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風田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專業小鎮起死回生的秘訣
鄭風田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個企業、產業乃至專業小鎮的興衰,與家庭幸福其實也遵循著同樣的規律。而技術與產業鏈的創新升級和優秀人才的培育是決定特色專業小鎮興衰的重要力量。
特色專業小鎮發端于浙江,其并非行政概念上的鎮域,而是相對獨立于市區,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資源和一定社區功能的復合型平臺。
不少專業小鎮因勢而起,但在發展中不可能一帆風順,一定會遭遇到各種各樣的危機。這些危機,小到招工難、融資難,中到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漲,大到產業鏈整合、品牌創造、創新能力,都有可能對專業小鎮發展形成致使一擊。
有些專業小鎮由于準備充分,應對得當,能夠在劫后化蝶,通過各種努力進行產業升級,在危機過后又重獲新生。也有些則從此灰飛煙滅,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而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決定興衰的兩種最重要的力量,其一是技術與產業鏈的創新與升級,其二是優秀人才的培育,當然這背后都需要當地政府或者產業協會的精心謀劃。而這兩點往往是我國不少專業小鎮最缺乏的,迫切需要在未來的發展中補齊,唯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硅谷專業集聚區,在IT產業中一枝獨秀。這并不說明硅谷在發展中是一帆風順。其實硅谷的產業發展,也與許多專業集群發展一樣,會遭遇到各種危機。
但硅谷之所以能夠安然渡過各種危機,主要得益于兩條:源源不斷地創新來源以及創新型人才培育。硅谷起源于斯坦福大學,是該校的畢業生走出校門創業的地方。大學的研發能力能夠讓硅谷的產業一直處于領跑。
到目前為止,硅谷附近除了有斯坦福、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等頂級學府外,還有不少技術性大學。這些學校不但與硅谷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各種研發技術也讓硅谷的產業一直能夠領跑于世界,產業出現的新問題,也能及時得到研究部門的關注與解決,是真正的產學研互動。
反觀我國的不少專業小鎮,過去主要拼價格,拼成本。但隨著人民幣的強勁升值以及我國農產品原材料價格的不斷攀升,這些傳統的單一價格法寶就不存在了,唯有不斷通過人才與產業鏈的創新,才能在危機中生存下來,否則只能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但是.我國不少的專業鎮還停留在初級階段,絕大多數制造業公司還只是滿足于接訂單,掙那點可憐的加工費,這也是不少專業鎮消亡的共性原因。
要想生存發展,就必須想辦法實現兩個升級:產業鏈升級與人才升級,只有實現兩個升級才能獲得自救并重新煥發活力。
產業鏈如何升級?我國不少專業小鎮都起源于剛剛改革開放,抓住了歷史機遇,從而贏得第一次發展起飛的機會。
在以后的競爭中,那些能夠生存下來的,一定都是對產業鏈進行不斷的升級,通過打通產業鏈,形成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才能堅持下來。一般紡織品行業完整的產業鏈應該是紡紗、織布、提花、印染,最后做成服裝。如果一個專業小鎮一直處于這些產業鏈的最低端,市場的萎縮、競爭對手的擠壓遲早會讓專業小鎮的產品不具備競爭力。只有告別粗放的生產方式,打通與延長產業鏈,才能獲得新生。
重慶的回龍壩專業小鎮,背靠直轄市重慶,應該不缺技術,如何讓產業重現活力,必須打通產業鏈,不能僅僅在停留在上游階段。當地政府也應該積極走出去招商引資,引進新技術,讓產業小鎮去獲得重生機會。
產業能否順利升級,人才升級是關鍵。如果這些專業小鎮不再滿足于低價與僅僅招農民工,也開始招些大學畢業生,也就是“制造業白領”,自建品牌與營銷網絡部,通過品牌與營銷,同樣的產品,所收獲的利潤可能要高出數倍。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的制造業雖然創造了奇跡,但中國的制造商們卻吝于研發、品牌管理、財務規劃和環境健康管理。如果把制造產品轉變為品牌產品,可以為公司創造許多無形資產管理的白領職位。在OECD(經合組織)國家這些資產占公司資產的比例達三分之一以上。
過去人們一講產業升級,以為就是所謂的高科技附加值產業提高,其實大錯特錯。并不是講產業升級就一定是上高新科技、機械化,還有另外一個層面的產業升級,那就是大力增加“制造業白領”,通過研發、品牌、渠道的建設,提高制造業的產品附加值,減少對訂單的依賴度,也可以讓產業重獲活力。
10.16625/j.cnki.51-1752/f.2017.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