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月??
摘 要:通過重視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進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師生的良好情感交流,在教學過程中圍繞共同的目標努力。探究如何激發興趣,提高學生數學課堂學習參與度。想方設法地強化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參與到數學學習的全過程中,形成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興趣;提高;參與度
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不少教師越來越重視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進,期望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來達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那么,到底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是真正適合課堂的呢?筆者以為,要想籠統地回答這個問題是很困難的,因為決定一堂高效課堂的因素畢竟太多了。但是從根本上來說,教育說到底是人的問題。所以說,如何處理好課堂教學中師生的關系才是最重要的。換言之,一堂課只有在促進師生的良好情感交流,使得他們能夠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圍繞共同的目標努力才能成為好課。
從本質上來說,教師的“教”其實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所以說,教師的“教”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此,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不在于他從專業的角度教給學生多少的數學知識,而在于他多么巧妙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學到更多的東西。所以說,小學數學教師其實可以把如何改變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的問題簡單化,深入地去探究如何激發興趣,提高學生數學課堂學習參與度的問題。想方設法地強化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參與到數學學習的全過程中,形成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一、 誘導學生學習動機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里,小學生表現出來的心理狀態是各不一樣的。但是不管怎樣,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還是會表現出一定的共性來。比如說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專注力。雖然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專注課堂的時間會越來越長,但是要求學生每一天每一堂課都能夠做到十分的專注是不現實的。所以說,小學數學教師除了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專注的學習品質之外,還要注意到他們不專注的特點,通過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誘導學習動機等等手段很好地引導他們向專注發展。如果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很好地做到這一點,那么在這樣的課堂肯定會是興味盎然,學生們學習起來也就會樂此不疲了。
比如說在教學《圓柱體的表面積》一課的過程中,就在我剛剛板書出課題的時候,我就發現有一位同學偷偷拿出了一整筒的彩筆來玩。這時候,我靈機一動,邊往這位同學的座位上走,邊說:“××同學真是和老師心意相通,知道老師今天要教《圓柱體的表面積》這一課,所以特地為老師準備了一個很好的教具,我們大家都要謝謝他。”然后我走過去拿起這個筆筒,利用它很好地吸引了同學的注意力,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的任務。事后我才知道,原來下一堂課是美術課,這位同學的媽媽給他買了一筒新的彩筆。因為新鮮好奇,這位同學沒能控制住自己就拿出來玩了。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學生不夠專注的事例被我發現了并且做了較好的處理,誘導他們的學習動機,使得全班同學都能因此而專注起來。
二、 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我們教給學生的知識不是什么與人截然分開的東西,它們是和人的情感世界融合在一起的……”。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這樣的道理:教育要更多地考慮學生的情感,要盡可能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除了要誘導學生學習動機之外,還要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他們把握新舊知識間存在的不同聯系以及認識過程中的交匯點,產生克服困難的思想動力,使得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來,去體驗學習帶來的快樂,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
比如說在教學人教版第九冊《循環小數》的時候,我就在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要求學生計算24.12÷1.2和1÷0.6這兩道題。大概過了三分鐘之后,我發現學生都抓耳撓腮,明顯是遇到困難了。這個時候我就故意詢問學生遇到什么困難,學生都反映了除不盡的問題。趁著這個機會,我就勢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號召他們和老師一起共同來研究解決這個問題,使得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產生一種理智上的要求。這樣,我所教學的這堂課就變成了學生的內在需要,教學過程也就變得輕松、愉快了。
三、 引導學生動手操作
相比于“耳聽口說”這樣簡單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的教學模式能夠調動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動眼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因此也更具有直觀性,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也認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通過組織學生在“做中學”來促進他們知識的內化過程。特別是在學生遇到抽象問題的時候,教師要想幫助學生很好地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不是通過自己專業的分析和講解所能解決的。相反的,這個時候小學數學教師如果能夠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那么學生就能夠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很好地理解抽象、復雜的知識。與此同時,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一邊用手操作,一邊用腦思考,一邊用語言表達還可以很好地鍛煉、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正因為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有著諸多的好處,對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有著巨大的作用,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多地引導組織學生進行學習上的動手操作。
參考文獻:
[1]成惠軍.淺析提高學生數學課堂學習參與度[J].新課程,2013.
[2]林淑萍.試論小學生數學課堂參與度的提高[J].教育教學論壇,2014.
[3]馬麗華.數學課堂提升學生參與度的實踐點滴[J].小學教學參考,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