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菊
摘 要:為了改變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實踐嘗試了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模式,要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等互動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過程達到最優化,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互動教學;初中語文;教學;實踐
初中語文教學不僅僅要傳授基礎的語文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建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很顯然,教師如果一味講授,不顧學生的體驗,是不能夠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的。雖然教師多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素養,與語文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馳。本人結合教學實踐,嘗試了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使用互動教學模式,發現能夠解決這一難題,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互動教學模式主要從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等三個方面入手,下面分別闡述之。
一、 師生互動,提升課堂的效率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模式的重點是進行師生互動。教師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必須和學生之間進行有效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同時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的進度和方式,使課堂教學的效率最高。師生互動的關鍵是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學習和促使學生反饋。
比如,在講《敬畏自然》這一課時,為了避免學生被動接受,我一開頭就提出:“不是人定勝天嗎?為什么要敬畏自然?”學生聽了這個問題之后,紛紛從課文中找答案。不一會兒,許多學生就得到了結論:自然環境是不能夠隨意破壞的,如果自然環境被破壞了,大自然就會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來報復人類,厄爾尼諾現象就是大自然對人類報復的方式之一,所以我們要敬畏自然,保護自然環境。接著我點名讓幾個學生分段讀了課文。在學生讀課文的過程中,我還穿插了一些問題和學生進行互動。學生讀到“可是,在自然看來,人類上下翻飛的這片巨大空間,不過是咫尺之間而已,就如同鯤鵬看待鷦鷯一般,只是蓬蒿之間罷了。”我讓閱讀的學生暫停一下,問“鯤鵬、鷦鷯、蓬蒿這三個詞的讀音是什么?”并讓幾個學生到黑板上寫注音。不斷地重復這個交互過程,在學生讀完課文的時候,文章中的生字、生詞的讀音和釋義都已經理清楚了。最后我讓幾個學生從自己的角度來說一說對課文的理解。這一節課我改變了教師包辦講授的教學方式,采用問題為主線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讓學生真在融入到課堂學習中,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二、 生生互動,促進學生的理解
互動教學模式除了采用師生互動的方式,還要配合生生互動。教師對知識的理解是非常深入的,學生是初學者,對知識還沒有什么認識,如果全部讓教師引導著學習,可能會出現上課一聽就懂,下課又全部忘掉的現象。所以教師可以將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內容讓學生和學生之間合作探究,學生之間的知識水平是差不多的,相互合作研究問題,比較符合人類認知問題的規律,經過這樣的過程,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會特別深入。
比如,在講《奇妙的克隆》這一課時,為了培養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我提出了思考問題:“克隆羊‘多利的誕生為什么會在世界范圍內產生轟動?”然后讓學生以四個人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要求他們先認真閱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然后再進行交流討論。學生討論一段時間后,我讓每個小組分別說一說他們的結論。最后讓各個組在聽取其他組結論的基礎上再修正一下本組的結論。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討論是符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差異較小,他們之間形成了許多最近發展區,學生能夠在互動討論之中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建構。有的小組提出了“克隆應用到醫療技術上,能夠提高醫療的水平,為許多目前不能夠治療的疾病帶來了希望。”有的小組提出了“克隆技術如果應用到人類身上,會帶來許多倫理方面的問題。”從這些討論的結果來看,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過程中,都進行了充分的思考,并且進行了高度的歸納,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較深入。
三、 人機互動,增加教學的趣味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室里面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裝備,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教學效果得到了提升。但是只將多媒體平臺當成展示的工具,肯定是不能夠發揮教育技術的優勢的。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也應該注重互動,這個互動就是人機互動。人機互動可以通過交互式的多媒體課件進行,在實際教學中,采用靈活的人機交互方式,可以營造較好的教學氛圍,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比如,在講《蘇州園林》這一課時,我設計了交互式教學課件,將滄浪亭、環秀山莊、留園、耦園、獅子林、網師園、拙政園等園林的視頻資料和圖片資料設計成一系列交互式的熱點,點擊這些熱點的時候就能夠進入瀏覽。當講到某一個園林的時候就點擊熱點觀看相關園林的視頻和圖片資料。學生感覺上課就像進行旅游一樣,非常感興趣,教學的效果自然非常好。
四、 結束語
總之,互動式教學模式重點要關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這些互動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盡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構建高效的互動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尹昭.淺議初中語文互動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09).
[2]韋明芝.初中語文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時代教育,2016,(05).