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陜西 咸陽 712046)
高?;@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
何偉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陜西 咸陽 712046)
高校籃球后備人才培養是國內培養籃球人才的重要時期,從當今國內高?;@球的培養現狀來看,依舊存在著一定的缺陷,這不利于培養和輸出籃球人才。為此,闡述高?;@球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和對策,以及高?;@球后備人才培養需要注意的事項。
高校;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現狀;對策;注意事項
在培養高校籃球后備人才的過程中應用合理、科學的培養方式,有助于人才培養效率和質量的提升。然而,縱觀當今國內高校的人才培養現狀而言,依舊應用傳統的培養方式,因而常常難以實現理想的效果。為了更加有效地培養高校籃球后備人才,需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究與高校學生籃球訓練相符合的后備人才培養模式,從而實現理想的效果。
1.培養模式單一化。當今,國內高校籃球后備人才的培養中,常常應用傳統化的單一培養模式,即主導形式是競賽。如此的培養模式盡管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籃球綜合技能,可是這種培養模式會讓學生形成思想負擔,這是由于基于競賽的籃球訓練和培養模式讓學生經常處于緊張的狀態當中,這不利于提高訓練的效果。為此,為了實現理想的效果,務必創新和改革傳統的單一化教學模式。
2.不注重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以教練作為主導的培養方式業已跟當今的籃球后備人才培養相悖,不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就難以提高人才培養效率與質量。在高?;@球培養中,學生之間存在顯著的個體不同之處,如果制定單一的培養方式讓學生被動地接受,那么就難以體現學生的個性,這樣不利于學生主體性的體現,進而難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潛能和智慧,最終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3.不注重提高教練的素質和能力。在高?;@球后備人才培養中,僅僅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卻不重視教練員自身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因為籃球指導教練長時間不進行訓練和提升,這導致自身的水平與能力受限,進而阻礙了專業素質和能力的提高,這會間接影響到對學生的培養質量。教練自身素質和能力的高低影響到人才培養模式是不是合理與有效,也關乎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此,教練僅僅重視培養學生能力而不重視自身綜合水平的提升,將會阻礙高校籃球后備人才的培養。因此,教練注重培訓對于創新培養人才的模式非常關鍵。
4.缺少人才綜合培養體系。基于現代體育的發展過程中,對人才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在人才培養模式當中,一味地訓練體能遠遠不及,思維能力、競技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現代體育對籃球人才的要求。當今,高?;@球人才培養的體能訓練模式業已初步形成,可以實現學生身體素質的持續提高,然而針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現狀而言,面臨顯著的不足之處,這阻礙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因而不利于培養優秀的籃球后備人才。為此,縱觀當今的人才培養模式而言,依舊缺少實效性和創新性。
1.重視基礎訓練環節。為了提高籃球運動員的戰術,在進行訓練的時候,并不是單一地提高某一種技能,而是重視提高運動員的基礎,在訓練的整個過程中都滲透基礎訓練。為此,教練需要在每一節課的開始部分就滲透基礎技術的提高與訓練思想,要求學生訓練原地投籃、傳接球、運球跑、滑步等比較基礎的籃球運動技術?;A訓練的效果理想與否,與運動員將來的體育競技成績存在必然的聯系性,具備扎實運動技術的運動員在進行比賽的時候常常能夠穩定地發揮,進而將自身的能力更好地體現出來??傊?,倘若不能夠順利地開展基礎訓練工作,只是一味地提高學生的實戰技術,僅僅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受益,而想要讓學生具備長遠的運動技能,務必注重基礎訓練的有效開展。
2.在訓練過程中緊緊地圍繞專項體能。籃球運動項目集合了跳、跑、投。而跳與投的基礎與前提是跑,只有提高運動員跑的能力,才可以在比賽中具備完美的表現。并且,籃球比賽運動項目的特點是高耗能和高對抗,因此需要較強的體能,這就需要對運動員的體能進行有效和持久的訓練。以生理學作為視角而言,籃球運動項目混合了無氧運動和有氧運動,一味地開展10 000米或者是5 000米的跑步訓練,僅僅實現運動員有氧能力的提升,而未曾有效地訓練運動員的無氧能力。為此,在高?;@球訓練當中,需要統一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并且尤為重視運動員無氧能力的提升,注重訓練運動員在籃球比賽過程中要求的體能。具體來講,可以要求學生進行30米的沖刺訓練,然后向原地慢跑,然后進行又一次的30米沖刺,如此進行往返幾十次,從而實現運動員專項體能的發展。籃球場地的寬是15米,長是28米,運動員在防守快攻或者是快攻的情況下會多要求跑30米,為此進行30米的專項體能訓練非常重要。并且,在進行跑位或者是防守站位的時候,一些運動員存在慢跑或者是靜止的情況,這要求運動員具備相應的有氧耐力。為此,籃球項目結合了無氧運動和有氧運動。其中,30米的沖刺跑屬于無氧運動,而30米的慢跑屬于有氧運動,這樣在提高無氧能力與有氧能力的基礎上,可以使運動員取得更加理想的比賽成績。
