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毅 編輯/靖立坤
外債政策釋疑
文/劉毅 編輯/靖立坤
Q:境內公司所借外債是否可以用于歸還境內企業間的直接借款?
A:外債可用于償還企業間的委托貸款,但不得交叉幣種還款;外債結匯可用于歸還境內銀行發放的、已使用完畢的人民幣貸款或委托貸款。
Q:中資企業可否借外債,如果是房地產企業呢?
A:中資企業可以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銀發〔2017〕9號)的規定,在凈資產一定比例范圍內借用外債。房地產企業不適用該通知。
Q:公司對外方股東的1年期借款,如何辦理展期手續?展期后的外債額度是否占用長期外債發生額?
A:外債需要展期的,債務人應到所在地外匯局辦理外債簽約變更登記,具體申報材料可參照《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發布〈外債登記管理辦法〉的通知》(匯發〔2013〕19號,下稱“19號文”)附件《外債登記管理操作指引》中“非銀行債務人辦理外債簽約登記”的相關內容提交。目前,對企業外債實施余額管理,具體規定詳見《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銀發〔2017〕9號)。
Q:外商投資企業A上年度經審計的凈資產為1.75億元人民幣,目前有1000萬美元的1年期外債尚未償還,按宏觀審慎的要求能否再借外債?
A:如果A公司沒有《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銀發〔2017〕9號)規定的其他須納入余額計算的跨境融資活動,那么根據該文件的計算方法則有:
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1000萬美元(短期未償外債余額)×1.5(期限風險轉換因子)×1(類別風險轉換因子)×0.5(匯率風險折算因子)=750萬美元
再將750萬美元按外債提款當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換算成人民幣金額。另:
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上限=1.75億元(人民幣凈資產)×2(企業跨境融資杠桿率)×1(宏觀審慎調節參數)=3.5億元
若A公司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小于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上限,那么可以在兩者差額范圍內再借外債。
具體可借額度需根據跨境融資種類、期限、幣種等情況再行計算。
Q:B公司向境外母公司借一筆外債,如以自身的固定資產作為抵押,是否符合外債管理規定?能否進行登記?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A:符合,該筆業務須進行外債登記。具體申報材料可參照19號文的附件《外債登記管理操作指引》中“非銀行債務人辦理外債簽約登記”的相關內容提交。
Q:C公司向境外母公司借款,現在到期準備歸還,是否能償還本金而不支付利息?
A:外匯局未對企業外債還本付息方式做明確規定。企業可根據外債合同約定的還本付息方式至所在地銀行辦理相關還本付息手續。
Q:D公司想將一筆外債轉資本金業務,是否需要會計師事務所做“出資確認登記”?
A:不需要。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進一步簡化和改進直接投資外匯管理政策的通知》(匯發〔2015〕13號)的規定,境內直接投資項下外國投資者非貨幣出資確認登記和外國投資者收購中方股權出資確認登記已經取消,外國投資者貨幣出資確認登記則調整為境內直接投資貨幣出資入賬登記,也無需會計師事務所做“出資確認登記”。
Q:E司近期將有一筆500萬美元的外債到期,是否可以先償還一部分本金,剩余的部分做展期?
A:可以。剩余部分展期時,債務人須到所在地外匯局辦理外債簽約變更登記,具體申報材料可參照19號文的附件《外債登記管理操作指引》中“非銀行債務人辦理外債簽約登記”的相關內容提交。
Q:外商投資企業F公司,想從境外借入外債,需提供資本金到位證明材料。但F公司在注冊資本轉入時未提供驗資報告,可否用其他材料代替資本金到位證明?
A:企業按宏觀審慎模式借入外債,可提交上年度經審計的財務報告;但若按“投注差”模式借入外債,則必須提交外方股東資本金到位證明材料。
作者單位:外匯局福建省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