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市場將迎來調整期
自從2016年下半年的環保核查開始后,農藥市場就進入了調整期。環保約束在兩個方面影響農藥行業:一方面生產亂象得到抑制,因為環保成本提升會淘汰部分小產能企業,環保勝出的企業會獲得發展機會;另一方面,產品供不應求導致漲價,企業以量換價,企業能實現利潤增長。
目前中央已經分批派出環保督察小組,對部分省份進行環境督察,取得了良好效果,2017年底將實現中央環保督察全覆蓋。對工業企業尤其是農藥企業而言,不僅要達標排放、杜絕偷排,還要主動進行技術升級,淘汰落后產能,同時更要嚴格環境管理,完善規章制度。
業內人士認為,環保是農藥行業集中度提高的主要抓手,90%以上銷售額億元以下的企業在關停潮和“進區入園上環?!钡拇驌粝律婵皯n,已經關停小企業復產無望,農藥供給將長期維持緊張,行業集中進程有望加快,龍頭企業盈利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今年一季度,隨著環保壓力加大,國內原藥和相關中間體企業開工受限,原藥價格大幅上漲;而到了二季度,在農藥市場淡季下,部分產品價格出現較大的回落。下半年國內農化市場將走向何處?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鑒于市場供過于求的態勢仍然繼續、農產品價格在低位徘徊、農戶種植興趣不高以及南澇北旱的天氣狀況等因素交錯,原藥價格低位徘徊的可能性更大,目前市場以消化原有庫存為主。此外,還預測下半年農藥行業將面臨著適應新《農藥管理條例》的新要求、環保常態化等因素帶來的挑戰,原藥供應不會大幅增長。長期來看,在市場的低價貨源消化完畢后,由于貨源緊缺和環保成本增加,上游的成本轉移到下游只是時間問題。
(張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