庭背景、思考能力、課后學習時間、自我執行力等都存在一定差別,所以顯然不能用固定單一的評價體系來衡量。這就要建立一套多層的評價標準。
例如,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個人學習基礎,把全班同學分為基礎好的、基礎中等的和基礎差的。針對其不同的學習情況,制訂每個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具體個人具體分析,并且可以相應的調整試卷的難度層次,比如填空題和單選題可以降低難度,要求學生都必須做對。計算題的前兩道要求中等和基礎好的學生答對。對于應用題和附加題,可以按照學生的基礎,監督基礎好的學生認真分析,力爭做對,鼓勵基礎差的學生積極思考,視個人情況消化答題思路。
利用設置“階梯”形難度的試題,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信息,也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對學習的熱情,不至于讓基礎差的小學生因為一道題目都不會做而受到打擊,喪失學習動力,從而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學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的數學知識。
四、 多方的評價主體
根據國內一家教育機構的民意調查,80%的學生特別看重老師對自己的評價,認為老師對自己的打分就代表了自己真正的學習水平。這種心理影響了很多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對于正處于身與心都剛開始發展的小學生來說,老師的評價,更是一字千金。評價主體多元化,建立老師、學校、同學、家長“四位一體”的評價主體,能夠有效糾正或者避免老師單方的評價對學生帶來的偏激的影響,得出全面、科學的評價結果。
多方評價主要分為“自評”和“他評”兩類。“他評”又包括老師、學校和同學三方面的評價。老師的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自主思考的能力、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的評價,老師的評價比較客觀,能夠總體反映出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由于一個班級一般有幾十位同學,卻只有幾名老師,數量的不對等決定了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全面不夠立體的缺陷。老師自己也應當認識到這一問題,既要認識到老師對學生評價的獨特地位,也要認識到該評價的不足之處。學校對學生的評價,主要集中于對學生出勤、課外活動、衛生、保護公物以及全校范圍內學習成績對比等大方面的評價,基本上基于班級對學校上報的數據做出評價分析,比老師的評價更有鼓動性。學校應該多加強校級獎勵制度的完善,設立校級“學習進步獎”“學習優秀獎”“勤學獎”“愛護公物獎”等。在全校營造團結友愛、勤學奮進的學習和生活氛圍。同學的評價,是基于同學間日常的相處情況之上的,更多的是對學生為人處世與人交際方面的評價。學生的評價往往更客觀和真實。不一定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就團結同學關心他人,也不一定學習成績差的就會得不到同學間的歡迎和表揚。并且,同學間的評價,是一個相互的過程,自己被他人評價自己也有權評價他人。雙向互動的過程,有助于學生自我反思,也能在學生間營造平等、民主、友好的評價方式。endprint
五、 多樣的評價內容
評價方式也是評價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老師要運用多樣的評價方式,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選擇恰當的評價方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樣的評價方式,不僅有助于老師個人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建立自己具有親和力的人民園丁的形象,也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鼓勵學生更好地愛上自己的課堂,學好自己教授的課程。
對于教學中具體運用到的評價方式,可以從學習生活中的多方切入。首先是直觀的學習成績評價,除了給出生硬的數字評分,可以加上幾句簡單的評語“今天做得不錯,如果能規范書寫會更好”“今天的進步很大,期待下一次會更好”等鼓勵性話語,小學生還可以加上“小紅花”“小紅旗”“笑臉”等符號化的評語。其次在日常的教學課堂中,通過提問,適當地給予學生鼓勵性的評價,點出回答時的可取之處,鼓勵學生踴躍回答問題,塑造具有親和力的教師形象。班主任還可以在課后找學生談話,以朋友間對話的方式,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消除隔閡和講臺上的威嚴感,通過與學生面對面的談心,傾聽學生的想法,進而提高學生的課堂歸屬感和學習熱情。最后還可以為每一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記錄學生學習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成長過程。定期做回顧和總結,讓學生自己總結一段時期以來學習方面的得失,幫助學生養成定期對學習情況做自我總結的習慣。老師個人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教師成長檔案,記錄班級同學的成長情況,務必關注到每一個同學,與學生共同進步。
在具體運用多樣的評價方式中,也可以加入多種實施辦法。一是多用眼神交流,表揚或者批評學生的時候,應當直視學生的眼睛,通過目光的鎖定,表明了老師誠懇的態度,也能觀察學生的表情,判斷到底是否評價準確,學生有沒有認真在聽,同時也能利用目光的交流,讓學生對老師的評價有更深刻的體會。二是適用肢體語言,小學生的數學題不會做,對于學生自己也是相當苦悶的事情。老師可以摸摸學生頭,拍拍肩膀或者握一下手,讓學生感受到親人一般的關心和愛護,感受到老師的重視和期望,有助于建立學生對自己的信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三是務必公正評價。老師切不可因為個人對學生的喜好,就偏袒或者故意疏遠某一位同學,久而久之,會失去所有學生的信任。必須對每一位同學一視同仁,這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六、 結束語
數學多元化的學習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是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不僅可以激勵學生,使他們主動學習,愛上學習,勤奮學習,激發學習潛能,培養學習思考能力,促進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也能振興整個教育行業,促進中國的小學教育事業,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新暉,馮世杰.班主任手記[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2]梁碧艷,梁紅京.學習評價研究: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實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賈群生.回歸生活的中小學教育評價[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