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樹懷??
摘要:本文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到本地小學英語的教學現狀及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概括出本地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為探討解決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依據,力求為小學英語教學研究拋磚引玉,以此進一步推進小學英語的新改革。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現狀
目前,筆者所在的地區,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都開設了英語課。從理論角度看,外語學習開始得越早,效果越明顯。但在我國目前現有的各種條件下,小學英語教學要取得成功,必須解決好師資、教材、設備等諸多問題。
為了解筆者所在區域的小學英語教學現狀,解決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促使師生共同迅速提高教與學的能力,我們對本地區的部分小學段的學生和小學英語教師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
調查問卷設計的理論依據是《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的相關要求;調查問卷設計的事實依據是根據前期調查中教師們所遇到的困惑——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不當等問題。
據此,我們設計出了學生調查問卷(表一)和教師調查問卷(表二),問卷調查為匿名形式,所收集的數據僅用于本研究。
調查問卷設計完成后,學生調查問卷選取了縣城和農村不同學校不同班級的學生,共發放問卷295份,回收問卷295份,回收率100%;教師調查問卷選取了30位具有代表性的小學英語教師,共發放30份,回收問卷28份,回收率93%。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仔細統計研究,既存在共性問題,也有個別情況(由于單、多選不統一,故不好統計具體數字)。現將調研結果以及在此基礎形成的若干建議表述如下。
一、 學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
1. 學生對英語很感興趣,最喜歡在游戲中學習單詞和課文;
2. 學生喜歡老師的課堂語言中英結合;
3. 絕大多數學生認為課堂英語教學對自己的英語學習必不可少;
4. 不少學生認為教師、課本內容、教學手段是影響自己學習英語興趣的主要原因;
5. 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困難集中在詞匯的記憶上;
6. 90%以上的學生希望老師能把英語課上得輕松活潑;渴望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
7. 學生們認為開展課外英語活動會幫助自己提高英語能力,但他們一般不會主動尋求課外學習資源;
8. 大多數學生對學習英語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會漠視不管;一般不會主動說英語,運用出錯時希望他人幫助指出錯誤;
9. 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希望得到老師、家長或同學的好評;
10. 學生認為老師的作業布置量大,多是重復訓練或搞題海戰術,有的教師布置的作業不但質量不高,還缺乏具體指導、檢查和反饋;
11. 為了應考,單一的作業形式、不切實際的作業內容,導致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普遍不高,他們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去做作業,應付了事。
二、 小學英語教師中存在的問題
1. 大多的老師在教學中嘗試過不同模式的教學,少數老師從未嘗試過(以年齡大的教師為多數);
2. 多數老師期望能夠得到專業指點,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為主體的任務型教學,但仍對是否可行有一定的擔心,其余個別老師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
3. 教師英語教學重教材、重講解、重傳統、重尖子,在設計教學設計時,對學生的學情把握不足;
4. 盡管老師們在一開始就強調英語學科的重要性,可是還有少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科不重視。
將共性問題歸納起來可以看出學生學習英語缺目的、缺興趣、缺信心、缺方法。反觀小學英語教師也存在著教學目標設計不盡合理、教學方法(手段)單一落后、學法指導缺失、評價方法不合理等。
三、 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策略
上述師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筆者認為既要我們的廣大一線教師去認真反思與改進提高,更要我們的教育教學管理者去關注、去研究、去解決。
1. 對教師的要求:
(1)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
在當今社會大環境之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愈發多樣,知識更新速度愈來愈快。這就要求每位教師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想方設法地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
(2)針對學情,以激趣為中心,恰當安排教學內容
對小學生而言,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是第一位的,當他們對所學的話題感興趣時,是不用擔心他們學不會的。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針對學情,大膽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取舍甚至刪減,同時把握好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
(3)盡一切可能,創設接近于真實的教學情境
語言是用于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總是要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因此,英語教師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接近于真實的語言情境,少一些機械操練,杜絕毫無實際意義的練習。
(4)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設計,教學手段多樣化
教學內容不同,教師在進行過程中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方法的恰當選擇與發揮,是教師創造性與教育藝術性表現的主要形式。為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運用聽說法、視聽法、情境教學法、交際法、TPR(全部動作反應法)等方法;同時,還有充分利用圖片、幻燈、錄音、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配合唱歌、游戲、角色表演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活動方式,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努力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生動活潑。
(5)關注學生的情感發展,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經過調查發現小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是:外貌上慈祥;穿著上干凈得體;談吐上幽默風趣;對待學生上一視同仁;專業知識上博大精深。以上這些方面每一位小學英語老師應特別關注。
2. 對學生的要求:
(1)明確學習目標
明確的學習目標是學生努力的導航,是指引學生不斷前進的動力。
(2)找對學習方法
有許多學生對學習方法不加以分析和比較,一天到晚總是忙忙碌碌地埋頭苦學,認為只要自己學了就是收獲,而不注重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歸納,其結果導致不是學習效果不佳,就是所學知識雜亂無章。久而久之,學習成績總不理想,最終導致自己對學習失去興趣。學習方法合適,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否則,只能是事倍功半。
3. 對學校的要求
作為學生教育的主體——學校,應盡力充實完善相關教學設備,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同時,盡一切可能為老師們的培訓學習提供便利。
4. 對家長的期望
作為學生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成為可塑之才,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家長們也該實事求是,客觀地對待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應該設身處地為孩子們想想,對他們多一分理解與寬容。千萬不能做一些拔苗助長的事情。
四、 結束語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們的教育目標和教育理念更清晰,那就是“一切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這一點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須謹記。因此,不同地域的教育者,針對不同的校情、不同的學情,在教育教學中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不搞一刀切,只要是適合學生學習的就是最好的,不搞“花架子”,追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是非常必要且極具現實意義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