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獻
(泗洪縣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江蘇 泗洪 223900)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診斷肺部占位性病變中的應用及安全性分析
李 獻
(泗洪縣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江蘇 泗洪 223900)
目的:探討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診斷肺部占位性病變中的應用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0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期間泗洪縣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收治的70例肺部占位性病變患者的臨床和病理資料并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患者入院后,我科對其均進行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觀察其穿刺過程及結果,探討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在診斷肺部占位性病變中的應用及安全性。結果:在這70例患者中,肺部占位性病變為惡性者51例,所占的比例為72.9%;肺部占位性病變為良性者有12例,所占的比例為17.1%;其余7例患者肺部占位性病變的性質無法確定,后經再次病理取樣或其他診療手段等確診這7例患者肺部病變性質均為惡性。在這70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出現了咳血、氣胸、胸痛、穿刺部位出血等穿刺活檢并發癥,其穿刺活檢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1.4%。經術中術后止血、吸氧、鎮痛等對癥處理,15例患者的并發癥均在短期內消失,對其病情及預后等未造成不良影響。結論:對肺部占位性病變患者進行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檢查的準確率高且安全可靠,可有效地鑒別其肺部病灶的性質,值得推廣。
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肺部占位性病變;性質
“占位性病變”是醫學影像學的專用名詞。占位性病變根據性質的不同可分為惡性占位性病變和良性占位性病變兩種類型。惡性占位性病變主要包括癌和肉瘤,其中以癌最為常見。良性占位性病變可分為囊性占位性病變和實質性占位性病變兩種類型。囊性占位性病變主要包括囊腫、膿腫,其中以囊腫最為常見。實質性占位性病變主要包括血管瘤、細胞腺瘤、局灶性結節性增生、局灶性脂肪肝、炎性假瘤、瘤樣增生,其中以血管瘤最為常見。研究發現,肺部是人體內最易出現占位性病變的器官之一。近年來,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被廣泛地應用于肺部占位性病變的診斷中。此技術具有操作簡單、準確率高、并發癥少的特點[1]。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70例肺部占位性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的穿刺過程及結果進行分析,探討此技術在診斷肺部占位性病變性質中的應用及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3年10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期間我院收治的70例肺部占位性病變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42例,女性28例;其年齡為39~82歲,平均年齡為(62.17±11.52)歲;其體重為51~79 kg,平均體重為(62.1±0.4)kg。其中,占位性病變位于左肺的患者有25例,位于右肺的患者有45例,其腫塊的直徑為2.0~8.0 cm。其中,腫塊的直徑≤3cm的患者有15例,腫塊的直徑>3cm的患者有55例。
使用德國進口的西門子64排螺旋CT機和18G側槽套管型切割活檢針對這些患者進行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根據患者肺部病灶的具體位置指導其取合適的體位(仰臥位、側臥位或俯臥位)。術前經CT確定穿刺部位及穿刺的深度與角度。對穿刺部位進行常規的消毒、鋪巾,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指導患者屏氣,在穿刺部位刺入穿刺針,直至病灶。經CT掃描確認穿刺針刺入病灶內,沿著套管用切割針切割部分病灶。用無水乙醇固定穿刺組織,并立即將其送至病理科進行細胞學檢查。然后按壓患者的穿刺部位,對其胸部進行CT掃描,觀察患者是否出現氣胸、血胸及血氣胸等。
觀察這70例患者進行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的結果及并發癥(咳血、氣胸、穿刺部位出血等)的發生情況。
進行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的結果顯示,在這70例患者中,肺部占位性病變為惡性的患者有51例,所占的比例為72.9%;肺部占位性病變為良性的患者有12例,所占的比例為17.1%;其余7例患者肺部占位性病變的性質無法確定,后經再次病理取樣或其他診療手段等確診這7例患者肺部病變性質均為惡性。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這70例患者進行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的結果
在這70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出現了穿刺活檢并發癥,其穿刺活檢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1.4%。在出現穿刺活檢并發癥的15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在術中術后出現了咳血、咯血及痰中帶血等癥狀,其咳血量平均為20ml。術后予4例咳血患者靜脈應用止血藥物,2小時后咳血癥狀均消失;有7例患者出現氣胸,其肺壓縮的程度均小于20%,予臥床休息、高流量吸氧等處理后,其氣胸均短期吸收,3例氣胸患者伴有明顯胸痛現象,予鎮痛等處理后胸痛緩解;有4例患者穿刺部位出血,但出血量較少,經局部按壓包扎后,出血停止。具體內容見表2。

表2 這70例患者穿刺活檢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臨床上對肺部占位性病變的診斷方法主要包括X線檢查、CT檢查、PET/CT檢查、痰脫落細胞檢查及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查等,但進行病理學檢查是診斷肺部占位性病變的金標準[2]。目前,我國使用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對肺部占位性病變的性質進行診斷已廣泛用于臨床。此方法主要適應于用常規檢查不能確診、病變位置比較深及不宜進行外科活檢的患者。此方法的安全性較高[3],在肺部占位性病性質的診斷中值得推廣。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肺部占位性病變患者進行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檢查的準確率高,且安全性高,可有效地鑒別其肺部病灶的性質。
[1]曾輝.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在肺部占位性病變中的診斷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28):113-114.
[2]王連學,王寶堂,王樹憲,等.CT引導經皮肺穿刺活檢定性診斷肺部占位性病變[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5,12(12):732-734.
[3]劉強,趙建龍,楊麗,等.肺部占位性病變患者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穿刺次數及并發癥的影響因素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23(11):25-28.
R445
B
2095-7629-(2017)15-01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