3.重視運動員實戰技術的提升。在籃球運動中,不但要求運動員有相應的體能,而且要求運動員有相應的技術。一些教練在提高運動員戰術的過程中,常常是要求他們原地進行投籃,這種情況下缺少對抗、缺少跑位、也不存在防守,在實際比賽過程中這樣的機會非常少,因而跟籃球運動的發展特點不相符合。在籃球比賽過程中,大部分的投籃都是在跑位甩掉防守的情況下進行。為此,高校在日常的籃球訓練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實戰技術的提升,在訓練投籃的過程中,要求運動員模仿正式比賽的情景,在高速奔跑、甩掉防守等情況下訓練投籃,對待罰籃也是如此,要求運動員在做完一些俯臥撐之后或者是高速奔跑之后投籃。總之,在訓練運動員實戰技術的過程中,都要參考正式的比賽標準。
1.建立健全合理、科學的管理體系。體育跟教育在統一的形式上,能夠創建體育系統跟學校的雙負責制,建設關于處室領導參與的聯合辦公體系,通過合同或者是契約的方式對雙方的權限、利益、職責做出要求,堅持一致制定的一系列法規和管理條例。在管理上,需要創建合理、科學的監督管理制度以及考核評估制度,制定系統化的管理條例。結合辦學的質量創建競爭體系,實現優勝劣汰和體現高校的地位。并且,實施分級負責制,從而有助于主管單位簡化管理環節和高校強化內部管理。管理機構務必建立和健全糾紛仲裁、參賽條件、學術資格等的一系列制度,以及在貫徹實施制度的過程中確保公開性、公正性、公平性,這樣才可以確保有效地培養人才,以使教育系統體現對高校籃球后備人才的培養優勢,為發展國內的競技體育提供大量的人才。
2.注重選材的科學性。為了搞好選材這個關鍵的方面,需要立足于以下幾點:(1)各級體育局需要創建和完善科學選材機構,配置相應的兼職或者是專職人員,以及科研經費和設備儀器等,從而創建關于運動員生理測試、技能評定等一系列的制度,科學地監控重點運動員,強化訓練的恢復。(2)創建選材測試制度,以及建設關于學生的骨齡、體驗、素質、技術等信息資料的檔案,以使科學的選材網絡形成。(3)結合各個高校的實際情況,加速制定各年齡層次和各項目的選材指標,強化科學訓練的力度,從而有助于基層科學選材的開展。
3.有關部門增加投入。體育與教育的主管單位需要增加其對高校學生籃球聯賽的宣傳力度、費用投入,進而提升聯賽的知名度,并且各種企業的贊助與各種財力的投入。高校需要體現自身的優勢,籌集資金,優化訓練場地與訓練條件,探究適宜國情與高校實際情況的籃球運動員獎學金制度,從而由物質上確保運動員的良好發展。
4.注重教練自身素質的提升。注重教練的培訓工作,讓教練走出學校、邁向世界,把握全球籃球的發展方向、籃球運動的先進訓練模式與手段,以及籃球隊的管理體系等等。應用NCAA教練培養體系,實現教練收入的增加,創建競爭上崗體系,貫徹實施聘任制度,將傳統的行政任命制度打破,確保教練工作的職責化與專門化,激發教練在比賽和訓練過程中的熱情。
5.提高運動員的文化素質水平。高校需要堅持高等教育的規律和特點,注重運動員的文化課學習。在制定運動員生活、學習、訓練管理制度的過程中,需要有效地兼顧運動員屬于高校學生群體,由制度上確保運動員與其他的同學交流和溝通,讓他們具備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與其他的同學共同生活、學習。并且,對運動員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注重管理運動員的生活、學習、訓練,讓運動員的文化素質水平達標。
6.規范化和多元化地培養籃球后備人才。優化與改革籃球后備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培養模式的階段化與系統化,不斷地創新培養模式,從而使經?;腿罕娀幕@球比賽、制度化的課外活動、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方式實現,最終優化當今高?;@球培養課外活動被忽視、訓練效果差、教練素質低的現狀,并且跟CBA教練員創建合作聯系。
通過高校資源優勢的發揮,對社會力量進行吸納,試著跟企業一起建設高素質的籃球運動隊,且參與和推動高校課余訓練的整個過程,一致培養籃球后備人才以及多元型的社會人才,并且為企業進行宣傳,實現企業知名度的提升。
總而言之,針對高?;@球后備人才的培養現狀,需要注重基礎訓練、專項體能訓練、實戰技術訓練,以及提高運動員的文化素質、提升教練自身的素質等等,這樣才有助于培養優秀的高?;@球后備人才。
[1]馮海濤,和振東,李永平.體育類“非遺”資源走進高校對大學生民族凝聚力影響的實證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
[2]甘守偉,馬力.安徽省高校專業組籃球隊教練員現狀研究[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
[3]李學軍,郭良如.湖南省學校籃球后備人才體育軟實力構成及提升路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33).
[責任編輯 劉 瑤]
G841
A
1673-291X(2017)10-0145-02
2016-12-18
何偉(1982-),男,陜西咸陽人,講師,碩士,從事體育教學與訓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