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鵬

教育科研是教育發展的第一推動力。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大連金石灘實驗學校構建了主題式、立體化教科研體系,既有總領課題,也有靈魂課題和支撐課題,為學校的可持續性高位發展注入了不竭的發展動力。學校主題式、立體化教科研體系引領下的“一元價值,三元特色,五整合”課程引領著師生的幸福成長。
一、主題式立體化教科研體系
成就學校高位發展
學校教育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研究培養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的問題。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的辦學宗旨是為成就幸福公民而奠基,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學校將“為成就幸福公民而奠基教育教學模式探索”作為總領課題(見圖1),而“‘德育為魂、課改為先、合作為徑、育人為本的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策略研究”又是學校課題研究的靈魂之所在,德育始終貫穿于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學校的教育教學在以德育為魂的基礎上,將課程改革作為“領頭羊”,用課程啟迪學生的心靈,開啟學生的心智,滿足學生成長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家校之間,以及學校與社區之間的通力合作,是為了達到育人的根本目的。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和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三支撐三融合作用研究”將支撐學校的可持續性高位發展。
正因為學校有了這樣的總領課題、靈魂課題和支撐課題,才成就了學校可持續性高位發展。
二、主題式立體化教科研體系
成就課程開發的前瞻和高位發展
1.主題式立體化教科研體系引領下的“一元價值,三元特色,五整合”課程體系構建
學校課程體系是實現教育目標的主要載體和重要渠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和核心所在,是育人和成就教師職業幸福的重要載體和主要途徑。如何構建及構建什么樣的課程體系,是關系到每一個學生幸福成長及培養國家未來發展所需人才的核心問題。有目標指向的課程體系即“立德樹人”的課程體系,應站在世界基礎教育發展坐標體系中,結合本民族教育特質,進行探究和構建。學校在主題式立體化教科研體系的引領下,以“一元價值,三元特色,五整合”為框架初步構建了學校的課程體系。“一元價值”即以師生為本的價值;“三元特色”即學校辦學彰顯民族化特質、現代化特質和國際化特質;“五整合”即學科內整合,學科間整合,三級課程整合,三級課程與國際三大主流課程整合,課程與人、社會、自然不斷發展的新信息資源整合。
“一元價值,三元特色,五整合”課程體系的構建,在審題、立意、選材、表達中融合了多方意見和建議,這是一種嘗試、一種探究,也是金石灘實驗學校第一個五年發展,即深化課程改革的重點所在。在課程改革中,學校堅持“德育為魂、課改為先、合作為徑、育人為本”的課程改革理念,堅持“中國情、民族魂、世界觀”的教育國際化理念,“用民族的心牽世界的手”,倡導“倡百家、融一家、成自家”的教育哲學,以提升和深化學校“一元價值,三元特色,五整合”課程體系的內涵。用文化滋養課程體系建構,用課程體系建構浸潤學生的幸福人生,切實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2.學校文化理念在“一元價值,三元特色,五整合”課程的大與小的互為孕育之中
在主題式立體化教科研體系的引領下,學校的課程設置和教育教學活動直接指向“為成就幸福公民而奠基”這一辦學宗旨。例如,關注中國傳統文化主體“天人合一”和時空生命教育的“4·21”宇宙關懷課程,“和平·責任·未來”模聯課程,指向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升旗課程,“神奇豐厚精彩美麗的大連”春秋游實踐課程,“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文化藝術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下“三個三”習慣課程。
一是“三句話”,“您好”“謝謝”“對不起”。讓學生們學會了與人交流、與社會交流、與自然交流、與世界交流,讓學生們通過對文明禮節的感知,增強了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自然、對世界的熱愛之情。這僅有的七個漢字,是一聲親切的問候、一聲暖心的感恩、一聲真摯的內省,更是生命成長中品質內涵和智慧的升華。引領師生創造性地使用好“三句話”,讓大家在言談舉止中,感受“三句話”的情感內涵;在教材的文本解讀中,感悟“三句話”的價值追求;在家風、校風、國風中,升華“三句話”的文化靈魂。“三句話”由表象走向內涵,由內涵走向價值追求,又由價值追求走向文化靈魂。
二是“三整理”,整理書包、書桌、書柜。要求嚴謹、縝密、規范、有序、美觀。表面看起來整理的是物品,實質上整理的是學生的生活習慣和思維品質。“三整理”課程促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養成嚴謹、縝密、規范、有序、審美的習慣,提高他們的思維品質。
三是“三姿訓練”,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既對學生的終身健康提供保障,也培養學生從小懂得將氣質內涵通過外在形象體現出來的意義和價值。
小習慣成就大人生,“三個三”習慣課程讓全體師生在日常的“細小”之中不斷感知體悟身體健康、精神健康、靈魂健康的“三境界”,讓學生終身受益。
近三年來,東部教育集團師生在課程的建構、實施及學習的過程中,既從“大”處觸摸與理解“天人合一”的文化內涵,又從“小”處感受能力與素養的培養需從“三個三”習慣課程的點滴做起,“大”孕育著“小”,“小”成就著“大”。這樣,學校文化理念就落實在特色課程的大與小的互為孕育之中。
3.學科課題引領各學科以項目推進的方式踐行“一元價值,三元特色,五整合”課程理念
在學校主題式立體化教科研體系的引領下,各學科在本學科課題的研究中,以項目推進的方式踐行學校的“一元價值,三元特色,五整合”課程理念。
語文學科在“主題式立體化課程整合”的研究中,以項目研究為驅動,分別以“雨”“橋”等為主題實施中小學一體化的學科內和學科間的課程整合研究;以再讀《為人民服務》為切入點,研究經典重讀教學模式;以《那樹》課例為研究,讓師生共同體會語文教材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的文化滲透……最終形成能集中體現學校“宇商教育”思想的校本教材《文學中的宇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